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西安市流动儿童社会认同危机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形成了所谓的 “民工潮”,也带来了数量庞大的第二代移民——流动儿童。这些儿童的城市融入与社会认同问题逐渐成为焦点。基于此,本研究主要从以下三方面着手:1) 西安市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现状的研究;2)流动儿童心理社会认同程度对其发展的影响;3)西安市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内隐研究。得出研究结果后提出解决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的建议。
详细介绍:
从20世纪90年代以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形成了所谓的“民工潮”,农民工成为这个城市中的特殊群体,许多农民工都是举家进城打工,即把孩子也带入打工城市,于是城市中也出现了数量庞大的第二代移民——流动儿童。流动儿童一般是指6至14周岁(或7 至15 周岁),随父母或其他监护人(主要是进城务工的农民)在流入地暂时居住达半年以上,有学习能力的少年儿童。根据《2006 年世界儿童状况报告》,目前中国至少有1981万多名流动儿童(,这些儿童的成长面临着教育、健康、贫穷、社会边缘化等诸多挑战。随着越来越多的流动儿童涌入城市,他们的城市融入与社会认同问题逐渐成为一个焦点话题。 基于此,本项目从以下三个方面研究:1) 西安市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现状的研究;2)流动儿童心理社会认同程度对其发展的影响;3)西安市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内隐研究。 然后得出以下三个结论: 1.西安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程度为中等水平,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流动儿童父母的文化程度越高其社会认同程度越高; 2.流动儿童在外向性、宜人性和开放性三个维度上的得分显著低于城市儿童,但情绪性上的得分显著高于城市儿童,流动儿童的学校幸福感低于城市儿童,城市儿童对外来人口的认同程度低于城市儿童对城市的认同,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对其外向性、宜人性、谨慎性、开放性、学校满意度有正向预测作用,对情绪性和消极情感有负向预测作用,说明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程度直接影响其心理发展; 3.流动儿童的内隐社会认同与外显社会认同是两个独立的结构,城市儿童比流动儿童更倾向于把自己归类为城市人,流动儿童在认同的两个任务反应时无显著差异(t=-1.679,p=0.099),说明他们对自己身份的看法很模糊,不知道自己究竟属于农村人,还是城市人。流动儿童和城市儿童都表现出了对西安市的偏好。 针对研究结果,提出以下建议: 1.应重视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问题; 2.必须关注流动儿童社会认同问题的深层原因,特别是城乡二元制的户籍制度; 3.创新流动儿童接受义务教育的形式; 4.促进群体互动,增进友谊,消除隔阂; 5.动员政府和非政府组织资源对流动人口进行融入技能与策略的训练; 6.为流动儿童父母提供支持,促进流动人口的社会认同; 7.加强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多学科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研究通过对西安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现状及社会认同程度对其心理发展的影响研究,找出西安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现状特点,为政府制定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政策提供重要的实证支持。1.查阅相关文献,建立理论基础;2.编制《青少年社会认同量表》,并检查其信效度,利用所编制的量表和其他量表测量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现状及对其心理的影响,进行其社会认同的内隐研究;3.结果整理与分析,根据分析,得出结论和思考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自己编制《青少年社会认同量表》,避免因已有量表信效度不高而产生研究误差;2.采用多变量研究,系统探讨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与其心理发展之间的关系,突破了单变量研究的局限;3.本研究不仅探讨流动儿童群体的社会认同,而且也研究城市居民的社会认同,特别是他们对流动儿童的认知,突破了单一群体研究的局限;4.针对西安市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程度现状特点,提出解决流动儿童融入城市的相关建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流动儿童成长面临着教育、贫穷、社会边缘化等诸多挑战。研究显示,如果个体的社会认同不能得到很好的发展,不仅会影响其身心健康,而且也会排斥相异群体,甚至导致群体性事件的爆发,这对实现和谐社会的目标是一种威胁。本研究对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探讨可以为政府制定流动人口,特别是流动儿童的社会融入政策提供重要的实证支持。2.本研究的实施对于探讨群体的形成机制、不同群体的社会认同机制及其影响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

作品摘要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大量农村剩余劳动力向城镇转移,形成了所谓的 “民工潮”,也带来了数量庞大的第二代移民——流动儿童。这些儿童的城市融入与社会认同问题逐渐成为焦点。基于此,我们的研究主要 1)通过自编的社会认同量表和深入访谈对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现状进行了了解,西安市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程度随年级的升高而降低,且与其父母的文化程度有正相关。2)通过相关研究我们又对社会认同对流动儿童心理发展影响进行了探究,社会认同对其外向性、学校满意度等有正向预测作用,对情绪性和消极情感有负向预测作用,说明流动儿童的社会认同程度直接影响其心理发展。3)通过外显测量和单目标内隐联系测验探究流动儿童社会认同的双重态度模型。结果显示,流动儿童在认同的两个任务反应时无显著差异,说明流动儿童的内隐社会认同与外显社会认同是两个独立的结构。 流动儿童对城市的外显认同程度处于中等水平,表现出意识中热爱所在城市,而无意识中又存在对自己身份认同的矛盾,这种认同状况对其人格和学校幸福感的发展有直接影响。流动儿童面对的成长困境不是单学科可以彻底解决的,所以有待多学科和社会的积极关注,来使流动儿童的心理得到健康全面的发展。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奥尔罕•帕慕克.身份认同与文化融合,渤海大学学报,2008,5:7-10 曾守锤,李其维.流动儿童社会适应的研究:现状、问题及解决办法. 心理科学,2007 ,30 (6) :1426-1428. 刘杨,方晓义,蔡蓉,吴杨,张耀方. 流动儿童城市适应状况及过程——一项质性研究的结果, 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 03:9-20. 刘霞,申继亮. 流动儿童的歧视归因倾向及其对情感的影响. 中国心理卫生杂志 赵志裕, 温静, 谭俭邦. 社会认同的基本心理历程——香港回归中国的研究范例. 社会学研究,2005,5:202-223 张莹瑞,佐斌.社会认同理论及其发展. 心理科学进展 2006,14(3):475-480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北京市委员会,北京市未成年人保护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心理研究所.聚焦新生代——第一次未成年人现状调查报告.北京:北方交通大学出版社,2001, 107 田丽丽.青少年学校幸福感量表的编制. 心理发展与教育,2008,24(3):100~106 Houston D M, Andreopoulou A. Tests of both corollaries of social identity theory’s self-esteem hypothesis in real group settings. British Journal of Social Psychology, 2003, 42:357-370 Tajfel H, Billig M G,Bundy R P. Social categorization and intergroup behaviour. Eur. J. soc. Psychol, 1971, 1: 149-178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个别交谈、自发等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关于社会认同的研究源于对移民的群体间关系的探讨。Tajfel 和Turner 等人提出了社会认同理论,它对群体行为做出了新的解释,并成为群体关系研究中最有影响的理论。Tajfel(1978)将社会认同定义为:“个体认识到他(或她)属于特定的社会群体,同时也认识到作为群体成员带给他的情感和价值意义。”该理论认为个体通过社会分类,对自己的群体产生认同,并产生内群体偏好和外群体偏见,个体对群体的认同是群体行为的基础。个体通过实现或维持积极的社会认同(socialidentity)来提高自尊,积极的自尊来源于在内群体与相关的外群体的有利比较。当社会认同受到威胁时个体会采用各种策略来提高自尊。个体过分热衷于自己的群体,认为自己的群体比其他群体好,并在寻求积极的社会认同和自尊中体会团体间差异,就容易引起群体间偏见和群体间冲突。 文献检索显示,学术视角的“流动儿童”研究,始于上个纪90 年代中期。1994 年华耀龙的《招收流动人员女入学》发表在当年第6 期的《天津教育》上,开启对进城务工农民子女教育研究的先河,此后,人口学、教育学、法学、社会学和心理学的视角的流动儿童研究逐渐增多。人口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到流动儿童的规模、时间、迁移空间等内容;教育学方面的研究主要涉及到就学状况等内容;法学方面主要涉及到教育平等等内容;社会学方面主要涉及到社会适应、社会融入等内容;心理学方面主要涉及到流动儿童的心理特征等内容。纵观既有研究,具有以下特点:一是,研究多侧重泛泛的理论探讨,实证研究较为匮乏;二是,少量的实证研究,所使用的调查和测评工具不规范、科学性差,影响了研究结果的可信度;三是,多数研究是单一性的,探讨各变量间关系的研究并不多见,研究结果对现实的指导意义不强;四是,干预性的实务研究较少;五是,既有研究多关注农民工如何融入到城市的问题,对关系到流动儿童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如社会认同等关注较少。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