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微机福 公众筑——济南市“社区交通微循环”体系调查报告
小类:
社会
简介:
城市不是为少数人服务的,它应当让每一个生活在其中的人都感受到温暖与关怀,激发人们产生对城市的认同感和归属感。为了应对城市快速发展带来的日益紧迫的交通问题,济南市在2009年6月率先在济南市燕山社区推行“社区交通微循环”管理体系,试点成功后在佛山苑社区、燕山社区、司里街、青后、十亩园、菜市新村等9个社区都进行试点改造,效果显著。
详细介绍:
“交通微循环”是由医学领域的“微循环”概念衍生,“交通微循环”指的是一种“疏通支路,以分流干路交通量,最终均衡整体交通网络容量,目的是提高通勤高峰时段城市交通效率”的体系;“社区交通微循环”的内涵除传统意义上提高通行效率、均衡网络流量外更关注“公众参与、部门联动、时空机动”。这是一种以“软”性组织为主,“硬”性规定为辅,集合多方力量共同参与社区交通组织管理的体系;其目标是“通过合理的干预来提高社区交通设施使用效率、有序社区车辆通行、改善社区出行环境质量”。在现有条件下,维护交通安全、增强交通的可达性、提高生活品质、促进社会公平,以达到交通、社会与环境和谐的可持续性。

作品图片

  • 微机福  公众筑——济南市“社区交通微循环”体系调查报告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作品通过对最早实施“社区交通微循环”的济南燕山社区进行调研、分析、评价,发现问题并结合专业知识提供合理建议,意在将这种服务大众、低耗高效、致力于解决城市交通问题的新型社区管理模式优化总结并进行推广。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作品介绍的“社区交通微循环”体系,以社区综合性人性化交通管理为着眼点,从目前80年代规划设计的开放式小区遇到的困境入手,深入分析了其硬件设施、软性组织相结合的运行方法,总结了体系运行中各方角色所起的作用以及相互之间的协调状况及发展的自主可持续性。社区微循环的实施高效低耗的使社区交通通行能力明显提高、居民出行环境显著改善。该体系现已推广到济南市多个社区,实施效果显著。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社区交通微循环”体系,突出解决了规划年代久远的开放社区资源分配难以适应当今出行方式的矛盾,对各个城市的旧建社区都具有普遍适应性,并且实施成本低,见效明显,对社区文化建设也能起到良好的促进作用,具有很高的推广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品摘要

“社区交通微循环”缘起于交警部门为解决城市交通问题,基于日常工作经验、各方意见,为方便社区内居民日常交通出行、社区交往而研究制定的一种疏导社区交通的新型管理系统。其突出特点是成本低、见效快,以社区”“点”打通周边“线”的道路,从而改善区域“面”内的城市交通出行环境与通行效率,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通过让社区居民感受到该系统带给自己的福利、引导其意识到作为社区一份子在维持该系统可持续实施中的重要性,来激发他们自觉参与社区自治、共筑 “更好的交通,更好的生活”的新局面。本文以济南市燕山社区为对象,通过实地调研、问卷调查和客观分析,对“社区交通微循环”系统的实效性进行综合评价,总结其推广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并提出了合理的改进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作品曾于2010年全国大学生城市规划专业调研竞赛中荣获三等奖

参考文献

[1] 李德华.城市规划原理[M].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6:322. [2] 徐循初,黄建中.城市道路与交通规划(下)[M].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7: 190-225. [3] 宋雪鸿.城市交通微循环问题的解决策略及其应用研究[D].同济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 陈友华,赵 民.城市规划概论[M].上海:上海科学技术文献出版社,2005.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 □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有粗略报道,未见有详细课题研究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