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永修县湖东新区现代化建设的典型调查
小类:
社会
简介:
2009年6月,我们开始对永修县湖东新区现代化建设的调查,通过调查走访、现场勘察,并根据相关管理部门提供的资料,对永修县湖东新区的自然、经济、人文、地理和土地利用等方面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分析。深入发掘其在现代化进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积累的宝贵经验。于2011年2月完成此份对小城镇现代化建设具有普遍参考价值的调查研究报告。
详细介绍:
根据实地调查求证并参照相关部门提供的真实资料,对湖东新区进行深入研究,研究内容如下: a、分析湖东新区的现状 1.自然与经济现状分析 2.区位分析 b、对湖东新区的现代化建设的评价 1.土地利用评价 2.建筑质量评价 3.综合交通评价 4.公共服务设施评价 5.市政设施评价 6.综合评价 c、给湖东新区的现代化建设建议 1. 延续山水文脉,打造宜人生态新城 2. 协调新区与周边旅游景点的联系,打造客流集散中心 3. 完善湖东新区的各项公共配套设施 4. 弥补现有道路交通联系的不足 5. 殡葬区改造建议 6. 村民点的迁建建议

作品图片

  • 永修县湖东新区现代化建设的典型调查
  • 永修县湖东新区现代化建设的典型调查
  • 永修县湖东新区现代化建设的典型调查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通过对典型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调查,深入调查并分析小城镇在现代化建设进程中所积累的先进经验,以及在现代进程中所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为小城镇未来的发展建设提供参考依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为了让此次调查更具科学性,我们通过实地调查求证以及过相关部门提供的真实资料依据,经过专业而又科学的分析,从而得出相应的调查结果。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此次的典型小城镇现代化建设的调查分析以及得出的结果,对小城镇现代化建设具有普遍参考价值。

作品摘要

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更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在对发展小城镇的认识和实践上,应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和民情民意;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注重市场机制运作模式;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长远利益。江西省永修县湖东新区历经几次的规划和调整,现代化建设有了显著的成效,对小城镇现代化建设具有普遍参考价值。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1年5月29日,于江西省赣州市赣南师范学院获得第十二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三等奖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2008.1) 2、《城市、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编制审批办法》(2010.12) 3、《城市规划编制办法》(2006.4) 4、《城市用地分类与规划建设用地标准 GBJ137-90》 5、《城市道路交通设计规范 GB50220-95》 6、《江西省城市规划管理技术导则》(2006年版) 7、《江西省城乡规划条例》(2009年版) 8、《江西省城市和镇控制性详细规划管理条例》(2008年版) 9、《城市规划强制性内容暂行规定》(2002年版) 10、《九江市城市总体规划》(2006—2020) 11、《永修县城总体规划》(2006-2020) 12、《永修县统计年鉴》(2007、2008、2009、2010)

调查方式

调研走访、现场勘查、网上检索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建设和发展小城镇是一项艰巨、复杂的系统工程,它不仅是我国城市化道路的重要途径,也是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更是当前和今后较长时期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任务。因此,我们在对发展小城镇的认识和实践上,应坚持因地制宜,从实际出发,注重调查研究和民情民意;坚持按经济规律办事,注重市场机制运作模式;坚持统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协调发展,注重社会效益、生态效益和长远利益。 国内高校在此类课题有部分相关研究,但内容体系不够完整,深度较浅,只侧重于经济层面和基础设施建设,缺乏对用地以及人口的系统分析。本案例从小城镇规划的视角出发,对永修县湖东新区的自然、经济、人文、地理和土地使用进行了全面的调查和分析,并对下一步规划建设提供了科学合理的引导建议。所以本调查研究具有较高的科学价值。 本团队在进行小城镇调查始终坚持了两条原则:一是实事求是,二是走群众路线。实事求是就是到现场去亲自观察,理论联系实际。走群众路线就是同各层次的实际工作者密切结合,和他们一起开展工作、讨论问题。从实事求是,走群众路线的原则出发,进入有计划有步骤的实地调查。我们第一步先了解江苏吴江县内各镇的基本情况,然后加以分类。分类的目的是在突出这些镇各自的特点,找出镇与镇之间的共性和个性。实际上做了定性分析的一部分。第二步是在分类的基础上进行分层,从高层次和低层次的关系上看镇与镇之间的内在联系。层次划分实际上规定了各镇“乡脚”的大小范围。第一步和第二步是横向的和纵向的分析,打破了以前在概念中兜圈子的习惯。第三步根据不同的类别和层次,定点、定人、定题。第四步进入实地调查,收集资料并进行分析综合。最后一步是请各方面的人员一起来听汇报交流,直到请专家“会诊”,开创了理论工作者和实际工作者结合讨论问题的新局面。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