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社区矫正制度的路径选择与完善——基于司法实践中调查数据的分析
小类:
法律
简介:
我国是一个有着浓厚重刑主义传统的国家,目前监禁刑仍是我国刑罚体系的主体,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尚处于试点阶段,虽然已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还存在明显的缺失,尤其是缺乏一个成熟完善的社区矫正法律体系。基于此,我们通过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对我国的社区矫正进行研究,并考察现实中存在的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构想与建议,对于完善中国的社区矫正法律制度,创建“以人为本”的和谐社会具有现实意义。
详细介绍:
社区矫正是一种人道、高效、经济的罪犯处遇制度,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体现, 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行为, 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面对目前我国监狱拥挤、监禁成本高昂、罪犯间的交叉感染及监禁烙印等传统监禁刑弊端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社区矫正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已是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必然选择。本课题组以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为视角对我国的社区矫正进行实证...(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社区矫正制度的路径选择与完善——基于司法实践中调查数据的分析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撰写目的:依托对深圳地区社区矫正实施情况的调查报告,根据社区矫正的理论,针对我国社区矫正制度存在的问题,通过与其他地区相比较并结合我国的实践情况,提出对我国社区矫正制度的改革建议。 基本思路:我们以文献研究、数据分析、深度访谈、比较研究、实证调查等多种方式对刑事司法实践中的社区矫正工作展开调查,并形成调研报告,以期对我国日后的社区矫正工作及立法有所助益。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现有社区矫正研究中大部分内容空泛、论证乏力, 数据集中在03年以前,导致数据陈旧、缺乏说服力,并且研究仅限于京沪两地的模式。现存的研究成果主要限于一些二手的文献资料, 能够深入实际, 进行调查的很少。与此相对,我们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数据分析、深度访谈、实证调查等多种方式对司法实践的社区矫正工作展开调查,结合最新的数据,对研究的成果加以充分论证,以期本课题的调研成果能为推动我国的法治建设。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我国是一个有着浓厚重刑主义传统的国家,目前监禁刑仍是我国刑罚体系的主体,与西方国家相比,我国社区矫正工作尚处于试点阶段,虽然已取得了一些成就,但还存在明显的缺失,尤其是缺乏一个成熟完善的社区矫正法律体系。恢复性司法理念、标签理论、社会福利思想、刑罚的经济考量和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的出现成为国际社区矫正兴起的理论基础;目前社区矫正已成为世界各国广为采用的一项行刑制度,推行社区矫正制度具有重要的意义。

作品摘要

社区矫正是一种人道、高效、经济的罪犯处遇制度,是宽严相济刑事政策的具体体现, 能最大限度地预防和减少重新违法犯罪行为, 对维护社会和谐稳定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面对目前我国监狱拥挤、监禁成本高昂、罪犯间的交叉感染及监禁烙印等传统监禁刑弊端所引发的一系列问题,社区矫正制度的建立与完善已是构建社会主义法治社会的必然选择。本课题组以理论层面和实践层面为视角对我国的社区矫正进行实证调研,通...(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1、第十一届“挑战杯”广东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社科类二等奖 2、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2010年深圳大学选拔赛一等奖

参考文献

1、《江苏省社区矫正试点工作情况》,载司法部基层工作指导司编:《社区矫正试点工作资料汇编》(六),2006年8月,第29页。 2 曲新久著:《刑法的精神与范畴》,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3年版,第308页;另见马克昌主编:《刑罚通论》,武汉大学出版社2002年版,第39页。 3 赵秉志主编:《刑法争议问题研究》(上),河南人民出版社1996年版,第606页。 4 张明楷:《刑罚的...(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实地调查,问卷调查,专家访谈三者相结合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概述 近几十年来,西方国家在社区矫正上已经有了一套较为成熟的理念、原则、法律和制度体系,例如美国的明尼苏达州, 在1973年由州议会通过了美国也是世界上的第一个《社区矫正法》。而社区矫正在国外的萌芽最早可追溯到19世纪40年代英国当局建立的善刑折抵的制度。 据统计,美国、加拿大、澳大利亚、新西兰、法国等社区矫正的人数都超过了75%。国外学界对社区矫正的研究也有...(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