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失地农户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及生活现状调查与研究报告
小类:
社会
简介:
由于近几年城市化进程加快,越来越多的农用耕地被征用来进行经济建设、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户。本文以国家关于失地颁布的政策法规为前提,以失地原因作为切入点,对西安市部分失地农户进行调查与走访。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得出影响其幸福感因素的权重排比。同时,通过对实际情况地深入分析,提出具有可行性的政策性建议。
详细介绍:
从上世纪80年代到今天,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所造成的“圈地运动”使大量农户失去耕地。因此产生了一个新的社会群体——失地农户。本文正是对这一群体的主观幸福感和生活现状进行了深入调查与研究,最终提出了几点政策性的建议。 通过对西安市雁塔区东西八里村、杨家村、沙井村及西桃园村的走访及问卷调查,我们共筛选出112份有效问卷,经过严格的数据分析,我们得出: (1)失地农户的主观幸福感及生活现状受其个人经济条件的影响较大,大多数家庭的收入主要来源于其所经营的房屋出租且收入比较可观。目前,教育和食品支出在各失地农户家庭总支出中占很大比重。 (2)失地农户的受教育程度普遍集中在初中及以下水平。 (3)政府的宏观政策,如征地后对失地农户的赔偿措施及相关再就业技能培训等对农户的主观幸福感及生活现状影响较大。 (4)在城市化进程中,房屋拆迁工作势在必行,因此导致了多数农户对未来生活的担忧,失去房屋就等于失去稳定的收入来源,这种担忧对其主观幸福感产生了很大的影响。 基于以上分析,我们对失地农户个人经济条件、当地政府宏观政策、农民失地时长、失地农户精神文化消费、失地农户受教育程度、失地农户个人生存村域宏观环境这六个因素进行了层次分析。 通过层次分析法,我们得出:失地农户个人经济条件、当地政府宏观政策、失地农户个人生存村域宏观环境、农民失地时长、失地农户精神文化消费、失地农户受教育程度对失地农户主观幸福感的影响权重分别为40.02%、26.95%、17.21%、8.490%、4.620%、2.710%。 可见,失地农户个人经济条件这一因素占据半壁江山,而失地农户个人受教育程度这一因素对主观幸福感的影响微乎其微,再者,当地政府宏观政策、失地农户个人生存村域宏观环境这两个因素也是不容忽视的。 与此同时,笔者在对当前失地农户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进行深入分析的基础上,又对未来失地农户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进行了预测与简析。深知当前形势,了解不足,从而加以改善;推理将来,未雨绸缪,将危机扼杀于摇篮之中。 最终,我们对如何应对短、长期风险提出了以下若干政策性建议。 (1)加大再就业技能培训。鼓励自主创业,拓宽就业渠道,为失地农民建立完备的创业指导体系,由诱导性逐渐转为扶持性,鼓励自主创业,不仅满足了其再就业的主观能动性,同时对缓解公共就业压力也有一定帮助。完善再就业服务体系,真正增强培训实效性。建立集规范化、现代化于一体的就业信息服务平台。 (2)通过查阅文献,我们将中外处理失地农民赔偿问题进行了详细对比,最终提出临近土地连带赔偿的设想,体现政府处理赔偿问题的人性化。 (3)随着越来越多的农户失去赖以生存的耕地,取而代之的是一大笔补偿款,能否合理的利用这笔钱对失地农户的主观幸福感有很大的影响,因此,在失地农户中普及理财知识至关重要。 (4)坚持以人为本,对失地农户加强人文关怀力度。

作品图片

  • 失地农户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及生活现状调查与研究报告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失地农户的出现是城市化进程过程中的正常现象,但是基于目前我国农户失地补偿无统一规范和标准,导致失地农户合法利益无法得到保证。为了让社会公众更全面透彻地了解失地农户目前的生活现状,特进行了此次调查与研究。通过对西安市部分村落失地农户的实地调查与走访,通过科学的分析方法,架构幸福感指标体系,从而得出失地农户的主观幸福感影响因素,最终得出若干有助于改善现状的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紧扣国家相关宏观政策与近年人民代表大会提案,设计科学合理的调查问卷,认真统计与筛选真实有效的调查数据,运用MATLAB和AHP层次法对调查数据进行了相关性因素分析。同时,侧重于失地农户的主观感受,从客观角度分析问题,从而完整地计算出各调查因素在幸福感中的权重比例。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近几年,由于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快速推进,失地农户数量与日俱增,从而越来越受到社会与有关部门的热切关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也多次针对该社会群体提出提案。本文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坚持“项目、环境、和谐、稳定、惠民”十字方针,对目前失地农户的实际生活情况与内心主观认识做了深入分析,最终提出可行的应对措施与政策建议,为确保新农村建设和城乡一体化建设的同步推进提出新的见解,有助于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

作品摘要

由于近几年城市化进程的步伐加快,人口与经济的迅速增长的同时,原有住房等用地已趋于饱和,因此越来越多的农用耕地被征用来进行经济建设,从而产生了大量的失地农户。 本文以国家关于失地颁布的政策和法规为前提,以失地原因作为切入点,对西安市部分地区失地农户进行实地调查与走访。通过问卷与访谈的方式对失地农户的生活等方面进行深入与全面的了解,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数据进行客观与科学地相关性分析。在此基础上的得出了影响失地农户主观幸福感的主要因素。与此同时还针对失地农户生活现状存在的一些问题提出合理的政策性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高勇.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户问题探讨.经济学家.2004第1期 [2] 厦门大学.城市化进程中失地农户的就业安置政策分析.河南农业.2006第12期 [3] 马驰等.城市化进程与农户失地.农村金融研究.2004第1期 [4] 张云华.城镇化进程中要注重保护农户土地权益.成都.四川社会科学院.2010第5期 [5] 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 [6] 冯健.失地农户社会保障初探.财政研究.2004第6期 [7] 杨涛.我国失地农户问题研究综述.2006年9月 [8] 邱伟刚.失地农户调查城市化浪潮中的新弱势群体.半月谈.2003第5期 [9] 陈姝娟、周爱保. 主观幸福感研究综述. 心理与行为研究 .2003第3期 [10] 娄伶俐.主观幸福感的经济学理论与实证研究.农村经济.2010年8月

调查方式

以实地调查走访、发放调查问卷、现场采访与深入攀谈为主要调查方式,同时查阅大量相关文献与资料进行辅助调查。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