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临沂地区古建筑调研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作品以临沂市多个区县的古建筑为切入点,通过缜密的现场调研明确其现状,从由浅及深、由点到面的了解古建筑,进而设计一套于情于理于法皆可行的利用的利用与保护计划。
详细介绍:
本作品以临沂市多个区县的古建筑为切入点,通过缜密的现场调研明确其现状,从由浅及深、由点到面的了解古建筑,进而设计一套于情于理于法皆可行的利用的利用与保护计划。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古建筑既是重要的文化旅游资源,又是地方城市文化底蕴所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其充分利用无疑会成为城市发展规划的重要内容。然而,目前临沂市古建筑的状况较为复杂,其分布状况、利用状态、管理情况甚至真伪性均缺乏严密的调查与整理。我们的基本思路是,以多个区县的古建筑为切入点,通过缜密的现场调研明确其现状,从而由浅及深、由点及面地了解古建筑,进而设计一套于情于理与法皆属可行的利用与保护计划。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作品的科学性在于我们运用所学的专业知识以及前辈学者总结的研究成果,结合临沂地区实际情况进行调查研究。此次调研的独特之处在于团队成员放弃了“地毯式”搜寻的想法,我们的工作意义在于寻路、走路以及指路,而非局限于走路,只要我们的工作做好,“地毯式”登记古建筑的角色自然会找到。我们选择以热门景点作为切入点,就近搜寻不知名古建筑,双管齐下,抓典型,找规律,从而保证调研结果的价值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次调研着重以临沂的古建筑为对象,在其分布、利用状态、管理情况甚至真伪性均缺乏严密整理的情况下,我们的调研有着开拓性的意义。总结调研结果并对其进行深层次研究之后,我们的调研无疑会为以后临沂市乃至山东省的历史遗产保护及资源的合理开发起到一定程度的辅助作用。

作品摘要

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临沂市保存完好的古建筑大多以寺庙等宗教类建筑为主。分析其原因,一是宗教类建筑多建于山川,文革期间冲击较小;二是宗教类建筑都有具体的管理机构,利于日常维护;三是宗教类建筑容易作为旅游景点,有资金保障。再看范例中提及的中国古建筑保护情况,它们是所在城市的历史记忆,也是城市文脉延续的物质载体。这不仅达到了对建筑文化遗产的主动积极的保护作用,也使它们在现代社会中承担了一定的实际功能,是保持建筑历史文脉连续性的有效手段。只重视眼前开发,不重视长远保护;只重视经济效益,不重视文化内涵”,许多地方存在明显的短期行为和一些违规行为。在走访专家的过程中,一些专家向我们讲解了他的一些新思路,我们着实受到很大启发。其中给予我们最深刻印象的莫过于“合情合理又合法的保护与开发新模式”一说的提出,之前我们在浏览各古建筑主题论坛时,发现爱好古建筑的网友也在探讨类似的想法,不过其中大多有失偏颇。 我们也应该欣喜地看到,近年来我国对文化遗产的保护力度日益加强,古建筑的受关注程度较之以前也日益提升。此现象普遍反映在我们的城镇建设中。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挑战杯”系列竞赛校级比赛三等奖

参考文献

《临沂文史集粹》 《建筑遗产的预防性保护研究初探》 《保存回忆,保存古建筑的概念化工具——访香港中文大学建筑系教授何培斌》 《欧洲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利用实践研究——以法国波尔多当代艺术博物馆为例》 《中国近现代建筑史整合研究——对中国近现代建筑历史的整体性审视》 《国外遗产保护与利用研究进展与启示》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图片、照片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书报刊物 集体组织 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内同类课题的研究多以河北、山西两个古建筑极其丰富的省级地区为对象,将临沂市为研究对象的课题至申请日前未见于国内主流学术会议或刊物;国外的东方古建筑研究以日本、韩国两国水平较高,但其研究多限于本国古建筑,而两国学者不曾对我国临沂市古建筑进行深入研究。 同时,国内外同类课题的研究方向以个体古建筑的保护方法为主,本课题则对区域性的古建筑进行总体归纳。 综上,我们有理由认为本课题具有相当的开拓新以及比较高的研究价值。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