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全球化时代下文化多样性的成功展示——纪念舞剧《大梦敦煌》演出十周年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作品认为舞剧《大梦敦煌》再现、传承并发扬了敦煌艺术精神。敦煌艺术精神主要表现为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开放性艺术胸怀。舞剧通过创造意境的民族性手法来诗化敦煌艺术的悲剧境界;通过肢体语言来展示敦煌艺术的崇高境界,在审美形态上兼容了东方的意境与西方的悲剧、崇高。整部舞剧在艺术观念上贯彻了敦煌艺术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创作原则,实现了民族性价值的全球认同,彰显了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详细介绍:
本作品的名称是《全球化时代下文化多样性的成功展示——纪念舞剧《大梦敦煌》演出十周年》。 本作品的撰写目的是:大型舞剧《大梦敦煌》是继《丝路花雨》之后由甘肃省创作出台的又一部“敦煌题材”的优秀舞剧。该剧在十年内获得了“精品工程奖”、“荷花奖”、“五个一工程奖”、“文华奖”等文化艺术领域所有国家级大奖,演出800余场,票房8000余万。《大梦敦煌》从打造艺术精品到市场运作、努力追求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相统一等方面,探索出了一系列可贵的成功经验。本论文旨在对《大梦敦煌》进行艺术创作上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从而为甘肃省如何建设成为文化大省提供智力支持,为全球化时代下如何实现“非遗”文化多样性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具有文化战略意义的思考。 本作品的基本思路是:本文认为,首先,敦煌石窟、壁画作为原生的物质实存是不可再生的文化遗产,如何保护进而传承敦煌物质文化遗产便成为时代的要求。《大梦敦煌》的成功之处正在于,其通过艺术的还原与创造,使敦煌艺术精神在新时代下得以传承、显扬。敦煌艺术精神再生,是敦煌艺术遗产在当下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其次,本论文围绕舞剧《大梦敦煌》深入探讨了敦煌艺术精神再生的内涵、特点及其方法,认为《大梦敦煌》在艺术观念上,贯彻了敦煌艺术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创作原则,从而在根本上实现了民族性价值的全球认同,成功地彰显了文化发展的多样性。最后,论文指出,如何走出敦煌洞窟,彰显敦煌艺术在全球化时代下的意义和价值,实现“非遗”文化传统的可持续发展,同时抵御全球化、现代化所带来的文化单一模式化和民族性消亡的冲击,是舞剧《大梦敦煌》给予我们的思考与启迪。 本作品的实际应用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是: 第一,对于继承与发展敦煌艺术遗产的意义。敦煌非物质文化遗产不仅体现着文化的多样性,还承载着人类社会的文明,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大梦敦煌》对于敦煌艺术精神的继承与发扬,是敦煌艺术遗产在当下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与时俱进,融入世界文化互动之中并不断增强文化竞争力,才能保持本土文化的独立与自主,才能使敦煌艺术的多样性在全球化时代下日益生辉,方兴未艾。 第二,对于建设甘肃文化大省的意义。敦煌艺术遗产是甘肃文化的徽标,如何保护、传承这份宝贵的文化遗产,如何在全球化的时代语境下弘扬敦煌艺术的多样性,对于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的舞剧成功艺术创作经验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第三,对于指导敦煌艺术创作实践的意义。《大梦敦煌》在将敦煌壁画艺术向舞台艺术的生成转换过程中,成功地把握了敦煌的艺术精神,贯彻了敦煌艺术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创作原则,从而在根本上实现了民族性价值的全球认同,成功地彰显了文化发展的多样性。因此,对于《大梦敦煌》创作经验的总结与研究,就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品图片

  • 全球化时代下文化多样性的成功展示——纪念舞剧《大梦敦煌》演出十周年
  • 全球化时代下文化多样性的成功展示——纪念舞剧《大梦敦煌》演出十周年
  • 全球化时代下文化多样性的成功展示——纪念舞剧《大梦敦煌》演出十周年
  • 全球化时代下文化多样性的成功展示——纪念舞剧《大梦敦煌》演出十周年
  • 全球化时代下文化多样性的成功展示——纪念舞剧《大梦敦煌》演出十周年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撰写目的:本论文旨在对《大梦敦煌》进行艺术创作上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从而为甘肃省如何建设成为文化大省提供智力支持,为全球化时代下如何实现“非遗”文化多样性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具有文化战略意义的思考。 基本思路:本文首先分析指出《大梦敦煌》的成功之处在于艺术的还原与创造。其次,围绕舞剧《大梦敦煌》深入探讨了敦煌艺术精神再生的内涵、特点及其方法。最后指出舞剧《大梦敦煌》给予我们的思考与启迪。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文的科学性在于,认为《大梦敦煌》在将敦煌壁画艺术向舞台艺术的生成转换过程中,把握了敦煌的艺术精神,贯彻了敦煌艺术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创作原则。 本文的先进之处,在于立足于全球化时代语境去考察“非遗”文化的多样性发展问题,考察敦煌艺术遗产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问题。 本文的独特之处,在于将对作为原生的敦煌物质艺术实存的研究,放到对敦煌之活的艺术精神的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的高度去研究。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一,对于继承与发展敦煌艺术遗产的意义。《大梦敦煌》对于敦煌艺术精神的继承与发扬,是敦煌艺术遗产在当下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 第二,对于建设甘肃文化大省的意义。 第三,对于指导敦煌艺术创作实践的意义。《大梦敦煌》在将敦煌壁画艺术向舞台艺术的生成转换过程中,成功地把握了敦煌的艺术精神,贯彻了敦煌艺术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创作原则。

作品摘要

与《千手观音》、《丝路花雨》相比,舞剧《大梦敦煌》不仅再现了敦煌艺术舞派,更是再现、传承并发扬了敦煌艺术精神,艺术境界更上层楼。敦煌艺术精神主要表现为海纳百川、兼容并包的开放性艺术胸怀。敦煌艺术精神再生,是敦煌艺术遗产在当下传承与可持续发展的根本。在具体的舞剧创作过程中,舞剧通过创造意境的民族性手法来诗化敦煌艺术的悲剧境界;通过肢体语言来展示敦煌艺术的崇高境界,在审美形态上兼容了东方的意境与西方的悲剧、崇高。整部舞剧在艺术观念上贯彻了敦煌艺术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相统一的创作原则,从而实现了民族性价值的全球认同,成功地彰显了文化发展的多样性。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1、本文发表在《民族艺术研究》(CSSCI)2010年第四期。 2、本论文部分思想于2010年5月15日,在人民大会堂,由文化部、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政府主办的“舞剧《大梦敦煌》首演十周年研讨座谈会”上宣讲。 3、本文属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艺术研究》(08XZW004)的阶段性研究成果,鉴定等级为优秀。

参考文献

[1]王建疆.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文化、艺术和美学[J].西北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4,(11):26. [2]何钟迎.《大梦敦煌》敦煌版罗密欧与朱丽叶[N].北京晚报,2004-12-30. [3]王同礼.中国古典舞剧的三级浮图——观大型舞剧《大梦敦煌》感发[J].舞蹈,2000,(6):17. [4]罗佳明.中国世界遗产管理体系研究[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4:7. [5]马智.陈维亚诠释舞剧《大梦敦煌》[N].法制日报,2003-01-30. [6][德]伽达默尔.真理与方法(上册).洪汉鼎,译.上海译文艺出版社,1992:380. [7] (美)谢里夫•海塔塔.美元化、解体和上帝[A].(美)弗雷德雷克•杰姆逊、三好将夫.全球的文化[M].马丁,译.南京大学出版社,2002:236 [8]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76.

调查方式

采访、实地调研、作品比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对于敦煌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学术界多是从敦煌“学”的角度去研究,并取得了很多重要的学术成果。但是从“艺术”的角度研究如何传承、发展敦煌艺术文化遗产的成果就很少了。对于舞剧《丝路花雨》、《大梦敦煌》等成功实现了将敦煌壁画艺术转换为舞台艺术的成功经验的研究也不多见,大多只是介绍性的。因此,对于如何在新时代、新语境下总结、发展、再创造敦煌艺术的研究,就显得尤为必要,具有理论探讨上的适时性。 本论文旨在对《大梦敦煌》进行艺术创作上的经验总结与理论概括,从而为甘肃省如何建设成为文化大省提供智力支持,为全球化时代下如何实现“非遗”文化多样性及其可持续发展问题,提供具有文化战略意义的思考,因而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的写作,来源、受益于导师王建疆教授的指导。王建疆教授主持了国家社科基金项目《全球化背景下的敦煌艺术研究》(08XZW004),就是对敦煌艺术文化的传统及其多样性在全球化背景如何可持续发展的研究,其核心思想与命题是“敦煌再生研究”,也即对作为原生、不可再生的敦煌物质文化遗存,如何保护、传承并发展的问题。本论文的写作就是沿着这种思路来展开的。 本文重点关注的问题是,《大梦敦煌》是如何把握并贯彻敦煌艺术精神的,是如何将敦煌壁画艺术成功转换为舞台艺术的,是如何通过现代艺术形式来活现敦煌艺术精神的,传统性与现代性,民族性与世界性,本土性与全球性是如何实现统一的,等等,所论具有一定的前沿性和开创性。 本论文部分思想于2010年5月15日,在人民大会堂,由文化部、中共甘肃省委、甘肃省政府主办的“舞剧《大梦敦煌》首演十周年研讨座谈会”上宣讲,具有对现实艺术创作总结、指导的意义。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