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北川陈家坝地区“羌绣”灾后现状及保护调研报告
小类:
社会
简介: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北川陈家坝羌绣复兴计划”团队在当地及其周边地区就“羌绣”的传承和发展问题开展了为期14天的社会调查。 走访了北川县陈家坝及其周边地区等二十多个地方,与当地政府部门、羌绣培训组织等单位,与北川莎朗文化旅游有限责任公司,与YBC中国青年创业国际计划团队对“羌绣”的现状和发展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并对200多户当地的人家进行了入户调查,收集掌握了大量珍贵的一手资料。
详细介绍:
四川大学锦城学院“陈家坝羌绣复兴计划”团队在北川陈家坝及周边地区就“羌绣”的传承和发展问题开展了为期14天的社会调查。 在此期间,走访了北川县陈家坝及陈家坝周边地区(平武县、安县、吉娜羌寨、石椅羌寨、恩达羌寨、走马羌寨、擂鼓镇、金鼓村等)等20几个地方,与北川县旅游文化局、当地部分政府部门、陈家坝文化站、绵阳画院、平武县传承职业培训学校等政府事业单位,与北川莎朗文化旅游有...(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地震使大量的羌绣传人遇难,这项技艺濒临失传。2008年6月,北川羌族刺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为了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及羌绣,不让这项传统技艺失传,各级政府都相当支持其重建。我们团队希望通过详细深入的调研,挖掘出目前羌绣发展中遇到的的最本质的问题,并具体到北川陈家坝地区。根据调研发现的问题,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最后以羌绣的发展为基础,深入地探索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发展模式。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在对羌绣文化的持续发展方面,目前无论是学术论文还是文化书刊类关于羌绣民俗文化的专著都较少的给予深入研究,都较零散,缺乏系统性。本调研报告在参考大量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整合这些方面的理论资源以及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挖掘出羌绣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中遇到的最本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们的观点、看法,为进一步的羌绣文化研究方面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且在此基础上,深入的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发展模式。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我们团队希望通过详细深入的调研,挖掘出目前羌绣发展的最真实的情况并具体到北川陈家坝地区。然后根据调研发现的问题,重点针对陈家坝春燕绣莊提出切实可行的方案,促进其发展;并在一定程度上帮助当地发展经济;使羌绣能够更快更好的发展;并且能号召更多的人参加到保护、传承、发扬羌绣这个行动中来。

作品摘要

“5•12”汶川特大地震中,承载羌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生产、生活环境,最大的聚居地北川,遭受前所未有的巨大破坏。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实物被毁,80%的北川羌族民间老艺人不幸遇难,羌族老艺人的离去使原生态的羌族文化处于濒危的边缘,羌绣等非遗作品濒临失传的危险,保护和传承羌族文化的任务更加艰巨和紧迫。 2008年6月,北川羌族刺绣被列入《第二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目录》,北川羌绣成为了...(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林国良,周克立 《当代文化行政学》 [2] 陈勤建.《中国民俗学》.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 2007(8) [3] 黎敏.《民俗节日读本》.对外经济贸易大学出版社 2010 [4] 黄升峰. 四川省羌族民俗文化保护与开发再探究[J].文艺生活•文艺理论 2010(7) [5] 秩名. 浅析公共文化政策如何引导民俗文化的可持续发展[D].道客巴巴 2009 [6] 普丽春. 少...(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影视资料 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在对羌绣文化的持续发展方面,目前无论是学术论文还是文化书刊类关于羌绣民俗文化的专著都较少的给予深入研究,大多数都是从某一个方面去论述羌绣文化的意义,都较零散,缺乏系统性,本调研报告在参考大量有关资料的基础上整合这些方面的理论资源以及通过实地调研的方式挖掘出羌绣文化的发展和传承中遇到的最本质的问题,并提出了我们的观点、看法,为进一步的羌绣文化研究方面奠定一定的理论基础。并且在此基础上,深入的探讨了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未来发展模式。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