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漂”在现实与梦想之间--对淮安大学城“校漂族”的思考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作品在于将“校漂族”生活现状、心理活动、教育程度等问题的探究深入到淮安大学城这类中小型大学城,从中调查与分析这类非典型性“校漂族”所具有的特征,并且发现和总结他们所存在的问题,探索可以使他们从“漂”变为“不漂”的方法。
详细介绍:
徘徊在社会与校门之间的“校漂族”是上世纪80年代末就出现并连年存在于高校周围的特殊群体,并且其数量正在逐年不断攀升。如今,即使是非典型的中小型城市也出现了各具形态的“校漂族”。 逐渐地“校漂族”问题便成为高等教育发展过程中难以回避的一个重点问题,也由此引发了很多繁复的社会问题。其中,人才的高消费、自我意识的增强和“恋校情结”以及逃避竞争心理等各类因素成为了形成"校漂族"的主要原因。“校漂族”生存现状如何? “校漂族”会给他们自身、家庭、学校、社会造成哪些影响?本文将以江苏淮安大学城“校漂族”为例,着重分析上述各类问题 ,为“校漂族”如何从“漂”变为“不漂”提出一些积极而富建设性的建议,并期待由此能引起社会各阶层对于“校漂一族”的更多关注。

作品图片

  • “漂”在现实与梦想之间--对淮安大学城“校漂族”的思考
  • “漂”在现实与梦想之间--对淮安大学城“校漂族”的思考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本研究以淮安大学城为案例分析了“校漂族”的生存状态和心理状况,以及其理想和边缘化处境,着重探究“校漂族”存在的意义和影响,并力求从帮助其实现“漂着”到“不漂”的角度讨论了实现方法。 基本思路:1、通过对“校漂族”的调查,记录下“校漂族”普遍的生存状况等问题;2、分析淮安大学城“校漂族”形成的主、客观原因;3、分析出“校漂族”的存在对社会产生的影响;4、提出消除该现象的解决策略 。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作品独特之处在于将“校漂族”生活现状、心理活动、教育程度等问题的探究深入到淮安这类中小型大学城,从中调查与分析这类非典型性“校漂族”所具有的特征,并且发现和总结他们所存在的问题,探索可以使他们从“漂”变为“不漂”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唤起社会对他们的关注,提醒人们:小范围的“校漂族”比起名校周围的大规模“漂客族”来说,可能有更为复杂的生活背景,他们也许有更多的生存问题有待解决,这一切不可被人们遗忘。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校漂族”生存现状如何? “校漂族”会给他们自身、家庭、学校、社会造成哪些影响?本文将以江苏淮安大学城“校漂族”为例,着重分析上述各类问题 ,为“校漂族”如何从“漂”变为“不漂”提出一些积极而富建设性的建议,并期待由此能引起社会各阶层对于“校漂一族”的更多关注。

作品摘要

“校漂族”其实不是一个新概念,他们最早出现在上世纪80年代末毕业生们面对“国家分配与双向选择”政策之时。部分大学生毕业后因各种原因仍然滞留在学校内或周围,生活在他们曾经熟悉的环境中,成为了不愿踏入社会就业而漂流在各大高校校园中以期达到自己理想目标的“校漂族”。众所周知,一般大学毕业生都必须迈出校园,跨入社会,开始新的生活。然而,这些大学生却选择了以“校漂”的生存方式成为寄居在高校周围的特殊群体。而近年来,这个群体不断扩大,人数也越来越多,同时,其生存现状和心理状况也折射出这个时代的特征,对于时代发展有着深远的影响。 虽然“校漂” 是同样被众人看作 “高知者”、“文化人”、“天之骄子”的大学毕业生,他们自身也呈现出更多较之其他“漂族”所独有的特征和优势,可面对现实,“校漂族”与其他各类“漂族”之间也有着诸多相似点。他们有着令人担忧的生存现状,有着年轻脆弱的心灵以及不可寄托并且无处安放的青春和梦想。寄居在现实和理想之间的“校漂”们大多是80后,他们以最灵敏的触觉感知社会,用“漂”的形式表达他们的疑惑和彷徨。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南京晓庄学院第十一届“挑战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廉思.我国“校漂族”群体的生存现状与定量研究[J].社会科学家2009(4):40-44; [2]陈英.漂向何方——浅析大学“校漂族”[J].现代企业教育2008年(3):123; [3]薛慧锋.对“校漂族”群体的深层次探究[J].社会科学论坛2009(12):159-162; [4]黄威.浅析“校漂族”的社会影响及其解决方法[J].北大法律网刊2007(3); [5]王仕.论大学生“校漂族”成因及分析[J].中国大学生就业2007(4):46-47; [6]张文鸯.新世纪大学生就业现实与理想的妥协——“校漂族”成因探析[J],宁波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2003(5):97-99; [7]潘国廷.对“校漂族”的成因分析与思考[J].胜利油田职工大学学报2006(6):9-10; [8]赖德胜.劳动力市场分割与大学毕业生失业[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01(4): 69-76; [9] 仲晓东. 经济国际化条件下淮安人才状况的分析与思考[J]. 现代经济信息2009(10); [10]徐兆铭,乔云霞.知识经济与开放经济条件下的人力资源竞争[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2005(5); [11]阎轶洁. 聚焦“校漂”一族[N].太原日报20070807期第06版:并州广角; [12];

调查方式

通过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个别交谈、亲临实践等方式进行调查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校漂族”现象的研究源自“漂客族”研究,随着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的深入、大学生毕业时在就业方向面临的现实困难和自身选择的困难等诸多因素导致了中国高校中产生了“校漂族”这样的特殊群体。起先,“校漂”们大多数都出现在北京、上海、南京、广州等大城市,他们以“死守”大城市为信条,抱团生活在高校内或附近以期依托熟悉的大学资源实现他们的人生追求,“校漂”族经媒体报道和相关研究者的介绍引起众多人的关注。 关于“校漂族”现象引起的关注首先来自新闻报道和观察,此后,引起了社会学、教育学领域研究者的关注和研究兴趣,研究者从不同角度的分析、研究了“校漂族”的缘起、生活现状、社会影响、解决方法等。如2003年,张文鸯的《新世纪大学生就业现实与理想的妥协——“校漂族”成因探析》追根溯源地探究 “校漂族”产生的具体原因;2007年3月,黄威针对“校漂族”问题如何解决撰写了《浅析“校漂族”的社会影响及其解决方法》;2009年,廉思的《我国“校漂族”群体的生存现状与定量研究》探究出“校漂族”的分布状况和生存现状;而后,薛慧锋在社会科学论坛上发表《对“校漂族”群体的深层次探究》又全面地分析解读了“校漂”群体。 本研究与其他同类课题相比在于将“校漂族”生活现状、心理活动、教育程度等问题的探究深入到淮安大学城这类中小型大学城,从中调查与分析这类非典型性“校漂族”所具有的特征,并且发现和总结他们所存在的问题,探索可以使他们从“漂”变为“不漂”的方法。最重要的是唤起社会对他们的关注,提醒人们:中小城市的“校漂族”比起名校周围的大规模“漂客”来说,可能有更为复杂的因素和背景,他们有面临着复杂的生存问题有待解决,中小城市的“校漂”群体切不可被人们遗忘或忽视。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