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歌从武陵山上来——重庆黔江高炉号子调查报告
小类:
社会
简介:
流传在黔江区马喇镇的高炉号子是重庆市第二批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一,是武陵山区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是当地杰出的文化代表,对促进民族融合与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作为凝聚着当地劳动人民历史记忆的文化样式,具有重要的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的资料价值,对我们认识渝东南地区的社会历史变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详细介绍:
马喇高炉号子是广泛传唱于海拔1000米以上的重庆市黔江区武陵山区的劳动号子,又被当地群众称为“山号子”,随着流传区域的日渐狭窄,目前仅在马喇镇的高炉村和杉树村还有人传唱,其中又以高炉村的演唱队伍最为齐整,所以名为“高炉号子”。如此这般的命名显然不是其本来名称,而是在项目申报重庆市级代表作名录项目的过程中为突出地域性而出现的,虽然这个名称反映了项目当下的传承区域,但却出现了与当地文化现状一定程度的脱节。作为当地丰富的地域文化的一种,“山号子”是与“山歌”联系紧密,而又与“平坝号子”相对应的文化事象,其山地文化的属性令人闻名即知。“高炉号子”的命名,强化着号子与高炉村这一行政地域概念的联系;但另一方面,则使得号子本身与高山的联系疏离了。在与传承人的交谈中,他们都是自称唱的是“山号子”而非“高炉号子”,由此可见,“高炉号子”仅仅是政府对这一项目的命名而不是当地人的自我认知。随着各级名录的成功申报,“高炉号子”作为具有行政合法性的民间文化样式的名称,会不会取代当地“山号子”的自我称谓。由此引发的思考是,在近年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申报中,有多少这样的更名行为?如果作更进一步的追问,如此这般的命名,究竟是使遗产更回归民众还是使得遗产与民众日常生活、本土观念的距离更远? 伴随着这样的疑问,我们走进了号头张柱阳家的吊脚楼。 张柱阳老人是典型的土家打扮,黑色对襟上衣,黑色头帕,黑色长裤。他今年已经八十岁了,从小就跟着父亲学唱号子,很早就成为远近闻名的号子头。2006年,就是他率领的高炉号子表演队参加黔江区举办的乡村文化艺术节,引起了政府和社会对高炉号子的重视,随着高炉号子成为重庆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名录项目,老人也成了本项目的代表性传承人。所以我们的访谈就以他为重点。

作品图片

  • 歌从武陵山上来——重庆黔江高炉号子调查报告
  • 歌从武陵山上来——重庆黔江高炉号子调查报告
  • 歌从武陵山上来——重庆黔江高炉号子调查报告
  • 歌从武陵山上来——重庆黔江高炉号子调查报告
  • 歌从武陵山上来——重庆黔江高炉号子调查报告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课题组拟通过实地调查,在掌握第一手资料的基础上,完成黔江高炉号子的内容发掘和价值梳理,厘清该项目的传承情况和代表性传承人的基本概况。进而按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申报的相关要求,完成黔江高炉号子国家级项目的申报材料编制和专题片制作。以申报促进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普查、发掘、保护、弘扬和宣传,同时促进渝东南地区土家族的文化认知和身份认同,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发展。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作品严格按照人类学田野调查的学理要求开展田野调查,通过参与观察和当面访谈,清晰地梳理了黔江高炉号子的历史、传承、流变和现状,并阐明了这一文化样式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价值。同时,还按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项目名录申报的要求完成了申报材料的撰写以及专题片的拍摄、制作和剪辑,为项目传承提供了不可多得的科学材料。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作品以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为着眼点,致力于武陵山区土家族世代传承的高炉号子的历史源流和传承过程的梳理,文化价值和历史价值的挖掘,对当地族群的文化认知和身份认同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作品通过非物质文化遗产申报材料的编制,有效推进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价值评估和普查保护,对促进民族团结以及落后地区少数民族的文化发展具有重要价值。

作品摘要

流传在重庆市黔江区马喇镇的高炉号子是重庆市第二批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一,是武陵山区多民族文化融合的产物,是当地杰出的文化代表,对促进民族融合与和谐社会构建具有重要作用,同时,作为凝聚着当地劳动人民历史记忆的文化样式,具有重要的人类学、民族学和民俗学的资料价值,对我们认识渝东南地区的社会历史变迁具有重要的史料价值。 关键词:高炉号子;非物质文化遗产;田野调查 重庆黔江高炉号子是重庆市第二批市(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之一,流传于重庆市黔江区马喇镇,是武陵山区重要的民族民间文化样式之一。受黔江区文化主管部门的委托,重庆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承担了该项目申报国家级代表作名录的相关工作。此前在对黔江区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进行普查的过程中,研究中心已经积累了一定的田野资料。在此基础上,2009年9月17日至9月19日,由重庆文理学院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心组成调查小组,赴黔江区对高炉号子项目进行了田野调查。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以作品为主要内容的高炉号子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名录项目申报书和专题片于2009年9月提交给重庆市黔江区民族文化馆,经其验收合格后由重庆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送呈文化部非物质文化遗产司和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专家委员会,顺利通过了专家的形式评审。

参考文献

[1]黔江县志编撰委员会,黔江县志,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1994. [2]编写组编,黔江土家族苗族自治县概况,成都,四川民族出版社,1990. [3]杨昌鑫,土家族风俗志,北京,中央民族学院出版社,1989. [4]牟延林,谭宏,刘壮编著,非物质文化遗产概论,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5]汪宁生,文化人类学调查,北京,文物出版社,1996. [6]英.拉-布朗著,夏建中译,社会人类学方法,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1988.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影视资料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于2003年在《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中提出的全新概念,伴随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行动进程,国外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也才刚刚起步国外学者主要着重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表述、保护和管理措施,以及针对具体的某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介绍等方面的研究。国内学者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也大多集中在概念的梳理和解读方面,非物质文化遗产基础研究大多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公约》作为起点,对《公约》背后所隐含的西方社会科学的演进的重视程度还有待加深。 人类学作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重要支撑学科,在近年来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中涌现了不少成果。人类学相关研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提供了理论工具和方法论,同时也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与族群文化建设等方面提供了新的可能。 从目前国内的文献检索来看,尚未发现对黔江高炉号子进行研究的论文或者专著。 参考文献: [1]Harriet Deacon. Intangible heritage in Conservation Management Planning.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Heritage Studies,2004(5) [2]Rex Nettleford. Migration,Transmission and Maintenance of the Intangible Heritage.Museum International,2004,40(5) [3]袁联波,文化人类学视野中的秀山花灯,文艺争鸣,2007(11) [4]姚祖恩,秀山花灯探源,中国民族,2006(5) [5]刘向阳,浅议秀山花灯艺术的发展与传承,黄河之声,2008(14) [6]美,克利福德、马库斯编,高丙中等译,写文化,商务印书馆,2006 [7]美,维克多•特纳,黄剑波等译,仪式过程——结构与反结构,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6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