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从社会网络视角探讨失地农民问题——以上海市三林世博家园B区为例》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本文以团队2010年两次共一个多月对上海市三林世博家园B区失地农民的实地调查为依据,从社会网络视角探讨失地农民问题,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及实地考察的方法,静态分析其社会网络的规模、关系构成、紧密程度等,动态分析影响因素和其运行机制,并基于政策环境和社区服务上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部分消弭失地农民失去土地资源的损失,提高获取资源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 详细介绍:
- 本文在宏观上对B区失地农民新形成的社会网络进行描述,微观上对网络中的变量元素进行动态分析。 调查显示,失地农民群体不同年龄层地社会网络具有不同特征。如上所述,对“0—19周岁”和“60周岁以上” ,其业缘网络基本处于缺失状态,亲缘网络和地缘网络往往会有很多交叉之处,如,由于年龄的限制,他们的活动半径一般离家较近,这样,住得近的亲属交往频率相对就高得多。因此,从农民层次内的网络关系分析得出,对于这两个年龄层来说,应该侧重于地缘网络的建构。对“20—39周岁”和“40—59周岁”,业缘网络是一个非常活跃的网络,它和地缘、亲缘都有交叉,且对另外两个网络有很强的决定作用,就是说,如果两个个体之间的在业缘上有连接,很可能会拉近亲缘和地缘网络的关系,但是如果在业缘网络上出了问题,其它两个网络就很可能遭到破坏。 从失地农民整体来看,其亲缘网络存在质量上的限制,通俗地说,就是失地农民家里有有权有势的亲戚的还是占少数,另外,亲缘网络属于先天性的网络,具有客观性,不易改变;在地缘网络上,由于新的住房结构及租客的阻隔,其现阶段构建得也并不理想;在业缘网络上,对于“0—19周岁”和“20—39周岁”两个年龄层的人群来说,基本处于缺失状态,而对于“40—59周岁”年龄层来说,业缘网络的建构是困难重重的,综合可得,对于大多数失地农民来说,他们很难通过自身层次的这三个网络来实现特定的利益诉求。这样,正式的支持系统例如政策网络、社区服务网络和管理网络的建构就显得尤为重要。 基于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现状,从网络资本下的社会网络因素进行分析,其中, 客观性因素:教育因素、家庭收入因素、职业因素 社交性因素:互动因素、结交场合 主观性因素:交往意愿、交往障碍、交往观念 其他因素:信息因素、社会归属感因素、制度因素 最后,文章基于政策环境和社区服务提出政策、意见。 此外,本文附件还提出了电容理论,对社会网络资本传递的功能机制进行了探索。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1、目的:①就国内来看,从社会网络研究失地农民群体相对较少,本文试图对其作出探索。②以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具有自身的特点,从其进行研究,可以进一步丰富社会网络研究的内容和理论。 2、思路:本文从结构和逻辑关系上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理论准备,第二部分研究对象、地点选择及概念界定,第三部分失地农民社会网络现状分析、第四部分嵌入资本的失地农民社会网络分析,第五部分结论、思考和政策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①以往研究侧重于对研究对象社会网络的静态分析,本调查报告对B区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进行了动态因素分析; ②本文将失地农民的进行年龄分层,打破之前对失地农民研究铁板一块的局面,提出不同年龄层的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反映的问题及需要解决的问题是不同的; ③本文对失地农民资源补充机制作出探索; ④提出了电容理论,对社会网络资本传递的功能机制进行探索,在附件处中进行阐释。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社会网络具有双重性质(分别是“关系”资源和资源传输路径)。从社会网络视角对失地农民问题进行探析,宏观层次上,利于为决策者运用好这个社会网络,优化设计,更好地推进市民化进程。中观层次上,为B区居委会提供建议,亦可为类似安置区 “新居民”融入社区创造条件。微观层次上,有利于农民自身积极开发潜在的网络资源,充分利用社会资本,逐步减少甚至消弭失去土地资源的痛苦,最终提高自己的生活水平和幸福指数。
作品摘要
- 大型工程建设频繁造成大量农村集体土地被占用,农民失去土地,被迫卷入城市化进程,成为失地农民。学术界对失地农民问题的研究可归纳为失地农民规模、失地农民产生原因、失地农民利益受损的原因、失地农民的补偿安置问题 、失地农民的社会保障问题、失地农民市民化问题六个方面,且主要从经济、文化、环境角度阐述,从社会网络角度阐述较少。 本文以团队2010年两次共一个多月对上海市三林世博家园B区失地农民的实地调查为依据,从社会网络视角探讨失地农民问题,采用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及实地考察的方法,静态分析其社会网络的规模、关系构成、紧密程度等,动态分析则侧重分析影响因素和其运行机制,并提出相应政策建议,以期部分消弭失地农民失去土地资源的损失,提高获取资源的能力和可持续发展能力。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① 2009-2010学年,“心随博动”团队被评为山东大学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团队; ② 团队实践报告《从旧城改建对动迁居民生活的影响看城市规划的合理性》获山东大学2010年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二等奖; ③ 团队实践报告《工程动迁失地农民社会网络研究——以上海世博动迁失地农民为例》获山东大学2011年寒假社会实践报告一等奖。
参考文献
- [1] 彭良军,社会网络与失地农民职业地位获得——基于武汉市洪山区的调查,硕士毕业论文,2007年5月 [2] 刘晶晶,《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农村公共产品的管理——以易县坡仓乡四个村饮用水的社区管理为例》,2006年7月第8卷第4期,宁夏党校学报Journal of Ningxia Communist Party InstituteJul.,2006.Vol.8 No.4 [3] 沈关宝,李耀锋,《网络中的蜕变: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与市民化关系探析》,复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0年第2期. [4] 边燕杰:《社会网络十讲》[M],第三讲定名法,2006, [5] 张文宏:社会网络与社会资本研究 [M],2008, [6] 沈小红、冯兰:《失地农民社会支持网研究》,[M]2007,华中农业大学硕士论文 [7]胡静:《非自愿移民相关研究综述》[J],载于《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年7月第4卷第7期 [8] 施国庆、陈阿江:《工程动迁失地农民中的社会学问题》[J],载于《江海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9年3月第1卷第1期
调查方式
- 问卷调查+结构式访谈+实地考察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一、国外社会网络研究 “社会网络”一词最早由布朗提出。50年代起,一些学者为了研究不同社会群体之间的跨界关系,开始系统发展网络概念(S.E. Nadel,J. A. Barnes)。60、70年代社会网络观点在学术界影响迅速扩大;以后,社会网络概念逐渐被学者接受,并运用于各种相关的社会科学研究中,使得社会网研究成为一个新的社会学领域。社会网研究在规模上不断扩大,方法上也日趋成熟。初期的社会网研究方法主要是用于小群体,后来扩展到社区研究,目前,已应用到社会学的许多领域,如阶层研究、社会流动研究、城市社会学及一些边缘学科,如社会工作。 二、国内社会网络研究 国内对于社会网络的系统研究还处于起步阶段。近年来对社会网络研究大致可从三个角度进行分类:一是纯粹的理论和方法研究。例如,边燕杰从个体层面提出过关于社会资本的构成、来源和作用的分析框架。二是比较研究,有国内跨社区的研究,如城乡居民社会支持网的比较研究(蔡禾、叶保强、邝子文、卓惠兴,1997;张文宏、阮丹青,1999);也有跨文化比较研究,如天津与美国居民社会网的比较研究(阮丹青、周路、布劳、魏昂德,1990)等。三是专题研究,内容涉及社会生活各个方面以及不同的群体,包括青年类的(狄金华、钟涨宝,2004;方壮志,1995);老年人类的(许传新等,2003;张友琴,2001;刘爱玉等,2000);流动农民的(王毅杰、童星,2004;李培林,1999)以及其它流动人口的(张彦珍,2005);社会支持网与宏观社会结构的(张文宏,1999),还有研究社会支持网与农转工人员的再边缘化的(张汝立,2003)。 三、失地农民社会网络研究综述 目前国内对于失地农民社会网络的研究未成系统,只是零散地见于若干文章之中,较为突出的有:彭良军(2007) 基于武汉市洪山区的调查队社会网络与失地农民职业地位获得之间的关系进行了相对完整的实证分析。刘晶晶(2006) 在《社会网络视角下的农村公共产品的管理——以易县坡仓乡四个村饮用水的社区管理为例》中从微观的视角,以社区为层面对农村公共产品管理进行研究,从社会网络的角度描述和分析饮用水的社区管理制度的形成。沈关宝,李耀锋(2010) 在《网络中的蜕变: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与市民化关系探析》中依据实地调研资料,对失地农民的社会网络与其市民化之间关系进行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