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大连市两所大学生活满意度调查分析
小类:
社会
简介:
为了解目前大学生生活满意程度状况,我们采用自编问卷及大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对大连市两所大学不同年级的大学生进行调查研究。结果显示:不同院校学生生活满意度无差异,不同性别、年级学生生活满意度也无差异,来自农村的学生生活满意度低于其他来源地学生。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受生源地、父母文化程度、生活费用的高低、对所学专业是否满意等因素的影响,学生教育工作者应有针对性的制定对策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
详细介绍:
生活满意度是心理幸福感的认知成分,是一个人根据自己选择的标准对其生活质量所做的总体评价。这类主观评价又会影响个体的情绪体验,从而影响到个体生活目标的定位和行为追求的取向,对个体乃至社会都会产生重要的影响。本次调查通过对比分析大连市两所大学本科生的生活满意度,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科学的理论依据,并对大学的管理制度的改善有重要作用。 本次研究通过整群随机抽样的方法按班级抽取大连医科大学、大连外国语学院在校的06、07、08级全日制本科生为研究对象,共发放问卷902份,获得有效问卷889份,回收率98.56%。采用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调查,调查表包括两部分:学生基本情况和生活满意度量表。所得数据采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方差分析,满意度影响因素采用多元线性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 1.只有客观满意度两所学校学生间有差异(t=3.065,P=0.002),主观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都未见差异。男生和女生无论在客观满意度、主观满意度还是生活满意度间都没有统计学差异。不同年级学生在客观满意度、主观满意度及生活满意度上也没有差异。 2.分析不同生源地学生客观满意度之间的差异,发现来自城市和乡镇的学生间没有统计学差异,而来自农村的学生和城市、乡镇的学生间都有统计学差异;生活满意度不同生源地学生间有差异,同样表现为来自农村的学生和城市、乡镇的学生间都有统计学差异,而来自城市和乡镇的学生间没有差异。来自省内和省外的学生在客观满意度、主观满意度及生活满意度上都未见统计学差异。 3.采用逐步回归的方法分析学生满意度的影响因素,由结果可见:年级排名越靠后的学生客观满意度评分越低,母亲文化程度越高、每个月生活费越高的学生客观满意度评分越高,对所学专业越不满意的学生客观满意度评分越低。 4.对所学专业越不满意,年级排名越靠后,主观满意度评分越低,满意度越差;而生活费越多,主观满意度评分越高,满意度越好。 5.生活满意度多因素分析结果发现:年级排名越靠后、对所学专业越不满意,生活满意度评分越低,满意度越差;每个月生活费越多、母亲文化程度越高的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分越高,满意度越好。 大学生对生活的满意度的判断则是大学生心理状态的主要指标。因此,高等院校学生教育工作者应通根据学生生活满意度的影响因素,有针对性的制定对策以提高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生活满意度是指个人依照自己选择的标准对自己大部分时间或持续一定时期生活状况的总体性认知评估,是衡量某一社会人们生活质量的重要参数。本研究采用抽样调查的研究方法,抽取大连医科大学和大连外国语学院两所大学不同年级、专业大学生作为研究对象,填写自行设计的调查表及心理量表,所得数据输入计算机,采用SPSS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大连医科大学为理科院校,大连外国语学院为文科院校,两所学校学生来源、所学专业、学习特点差别很大,比较这两所院校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可得出不同背景学生生活满意度之间的差异及其影响因素,为大学生心理辅导工作提供基础资料。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通过调查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分析不同背景、性别、专业、年级的大学生在生活满意度方面的差异及原因,可以探讨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 研究结果将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和心理辅导工作提供理论依据。

作品摘要

【摘要】 目的 探讨大连市两所大学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现状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通过自行设计的问卷结合标准的大学生生活满意度量表调查两所大学大学生的生活满意度和相关影响因素,利用SPSS11.5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 结果 共获得有效问卷889份,回收率98.56%。医科大学和外国语学院两所学校的大学生只在客观满意度方面间有差异(t=3.065,P=0.002),主管满意度和生活满意度都未见差异;多因素分析结果显示:生活满意度受年级排名、母亲文化程度、每个月生活费及是否对所学专业越不满意等因素的影响。结论 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受多种因素的影响,如性别、年级、生源地、省份及是否独生子女、是否来自单亲家庭、父母文化程度、平时的学习态度、学习成绩等。应针对不同特点的学生采取不同的心理健康教育。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大连医科大学大学生课外学识科技竞赛三等奖

参考文献

1.杨艳玲。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研究[J]。科技创新导报,2008 ,16:189。 2.谢敏芳,李黎。大学生主观幸福感现状调查与研究[J]. 绍兴文理学院学报,2008,8:103-106。 3.王宇中,时松和。《大学生生活满意度评定量表(CSLSS)》的编制[J].中国行为医学科学,2003,12(2):199-200。 4. 何丹阳 尤海燕。不同批次大学生生活满意度影响因素的调查研究[J].经济师,2007,10:132-133。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在校大学生是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处在人生发展的特殊阶段,特殊的社会环境和社会规范形成了大学生特有的心理活动特征。学校、家庭、社会对大学生的要求越来越高,使得在校大学生面临竞争、挑战、挫折、矛盾、冲突等多种压力,随之产生一系列应激生理、心理和行为反应。当前我国在校大学生的年龄一般都在 18-24 岁之间,相当于青春中期,这时心理发展正处在迅速走向成熟而又未真正完全成熟的阶段,是一个人心理变化最激烈的时期,同时又是心理发展与成长的困惑期。那么,在物质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学习和生活内容日益丰富的今天,处在人生成长关键期的大学生在经历繁杂的生活应激时,在面临来自各方面的冲突、压力、变化时,又是如何做出生理、情绪、认知与行为的反应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又是如何发生变化的?这些对大学生的心理健康又将产生什么样的影响?因此,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可以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新的研究视角;而且可以为高等院校、教育管理者和研究者在今后有针对性地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提供进一步的实证资料和依据。 目前,有关生活满意度的研究日益受到各方学者的关注,但已有的研究主要将成年人和老年人作为研究对象,特别是对老年人生活满意度的研究已比较成熟,而对于青少年和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研究相对较少。因此,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大学生对生活的满意程度应该成为这一研究领域关注的重点。 国内目前已有人开展了相关大学生生活满意度的调查研究,但大多集中与一所院校不同专业及不同层次学生之间的比较研究,而医学院校由于其专业的特殊性,学生的学习压力、就业压力又较其他类型的院校大得多,因此,本次调查着重于调查医学院校各层次学生的生活满意度现状,同时又调查一所文科院校,二者之间的比较更能反应不同院校学生生活满意度的特点,为进一步学生思想教育工作提供科学依据。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