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农民工保险实施现状及对策研究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自1978年我们实行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后,开始大量涌入城市,据统计我国数量达1.5亿人。主要分布于建筑业、采矿业和其他产业链低端或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但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就业、福利歧视等原因,农民工是中国大陆城市最底层的阶层,许多人处于非常艰难的生活和工作状况之中。规范保险保度是提高农民工医疗、就业、养老等方面的有力保障是维护农民工权益的重要形式。
- 详细介绍:
- 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在城市和社会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自1978年我们实行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后,开始大量涌入城市,据统计我国数量达1.5亿人。主要分布于建筑业、采矿业、第三产业和其他产业链低端或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但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就业、福利歧视等...(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了解城市务工农民群体对各种保险知识的掌握情况,探讨影响其保险参与的主要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措施,提高农民工的工作和生活质量提出有效的建议和策略。 基本思路:1.查阅文献,制定调查问卷。2.选择人群,收集整理分析资料。3.采用构成比、率来描述农民工的职业状况,保险知识的掌握情况和保险的购买情况。运用数理模型分析影响农民工保险主动购买的主要因素。4.提出改善今年农民工状况的对策和措施。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科学性:课题设计思路清晰明确,在课题的设计、资料的收集整理分析等整个过程中,尽量控制偏倚,保证文章的可靠性、专业性。先进性:本项目从农民工对各类保险的认知等方面综合分析影响其参保的主要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措施提供了线索和科学依据。独特之处:本项研究通过对农民工参保的现况、工作环境、身体状况等方面进行了综合性研究,运用数理模型,探讨影响其参与各类保险的主要因素,并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有效措施。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该作品运用社会调查的方法从农民工对各种保险的认知情况、参保情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综合分析,探讨影响农民工和用工单位购买保险的相关因素,并提出有效的措施以保障农民的工作生活质量。
作品摘要
- 目的:了解城市务工农民群体所享受的待遇保障状况,对各种保险知识的掌握情况,探讨影响其保险参与的主要因素,为相关部门制定有效的措施提出有效的建议。方法:采用单纯随机抽样的方式,运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济宁市1296名农民工进行调查。结果:本地区农民的年龄构成以26-40岁人群为主;初中及以下占50.2%;79.3%的农民工年收入在2万元以下。职业状况调查结果显示有87.7%的农民工...(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1]姚俊.农民工参加不同社会养老保险意愿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江苏五地的调查[J].中国人口科学,2010,(1):93-100. [2]黄赤东.保险法及配套规定新释新解[M].北京:人民法院出版社,2000:290 [3]张旭升,刘桂梅,米双红.社会保险[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7:3,212 [4]刘志刚.简明保险教程[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5年:202...(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走访、问卷、现场调查和个别采访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农民工,是我国特有的城乡二元体制的产物,是我国在特殊的历史时期出现的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他们在城市和社会的建设中发挥了重要的作用。 自1978年我们实行改革开放在农村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农民从土地上解放出来后,开始大量涌入城市,据统计我国数量达1.5亿人。主要分布于建筑业、采矿业、第三产业和其他产业链低端或劳动力密集型产业。但由于户籍制度造成的就业、福利歧视等原因,农民工是中...(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