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中国人入仕高丽朝考论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韩国高丽王朝时期,中丽关系极为密切,双方人才往来频繁,相当多的中国人到高丽入仕为官。这一现象的产生有着政治、经济、文化等多方面的原因,对高丽的政治、经济、文化科技及中丽关系亦产生了重大影响。
- 详细介绍:
- 韩国高丽王朝时期,中丽关系极为密切,双方人才往来频繁,相当多的中国人到高丽入仕为官。这些中国人以不同的方式前往高丽,在那里担任了或高或低的官职。众多中国人入仕高丽,这一现象的产生有着政治、经济、文化、客观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而在高丽为官的中国人对高丽与中国的政治交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这些中国人把中国先进的制度、科技文化带到高丽,他们还与高丽人民一起抵抗外敌入侵,保卫国土,他们与高丽民族不断交流与融合,对高丽民族繁衍壮大亦作出贡献。要注意的是,某些中国人在高丽做官也给对方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但这不是该历史的主流。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课题旨在分析这种中国人入仕高丽朝现象的历史背景,探讨入仕中国人对高丽以及后世韩国在政治、制度、文化教育等方面的影响,以及在中朝-韩交流史上的作用。由于有关中国人在高丽王朝入仕为官的情况,中国史籍几乎没有留下相关记载,因此本人克服各种困难在北大、复旦等学校复印到《高丽史》等韩国文献进行课题研究,同时在探索过程中还积极联系复旦大学、浙江大学、吉林社科院等相关韩国学专家,得到他们的鼎力相助。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目前学术界还没人对中国人入仕丽朝的整体情况进行详细考证,缺乏对入仕丽朝中国人这一特殊群体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笔者在前辈研究基础上,把众多入仕高丽的中国人作为一个群体,就中国人入仕高丽朝的人数、时间、仕职情况等进行考述,完成了《中国人入仕高丽朝情况一览表》,并分析中国人入仕丽朝的原因和影响,总体说具有一定价值,希望对今后相关研究有所裨益。同时,该课题大量运用了韩国现存史料及现代学者的相关研究成果。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在方兴未艾的韩国学研究背景下,本人以一个本科生的身份对中韩文化交流中的某个易被忽视的点进行不同视角的、不同方法的大胆尝试,试图对前辈在相关方面研究进行补充。此外,近几年来,中韩两国在传统文化问题上发生了一些不愉快的摩擦,这对于历来都保持着密切的文化交流的两国人民来说都是不愿意看到的。本课题所探讨的问题,正是历史上两国友好相处、文化交流的有力见证,所以说该课题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作品摘要
- 韩国高丽王朝时期,中丽关系极为密切,双方人才往来频繁,相当多的中国人到高丽入仕为官。这些中国人以不同的方式前往高丽,在那里担任了或高或低的官职。众多中国人入仕高丽,这一现象的产生有着政治、经济、文化、客观条件等多方面的原因,而在高丽为官的中国人对高丽与中国的政治交往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同时这些中国人把中国先进的制度、科技文化带到高丽,他们还与高丽人民一起抵抗外敌入侵,保卫国土,他们与高丽民族不断交流与融合,对高丽民族繁衍壮大亦作出贡献。要注意的是,某些中国人在高丽做官也给对方产生了一些消极影响,但这不是该历史的主流。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本文系四川师范大学第六批学生科研创新项目“中国人入仕高丽朝考论”的代表性成果,该文现已发表于《韩国研究论丛》(CSSCI来源集刊)(复旦大学韩国研究中心主办)第23辑。此外,除了本文,“中国人入仕高丽朝考论”课题另有三篇文章作为阶段性成果,均已公开发表:《浅论高丽文宗时代众多宋人入仕高丽的原因》发表于《资质文摘(管理版)》2010年3期,《浅谈朱元璋的“高丽观”》发表于《社科纵横(新理论版)》2010年2期,《918-1392--中国人在韩国》发表于《大众文艺》7月刊;同时,《高丽文宗朝宋人入仕考析》在第二届全国历史学本科生学术论坛上获得优秀论文三等奖。
参考文献
- 1. [朝鲜]郑麟趾纂修:《高丽史》,首尔:韩国亚细亚文化社,1972年版 2. [朝鲜]金宗瑞纂修:《高丽史节要》,首尔:韩国亚细亚文化社影印本,1973版 3. 杨渭生:《十至十四世纪中韩关系史料汇编》,北京:学苑出版社,1999年 4. 杨昭全、何彤梅:《中国-朝鲜•韩国关系史》,天津:天津人民出版社,2001年 5. [韩]朴玉杰:《宋代商人来航高丽与丽宋贸易政策》,《韩国传统文化•历史卷》,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年 6. [韩]운영자 (金在洙):《韩国 内의 中国姓氏 》,
调查方式
- 书报刊物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有关高丽人在中国入仕问题,目前已有不少学者进行了较深入的研究,如杨渭生和桂溪鹏分别从多个方面对高丽人在宋朝和元朝的入仕情况做了全面的论述(杨渭生:《宋丽关系史研究》,杭州:杭州大学出版社,1997年,第300-301页;桂溪鹏:《高丽人入仕元朝考论》,《韩国传统文化•历史卷》,北京:学苑出版社,2000年,第96-118页)。关于中国人在高丽朝入仕情况,中韩两国学者在有关研究中也有部分涉及,如韩国的金渭显、朴泰洵、朴玉杰等对高丽王朝归化人的研究,涉及到中国人入仕丽朝情况(金渭显:《高丽对宋辽金人投归的收容政策918-1146》,《中韩关系史国际研讨会论文集》,台北中华民国韩国研究学会编,1983年,第87-101页;朴泰洵:《高丽前期来投人的流入与受容策》,硕士学位论文,延世大学校,1995年,第50页;朴玉杰:《高丽时代的归化人研究》,博士学位论文,成均馆大学校,1987);中国学者杨昭全、晁中辰等对古代的韩国(朝鲜)华侨做了完整的描述,牟元珪对高丽时期的中国投化人做了相对全面的介绍,此外陈尚胜、喜蕾、叶泉宏等分别对入仕高丽的某些具体人物进行了较详细的介绍(杨昭全:《朝鲜华侨史》,北京:中国华侨出版公司,1991年,第368页;杨昭全:《中国—朝鲜•韩国文化交流史》,北京:昆仑出版社,2004年,第826-873页;晁中辰:《试论旅韩华侨华人历史分期》,《第三届韩国传统文化国际学术讨论会论文集》,山东大学出版社,1999年,第304-317页;牟元珪:《高丽时期的中国“投化人”》,《韩国研究论丛》(第三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年,第288-300页;陈尚胜:《偰长寿与高丽、朝鲜王朝的对明外交》,《韩国传统文化•历史卷》,学苑出版社,2000年,第119-134页;喜蕾:《高丽史中的回回人张舜龙》,《回族研究》2000年第3期,第8-11页;叶泉宏:《中韩边际人边安烈与丽末政局》,《蒙元历史与文化—蒙元史学术研讨会论文集》,台北:学生书局,2000年,第807-831页)。但是,学术界还没有人对中国人入仕丽朝的整体情况进行详细考证,缺乏对入仕丽朝中国人这一特殊群体进行全面、系统的考察。同时,由于各种原因,中国学者在研究中韩(朝)关系史时以韩(朝)方为视角、并且大量运用韩(朝)方的史料及研究成果的做法尚不为多,本人通过各种努力期望在这个方面做一个大胆的尝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