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辽宁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调查与研究--以朝阳市喀左县山湾子村和鞍山市台安县三界村为例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已成为当前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由之路,如何深入、全面地分析当前农田水利设施现状,探索出适应农村经济发展的农田水利设施成为了当前的社会热点。本文结合辽宁省农田水利设施干旱地区和内涝地区的发展,深入分析当前农田水利设施停滞不前的原因,为农田水利设施的改良提高献计献策。并结合自身实际和当前形势,分析当前农田水利设施的组织实施背景,探索出一条适合辽宁省并有一定推广性的建设方案。
- 详细介绍:
- 辽宁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调查与研究 ——以朝阳市喀左县山湾子村和鞍山市台安县三界村为例 摘要:当前农村基础设施的薄弱,严重制约了农业的长久稳定发展,而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心环节,农田水利设施的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严重阻碍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商品化发展。与此同时随着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对农业的支柱地位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农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而近年旱涝灾害的日益频发又凸显了农田水利设施的薄弱,使得相应的建设和强化迫在眉睫。为此笔者,通过实地走访、重点访问等途径,对朝阳市喀左县山湾子村的干旱状况和鞍山市台安县三界村的内涝状况进行了多次深入调研,阐述了当前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并就如何规范和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关键字:农田水利设施 存在问题 相应建议 推广模型 新中国成立至今,累计在农田水利设施的投入日益加强,各地兴建了2000多万小型农田水利工程,有效灌溉面积达到4.6亿亩,占总灌溉面积的55%,实现了小规模创造大效益的角色转变。而由于自身推广的局限性和历史发展的遗留,如何发挥农田水利设施在保障粮食安全,提升建设的组织化和效益化成为当前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不得不考虑的问题。 一、 辽宁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概况 1、辽宁省农田水利概况: 1.1 辽宁省发展农田水利的必要性 1.2 现阶段农田水利的发展主体 1.3 辽宁省水利发展的现状 1.4 农田水利建设的收益 二、 辽宁省当前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分析 1、地理位置和气候环境制约,农田水利设施基础薄弱,水旱灾害频发 2、抗旱能力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远落后于全国平均水平,农田水利设施的功能发挥不足 3、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缺乏有效的权责明细标准和政府职能的发挥 4、农田水利设施的经营体制不健全 5、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资金的投入不足,难以落实各项基本建设 三、以朝阳市喀左县山湾子村的农村水利设施建设例证 以鞍山市台安县黄沙坨镇三界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例证 3、1、1朝阳市喀左县山湾子村的农村水利设施建设的基本概况 二、朝阳市喀左县水利设施建设存在的问题 2.1当地水利基础薄弱,抗旱的实际效应低下,对农业的保障能力日渐丧失 2.2村民参与抗旱设施积极性不高,对于农田水利设施的认识度不高 2.3水利设施管理和行政执法队伍不够健全,服务职能的效应发挥较少 2.4 当地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多为农民集资投劳兴建,缺乏相应的专业性,使用效益达不到设计要求,相应的持续性远远不足 2.5 资金链存在断裂,使得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养护、维修和后期服务存在断层 三、关于山湾子村抗旱水利设施建设的建议 3.1 强化水利设施建设基础,注重水利设施建设的效果评估,及时调整抗旱水利设施的建设和功用 3.2 增强水利设施产权的管理,鼓励农民参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加强“一事一议”制度的落实,广泛宣传抗旱水利设施重要性和产出效益 3.3 提升农村水利执法队伍的本身务实程度,落实到村庄的农田水利年度发展评估和下年规划 3.4 研究和确立基层政府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标准、管理体制、运营机制、监督办法,对于相关参与农田水利设施的人员做好系统培训,实现整体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有理可证 3、5将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与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连接,争取各项配套资金的吸引和政策的支持,实现合力的汇聚 3、2、1鞍山市台安县黄沙坨镇三界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 一、三界村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现状概况 二、三界村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发展的存在的问题 2.1农田水利设施数量明显缺少,对于洪涝灾害的应急设施和组织规划不足 2.2三界村水利设施的权责不明确,对于建设养护过程中的责任归属和产权维护存在缺失,致使农田水利设施使用寿命每况愈下,长期效益和与生产的协调性大为降低 2.3村中投入资金链存在断裂,排水设施的建设、养护、维修和后期服务存在断层,逐渐趋于破落 2.4 村中缺失自主性和专业性的水利服务队伍,对于农田水利知识的普及和合作经营意识的普及存在缺失 2.5 群众的长远意识和大局意识差,自私意识浓烈,对于农田水利设施的破坏较多 三、对于三界村排水设施建设使用存在问题的解决建议 3.1加大农田附近多种排水设施的建设,建立完善系统的排水网络,形成完善的内涝预警机制和详细的应急预案 3.2 深入推进农田水利设施管理体制和产权机制的改革,落实责任、明确产权所属,以权带责,真正做到专项负责的管理 3.3 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纳入公共财政支出范围,积极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流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盘活资金的流入渠道,缓解资金的供需矛盾 3、4 积极创新思路,引进先进的技术、人才和管理机制,引入长效的人才培养和传承机制,发展专门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和养护公司 3、5 制定一系列农田水利建设优惠政策,普及各级群众思想,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宣传,强化农民对于农田水利设施重要性的认识 对于辽宁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几点思考 1、整理陈旧水利设施,结合各项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强化农田水利设施基础 2、积极引导社会各方面资金流入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盘活资金的流入渠道,完善解决资金的供需矛盾 3、研究和确立各级政府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管理、运营、监督办法,做到省内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有法可依、有规可循、有理可证 4、落实水利部门的责任和职能,营造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外部环境 5、普及和强化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技术,调整技术利用方向,实现农田水源灌溉的稳定性 6、制定一系列农田水利建设优惠政策,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宣传,强化农民对于农田水利设施重要性的认识 五、关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推广模型 1、建设小型农田水利的必要性探究 2、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在农村环境有着很大的自然可行性和经济优越性 3、建设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应当以外来资金为主,当地资金为辅 4,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应当遵循的原则 5、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流程和注意问题以及各相关机构的职责 6、小型农田水利设施的后期管理以及资金回收工作应该如何进行 7、活动预案 结束语:随着国家和各级政府主管部门对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重视,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正在以建设现代化国家的前提下,提升农业整体的抗风险的能力,改善了农业建设的外部条件,提升了对于农业粮食安全问题的深度把握。 然而由于小型农田水利设施自身存在的体制和运营机制问题,在今后的一段时间内还将面临着应有的开展阻力和困境。然而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本身具有的低消耗高产出,低投入高效益的优势特点,定将在农业现代化和高效化的发展背景下,发展壮大,催进农业主体地位的提升和国家整体经济的稳步发展。 参考文献: 1、中国老年科协农田水利专题调研组,《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 问题与建议》,2009.11 中国水利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2010.12.31 中央政府网 3、柳红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水利现状与对策》,2008年第2期总第38期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4、王韩民、吴振鹏、,倪文进,《小水利攸关大农业》, [2005]第5号 中农办调研资料 5、罗会云,《把握历史机遇 转变发展模式 全力推动农田基本建设工作再上新台阶》,2010年9月28日 全省水利设施建设会议 6、中南大学的娄底市新化县农田水利失修情况的调查报告,2010.8 7、民权县人民政府关于2009~ 2010年度今冬明春农田水利基本建设实施意见,2009.8 8、文登市水利局,《加强农田水利基础建设,为农村经济发展提供支撑和保障 》,2008.11.18 9、梁群,张国林,《近50年辽宁朝阳地区气温与降水趋势变化对农业生产的影响》, 2009.3安徽农业科学 10、李绍云,田苹,梁杰,张晓庆,《1961---2007年台安县气候变化特征分析》,2009.6 气象与环境学报 11、于海涛、张昕,《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政策变化研究》,2009.9 科技快讯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本作品是作者结合近年来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实践及各个时期水利设施的发展报告确立的课题,旨在总结辽宁省农田水利设施的概况,探索当前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创新组织路径。该作品首先通过分析当前辽宁省农田水利设施的运行模式和开展情况,总结建设的必要性和收益进行,再者分析存在问题和出现原因,分别选取干旱和内涝典型进行实例分析,总结村庄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问题和相应建议,建立小型农田水利的推广的方案。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本作品是团队成员先后两次到实际单位进行两周的走访调研等,实际信息和基本情况的分析有极强的现实性,而且结合的权威论文均出自国家重点期刊,有很强的专业理论和深入的分析逻辑,为作品的学术性和实出性的紧密结合提供了必要的条件。作品本身突出国家当前热点话题,而且原因分析多结合当前辽宁省现状,问题更贴近客观实际,有很强的现实指导意义。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该作品考虑到旱涝两方面的实际案例入手,分析了当前辽宁省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方面所暴露的问题,从组织规范、技术资金和人员职能等方面详细地介绍推广小型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模型和发展建议,对于在全省范围内推广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供了理论上的探究,对于农田水利设施的重要意义的发挥起到了深入的铺垫作用。
作品摘要
- 当前农村基础设施的薄弱,严重制约了农业的长久稳定发展,而作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的中心环节,农田水利设施的发展长期处于停滞状态,严重阻碍粮食生产的稳定性和商品化发展。与此同时随着现代化的逐步推进,对农业的支柱地位提出了更高的挑战,而农田水利设施建设作为农业发展的前提和保障,面临着更大的挑战;而近年旱涝灾害的日益频发又凸显了农田水利设施的薄弱,使得相应的建设和强化迫在眉睫。为此笔者,通过实地走访、重点访问等途径,对朝阳市喀左县山湾子村的干旱状况和鞍山市台安县三界村的内涝状况进行了多次深入调研,阐述了当前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现状、存在问题,并就如何规范和推进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出了几点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1、中国老年科协农田水利专题调研组,《我国农田水利建设存在的 问题与建议》,2009.11 中国水利 2、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加快水利改革发展的决定》, 2010.12.31 中央政府网 3、柳红霞,《新农村建设背景下的农村水利现状与对策》,2008年第2期总第38期 湖北行政学院学报
调查方式
- 走访、问卷 现场采访、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影视资料 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当前国家系统化的农田水利设施存在很大的模糊状态,各地政府按照自我的资料积累,丰富和传达着对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相关政策解。读和地方政策制定,带有很强的地域性和不规范化。 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的历史由来依旧,最为出名的便是清朝李冰父子修建的都江堰水利灌溉工程,实现了天府之国的粮食稳定性的发展,对于人民的温饱问题和粮食供给功能及提供了很强的技术经验。建国初期,在集体化的浪潮中,曾大修众多农田水利措施,多以小型贴近实际为主,切实提高了生产效率和降低了生产成本。而由于近年来,由于洪涝灾害的日益频发,农业抗击自然灾害的风险逐渐降低统理论,引起了党和国家的再度重视。 2011年中央一号文件和 “十二五”规划的相继出台,也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提供了良好的外部资源和政策环境,各项立法方案和第一次全国水利普查也证明了当前国家对于此项工作的重视和密切跟进式的关注,对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尤其提出了加快推进小型农田水利重点县建设,优先安排产粮大县,加强灌区末级渠系建设和田间工程配套,促进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建设的标准的要求,强调以典型带动全体,以区域带动整体。并提出因地制宜兴建中小型水利设施,支持山丘区小水窖、小水池、小塘坝、小泵站、小水渠等“五小水利”工程建设,完善小型农田水利的实际意义。 当前国内外对于农田水利设施建设存在很多的实际调研情况和分析情况,多以平原地区的大中型的见效快的农田水利设施为主,而且都以专门的技术性和操作性为主,以各项指标决定着农田水利设施的发展。本文是一篇实际的调研报告,以当前农田水利设施建设的相关非专业技术问题为切入点,从人文社会的角度分析相应的结局方案,更切实际的推广先进的生产经验和水利设施运行经营模式,有一定的理论分析和对于实践的指导意义的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