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以陕西回归研究会儿童村为例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这一特殊弱势群体作为调查研究对象,通过对典型寄养机构—陕西回归研究会儿童村长期走访调查,以社会调查报告的形式从“个性发展、情绪情感与行为规范、社会适应”三个维度,客观深入地评估服刑人员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并进行主客观归因,在总结调研结果的基础上,从“国家、社会、学校、儿童村”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可行建议。
- 详细介绍:
- 通过对陕西回归儿童村内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长期走访,深入调查,合理采用多种调查研究方法,有序开展研究。在进行长时间有目的观察、分析回收问卷,整理访谈资料的基础上,获得大量真实有效的一手调查资料。以社会调查报告的形式从“个性发展、情绪情感与行为规范、社会适应”三个维度,分别从优劣势分类总结,重点剖析劣势方面,以突出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发展方面的问题,客观深入地评估服刑人员子女心理健康状况,并从主客观两个方面深入细致的系统归因。 在对相关调研做出真实具体的总结后,并结合亲身调研的感受和想法,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从“国家、社会、学校、儿童村”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可行建议。提出的建议可行性较强并有一定的针对性,以引起更多人对服刑人员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关注,旨在促进其心理健康和人格的健全。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作品以社会调查报告的形式从“个性发展、情绪情感与行为规范、社会适应”三个维度客观深入地评估服刑人员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维度划分清晰,有新意。并从主客观两方面进行系统归因,原因分析彻底,有条理。最后在对相关调研做出真实具体的总结,并结合亲身调研的感受和想法,通过讨论,在指导老师的帮助下从“国家、社会、学校、儿童村”四个方面提出相应的具体可行的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本作品的研究思路清晰,框架完整,选用问卷法、访谈法、观察法、个案分析法、文献法等研究方法丰富多样,具体可行。一定程度上补充完善了我国对服刑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问题这一相对薄弱的研究领域,在具有典型意义的样本采集地饱满地完成研究工作,从生活现状出发研究心理健康问题,在获得大量一手真实资料的基础上,从各个方面做一个系统、客观的评估和阐述,而不是凸显不成熟的心理矫治,这是本作品的亮点和创新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该调研报告是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心理健康状况较为全面的评估,并对出现问题系统归因。回归儿童村作为全国典型的代养机构,反映出的较多问题都具普遍性,通过该报告能大致把握服刑人员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为社会关注这一弱势群体提供科学的导引。另外从“国家、社会、学校、儿童村”四个方面提出可行建议,旨在促进其更好的发展。并尝试联系相关心理辅导机构进行合作实施,为开辟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系统的心理辅导奠定基础。
作品摘要
- 当今社会十分关注弱势群体,在弱势群体中,存在着这样一个特殊的群体----服刑人员的子女。国家在关注服刑人员的心理健康、未来发展时,同时也在密切关注他们子女的发展。就当下而言,他们的子女不仅存在着一些生活、学习方面的困难,也存在一些心理健康方面的问题,而对于个体发展而言,他们的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通过以陕西省回归儿童村为调查对象进行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调查表明,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状况令人堪忧。国家、社会、学校、儿童村方面应采取有效措施,使他们的心理更好的健康发展,让他们也拥有阳光人生,积极勇敢面对生活。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1、《对服刑人员子女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报告--以陕西回归研究会儿童村为例》已取得《学理论》用稿通知,拟在2011年7月发表。 2、《服刑人员子女心理健康现状及对策建议》已取得《科教新报.教育科研》用稿通知,拟在2011年7月发表。
参考文献
- 1、郑霞泽,卢琦. 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现状调查[M].北京:法律出版社,2006.12 2、杜亚松,唐慧琴,包玉娟, 王玉薇,郑惟庄,十类特殊家庭子女心理卫生状况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2.16(1):42 3、卢琦,“监狱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基本情况调查” 综述,[J],中国监狱学刊2007 (1 ): 4、周涛,谈服刑人员子女的社会保护,辽宁警专学报,[J],2005.32(4):67 5、徐浙宁,冯萍,服刑家庭子女生活状况及发展需求调查,[J],青年研究,2005(6):41 6、金盛华, 张杰,当代社会心理学导论[ M] . 北京: 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 1995 7、张亚林,杨德森.广泛性焦虑患者的个性特征、行为模式及其可塑性研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杂志,2001,10(5):414一415 8、林崇德,发展心理学[M],人民教育出版社 , 2009年3月第二版. 9、张勇,张亚林.儿童和少年情绪障碍相关社会心理因素探讨[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06,27(6):72一73 10、刘秀芬,董悦勤, 李立明. 父母教养方式与人格障碍关系的研究[ J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2001, 15( 3) : 209-210.
调查方式
- 本研究主要采用了以下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文件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图片、照片 影视资料 自发 个案跟踪 观察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首先,国内外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有一定的研究,国内开始着手研究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是在几年前基于西安儿童村服刑人员子女的研究。而且在目前这些年间,此群体不断受到社会的关注,推动了该研究的不断向前发展。 其次,国内外文献中,外国文献侧重于对服刑人员子女的救助机制研究,本国关于救助的研究也存在,但是没有国外的系统和科学。在本国文献中,也有在儿童村集中采样进行的关于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研究,如陈伙平以闽侯县善恩园为样本的《福建省家长服刑的子女家庭教育调查研究》、盛平以大连阳光溢鸿儿童村为样本的优秀硕士论文《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救助问题研究》等,但是,在此类研究中,主要以研究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救助机制、生活、家庭教养等问题,没有着重以儿童村为集中样本来调查相关的心理问题,而同样也有很多调查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的文章,但却是以大样本为参考,以流动在外面的服刑人员子女为样本,其可变量较多,信度、效度有待考证。并没有系统的对他们的心理健康进行调查分析,而是一种较粗略的社会现实的反映。 本课题着重于研究综合因素对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的心理健康的影响,以及提出相应的解决心理问题措施,以儿童村的服刑人员未成年子女为样本,弥补了此处研究的空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