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足球“假赌黑”现象对国民心态影响的调查分析与解决路径
小类:
社会
简介:
中国足坛出现“假球”、 “赌球”、“黑哨”等“毒瘤”现象由来已久,通过调查研究足球“假赌黑”作为一种社会现象对国民心态造成的影响及其带来的社会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路径,从而促进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笔者对几个大城市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学历和不同收入情况的国民进行现场访问和问卷调查,并随机抽样,调研总人数2000余人。
详细介绍:
调研主要针对中国北部三大城市北京、沈阳、天津,中国南部两大城市广州、深圳,中国东部两大城市上海、杭州,中国西部两大大城市成都、重庆等省市自治区的不同年龄、不同职业、不同学历和不同收入情况的国民进行现场访问和问卷调查,并随机抽样,调研总人数2000余人。 此外,通过查阅上海图书馆、复旦大学图书馆、上海体育学院图书馆、中国知网、sport discuss数据库、sport review数据库、谷歌、百度互联网搜索引擎等相关图书和期刊,详细了解与中国足球“假赌黑”现象、足坛腐败现象、腐败对社会心理影响以及国民心态等相关文献内容。 通过调研发现“假赌黑”现象让国民心态产生消极反应,并且使国民对中国足球信心不足。笔者建议加强足坛精神文明建设,培育健康国民心态;增加正面舆论的传播,恢复重振国民信心;建立有效的监管机制, 减少足坛腐败现象。通过足坛精神文明建设,长期有效的监督管理机制的建立,树立足坛良好榜样,让全民感受中国足球的振兴。

作品图片

  • 足球“假赌黑”现象对国民心态影响的调查分析与解决路径
  • 足球“假赌黑”现象对国民心态影响的调查分析与解决路径
  • 足球“假赌黑”现象对国民心态影响的调查分析与解决路径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撰写目的: 本文中所讨论的国民心态关系着个人、社会、国家的发展和进步,是我国精神文明建设重要的心理基础。 基本思路: 本文以社会热点问题——足球“假赌黑”现象为切入点,从社会心理学、体育人文社会学、管理学等多个学科角度探讨其对国民心态的影响。通过调研结果,反映出足球“假赌黑”带来的社会心理问题并提出相应的解决办法。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文主要运用社会心理学、管理学等理论来支撑论点,严格按照社会心理学研究方法,通过文献分析、抽样调查的问卷方式和自由式访问的方式,调查足球“假赌黑”现象对国民心态的影响。目前大多数学者都在探讨中国足球的法制问题、改革问题等,从社会心理层面研究足球对国民影响的文章较少。因而研究的视角是独特的,同时调研报告采用结构性的分析方法,试图建立相互影响的结构方程模型,从方法上来说也是当前最先进的。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足球“假赌黑”现象对国民心态影响的理论意义。本调研报告是上升到理论的高度来解释足球“假赌黑”现象对国民心态的影响,因此在指导足球运动对国民心理健康发展方面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2.足球“假赌黑”现象对国民心态影响的现实意义。邓小平很早就提出“足球运动要从娃娃抓起”。足球作为一项体育运动不仅有锻炼身体的作用,更具有培育青少年价值观,促进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青少年健康成长的意义。

作品摘要

调研方法:收集资料主要方法有文献资料法、问卷调查法、现场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等。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有效问卷2451份,有效回收率为81.7%。利用统计分析软SPSS15.0对所得有效问卷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对指标的克伦巴赫a系数进行了测算,克伦巴赫a系数为0.915,说明该量表信度良好。 调研结果:第一是调研对象的基本信息。被调查的2451名国民中,男性57.8%,女性42.2%,青年男性较多,年龄主要集中在21岁至30岁之间,比例占总人数的63.3%。学历在大学(大专)以上的占74.3%。多数人表示对足球运动不反感并且较为喜爱,但超过一半的调研对象对于中国参加的足球比赛几乎不看或者很少,占52.7%。其次,是从社会心理学的角度研究足球“假赌黑”现象对国民心态影响的状况,包括中国足球“假赌黑”现象以及对国民认识、心理、情感和心态等方面的影响。国民从积极心态改变为消极心态,例如原本喜欢观看中国足球比赛的球迷,变得较少观看;原本是支持足球的球迷变成了对足球比赛产生了厌恶心理。 【关键词】中国足球; 假赌黑; 国民心态 ;解决途径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时蓉华. 现代社会心理学[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 [2] 陈培德. 该我说了:谁搞乱了中国足球[M]. 北京:新华出版社,2006 [3] 潘振云.试论社会变迁中的心理冲突[J].河南教育学院学报,2000(4):24-26 [4] 邱林.关于我国足球“假赌黑”现象的探讨[J].体育成人教育学刊,2010(10):8-10 [5] 刘海平.中国足球界的信心危机及其归因分析[J].郧阳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2):80-82 [6] 戴健,马志和,顾晨光,曹可强,刘炜,吴贻刚.论长江三角洲地区竞技体育资源配置与一体化开发的目标模式[J].体育科学,2007(6):3-7 [7] 李国军.多角度透视中国足球的“假、赌、黑”[J].体育探究,2005(23):80-81 [8] 何喜均.赵秀芳.和谐社会应具有的国民心态[J] .辽宁行政学院学报,2005,7(6) [9] 韦斌斌.谭鹏.体育的和谐功能及内涵[J]. 山东体育学院学报,2008,24(11) [10] 张茂泉.体育在构建和谐社会中的作用分析[J]. 湖北体育科技,2008,2(4)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文件 、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我国足球“假赌黑”现象是我国足球职业化改革、足球管理体制以及相关法律缺失所造成的问题,因此相关的学术研究多集中于国内。但随着近几年足坛反赌扫黑行动的步步深入关于足球问题对国民心态的研究将越来越受到重视与关注,该类研究的方法和手段也将不断得到丰富。 社会心理问题的一直是广大学者研究的热点,但关于体育现象造成社会心理问题的研究就寥寥无几,关于足球异化现象造成社会心理问题的研究更是一片空白。而且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研究足坛腐败产生的原因、杜绝足坛腐败的方法、足球比赛虚假现象的社会心理以及分析足球界信心危机等,如《关于我国足球“假赌黑”现象的探讨》(邱林,2010)、《法制足球才能杜绝足坛假赌黑》(张勇,2010)等,缺少对由足球问题带来的社会认知、国民情感和社会心理等具体问题的研究。 国内学者对于足球问题的研究历程比较短暂,多集中于解释和分析我国足球“假赌黑”现象产生的原因和寻求解决路径,且多以定性的方法分析问题,如《关于职业足球在我国和谐社会构建中的运作研究》(周毅,侯立,2005)、《多角度透视中国足球的“假、赌、黑”》(李国军,2005)、《足坛腐败原因探析》(何丹翩,2010)、《我国职业足球俱乐部诸失范现象之社会学剖析》(王杰,2009)等,缺乏以国民为直接研究对象的系统定量分析研究。 国内外有较多的学者研究行为失范造成的社会心理影响,如《“村官腐败”现象的产生原因、社会影响及治理对策研究》(张汉昌,2000)、《Behavior disorder:theory and practice》(Margaret Cecil Coleman,1986)、《试论社会变迁中的心理冲突》(潘振云,2000)、《论反腐败的社会心理环境建设》(马晓琴,2009)等。也有部分学者将足球问题和社会心理问题结合起来进行研究和分析,《The relationship between extrinsic rewards and intrinsic motivation in sport》(Robert S Weinberg,1984)、《中国足球界的信心危机及其归因分析》(刘海平,2000)、《足球比赛中虚假现象的社会心理分析》(赵珂刚,张岩,2004)等也很好地代表了这类研究的发展趋势。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