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震后北川羌区水磨漆艺活态保护对策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详细介绍:

作品图片

  • 震后北川羌区水磨漆艺活态保护对策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作品隶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类别,以汶川地震后北川羌区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水磨漆艺为关注对象和研究视域,利用本课题作者团队暑期实践及调查成果,采择对策分析的研究方法,藉由检视羌区文化重建和北川水磨漆艺保护的现状及困境,依照非物质文化活态保护的内在理路和多重内涵,梳理水磨漆工艺代际传承的自我调适机制并在摆脱保护者“拯救”角色意识的前提下,尝试提出水磨漆工艺的活态保护策略。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作品依据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理论的基本概念和内涵,依照震后北川羌族文化遗产代际传承的内在调适机制,结合实地调研资料和相关规划文件,在广泛搜集文献资料的基础上,以对策分析的思维方法和叙述规则提出论点。 本作品的创新点主要在于论题本身具有灾后文化重建、民族区域文化遗产传承、羌区文化产业重振等多重元素,论述则相应具有多维化的特点,作品结论针对水磨漆工艺,具有专门化和独特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作品是对羌族水磨漆艺的活态保护的对策研究,可以作为民族地区相关部门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灾后文化生态重建和相关产业重振方面的施政参考;也可以作为水磨漆等手工艺企业进行创意开发和市场拓展方面的参考。

作品摘要

摘 要:北川羌区的水磨漆艺是一项具有艺术价值、民族和区域文化特色的古老手工艺技术,被列为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5•12”汶川大地震使其传承和发展遭受毁灭性打击,传承保护陷入困境。通过实地考察水磨漆艺的实际困难状况,依据“以人为本”和“活态保护”的理念,研究其特有属性和文化价值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事实上,震后北川羌区水磨漆艺的活态保护应重视资源的资本化,建立产业“微循环”,走“内涵式发展道路”。同时,在传承上要采择“传统传承”与“现代传承”相结合,坚持规训的情感化,实现水磨漆艺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北川羌区;水磨漆艺;灾后重建;活态保护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郭凤鸣.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的文化表达:灾后北川羌族艺术的保护[J].文艺争鸣,2010(10) [2]吴建国,张士均.“汶川地震”对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的影响[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2009(6) [3]吕屏,彭家威.从非物质文化遗产到文化资本的转换——以旧州绣球的 产业发展为例[J].阿坝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3) [4]李晓秋,齐爱民.商业开发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异化和反异化——以韩国“人类的珍宝制度”设计为视角[J].电子知识产权,2007(7) [5]余悦.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的十年回顾与理性思考[J].江西社会科学, 2010(9) [6]马宁.羌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现状及保护对策——以阿坝藏族羌族自治州为例[J].广西民族大学学报,2007(3) [7]李文丽,章牧,白华.手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性开发研究——以广东东莞千角灯为例[J].特区经济,2010(9) [8]罗正副.文化传承视域下的无文字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省思[J].贵州社会科学,2008(2)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 □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本课题隶属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模式研究类别,以汶川地震后北川羌区的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水磨漆艺为关注对象和研究视域,利用本课题作者团队暑期实践及调查成果,采择对策分析的研究方法,藉由检视羌区文化重建和北川水磨漆艺保护的现状及困境,依照非物质文化活态保护的内在理路和多重内涵,梳理水磨漆工艺代际传承的自我调适机制并在摆脱保护者“拯救”角色意识的前提下,尝试提出水磨漆工艺的活态保护策略。 作为21世纪最重要的全球性文化事件,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渐由“实践活动”转向“研究运动”,成为学界和多界别人士视点投注的热点领域。有学者提出,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整合性概念的提出正在被证明是一种推陈出新,并正在形成一个社会实践和学术活动的新领域。总体来看,既存研究主要从六个方面展开。 其一,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由来和内涵。此类文章主要有王宁的《界定: 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第一步》等;其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特征、价值和功能。。此类文章主要有刘锡诚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质问题》等;其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利用的问题。此类文章主要有刘魁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及其保护的整体性原则等等;其四,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与传承人研究。此类文章主要有方李莉《请关注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拥有者》等;其五,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教育相关问题的研究。主要论文是乔晓光发表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与大学教育和民族文化资源整合》;其六,研究与介绍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做法和经验。这方面研究最有代表性的是顾军、苑利的《文化遗产报告: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运动的理论与实践》。总体上看,既存研究呈现多科化和多元化的学术取向,研究视域、研究维度和研究层面逐步细化和深化,研究成果丰富且不乏极有价值的论文和专著。本课题主要是结合羌族族群文化空间构建和“汶川地震”震后文化生态重建两大要素,针对水磨漆工艺的活态保护进行探讨。对于这一课题,就作者有限的认知范围,此前的研究成果似较少提及,有分量的学术专论似较为少见,故作者希望在学习者的立场上能对问题稍加补益。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