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中国社会保障公众满意度调查研究报告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通过电话对全国范围内的20个地级市的年满16周岁、在当地居住满一年的居民进行了调查,从认知水平、公众信任、公众期望、感知价格、感知质量、公众满意、感知公平、公众抱怨、突出问题、社会经济地位、享受社保服务11个维度分别对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满意度做出评价,并建立中国社会保障公众满意度模型。为我国进一步健全城乡社会保障制度提供依据。
详细介绍: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始于20世纪50年代,自20世纪80年代开始进入社会保障改革与制度建设时期。经过30年的发展,我国社会保障制度建设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是也暴露出了一些问题。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未来一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可见,建立一个更加完备、覆盖面更广、保障水平更高、更公平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 为了更详细地了解我国城乡居民对社会保障制度的满意度,本研究小组根据吕栋鑫、李正龙、杨胜利《基于社会保障水平指标的全国各省市聚类分析》一文中对我国31个省级行政单位(港澳台除外)社会保障水平的分类,从三个不同保障水平的省级行政单位的333个地级市中随机抽取了20个市,从2010年10月开始通过电话访谈的方式对其城乡居民分别进行了问卷调查。 本研究从认知水平、公众信任、公众期望、感知价格、感知质量、公众满意、感知公平、公众抱怨、突出问题、社会经济地位、享受社保服务11个维度分别设计了城市问卷和农村问卷,通过预调查修改问卷后,对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分别进行了280份、211份,共计491份正式的问卷调查。 运用SPSS17.0软件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发现:城乡居民的传统满意度指数得分都不高,相较城市居民,农村居民的满意度得分更低;另外,社会保障水平高的地区公众的满意度反而不如社会保障水平低的地区公众满意度高。可见我国政府加大对农村社会保障投入。 本研究还结合传统顾客满意度模型,运用Mplus5.0软件,建立了社会保障公众满意度模型,发现感知公平、公众信任及感知质量三个因素对公众满意度影响程度较高,政府需要在此三方面加大力度建设才能更高程度提高我国公众对于社会保障的满意度。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我国社会保障制度与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但由于改革实践的经验匮乏,我国社会保障还有许多不足。国内学者已认识到社会保障公众满意度是一个很重要的研究领域,但当前我国的研究还存在量表设计不够专业全面、研究领域单一、研究对象的广度不够等问题。本课题组开展全国社会保障公众满意度的抽样调查,了解城乡居民对现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的满意度,对影响满意度的诸多因素做出结构方程模型分析,为提高社会保障水平提供依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从公众满意度视角,全口径探究社会保障问题,给予该领域内部相互作用的各因素应有的重视。覆盖全国20个地级市;涉及全省不同部门、不同行业的人员;统筹社会保障多个领域,具有广泛的代表性。 2.运用结构方程模型进行多元分析。将满意度、偏见等涉及社会、心理研究的多种变量纳入分析之中,清晰体现单项指标对总体的作用和单项指标间的相互关系,建立社会保障满意度模型,是研究方法的创新。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通过测算我国公众对社会保障的满意程度,形成对现有社会保障制度实施效果的认识。 2.通过社会保障的满意度方程模型研究,探寻各因素对满意度的影响及各因素之间的相互作用,使社会保障建设有据可依,有的放矢,满足公众的社保需求。 3.可以为构建更全面、科学的社会保障指标体系提供依据,也为政府相关部门提供绩效评价的新工具。

作品摘要

中国社会保障制度与改革取得了巨大成就,它对解除民生困难、缓和社会矛盾、重塑财富分配格局有重要作用。因此,应从战略层面来探索社会保障的发展之路。温家宝总理在2011年《政府工作报告》中将“加快健全覆盖城乡居民社会保障体系”作为未来一年工作的重点之一。可见,建立一个更加科学的社会保障体系已经成为我国政府关注的热点问题。为更好地贯彻科学发展观,继续加快推进以保障和改善民生为重点的社会建设,本课题组开展了全国社会保障公众满意度的抽样调查,了解城市居民和农村居民对现行社会保障服务体系的满意度,找出影响社会保障满意度的主要因素,为提高社会保障水平、加强相关政府部门工作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提供依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刘武.公共服务接受者满意度指数模型研究[M]. 沈阳:东北大学出版社,2009:225-228. [2]吕栋鑫,李正龙,杨胜利.基于社会保障水平指标的全国各省市聚类分析[J].劳动保障世界(理论版), 2010(11) [3]零点集团, 刘艳丽,曾慧超. 职业与社会保障问题制约居民生活满意度[J]. 行业资讯,2004:59-60

调查方式

电话访谈、问卷调查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1989年,瑞典统计局首次应用Fornell博士的模型和计算方法,设计出SCSB模型。该模型是首个全国性的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它以顾客满意为核心,以顾客期望和感知绩效为前置因素,以顾客抱怨和顾客忠诚为后向结果。基于SCSB模型,美国顾客满意度指数(ACSI)模型于1994年正式启动。它新增了感知质量这个潜变量,用质量的定制化、可靠性及总体评价三个标识变量来度量。欧洲顾客满意度指数(ECSI)模型延续了ACSI模型的理论和架构,但去掉了顾客抱怨潜变量;同时增加了企业形象这一前置因素。随着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应用范围的逐渐扩大,一些国家的公共部门也越来越多地应用顾客满意度指数模型进行公共服务绩效评估,顺应了新公共管理及新公共服务的思想潮流。不过,将顾客满意度理论应用于社会保障领域的研究还比较少,还未建立统一的社会保障满意度指数模型。我国公共服务满意度研究处于刚刚起步的阶段,理论基础和实践基础都比较薄弱。在已有研究中,注重理论分析、定性研究而忽略定量分析与实践验证。随着服务型政府的建设,学术界掀起了公共服务满意度研究的高潮。刘武将顾客满意度理论应用于中国公共服务的若干领域,取得了初步成果。刘娟等人进行了北京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指数调查研究。王佃利等以济南市市政公用行业服务满意度调查为例介绍了公共服务满意度调查和分析的具体流程和方法。何精华等以长江三角洲部分地区为例对农村公共需求的满足状况及影响因素进行了研究。郝宏杰建立了河南农村公共服务的满意度评价指标体系。朱玉春等根据西北五省的40个县(市)实地调研数据,对农村公共服务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研究。李倩等深入分析了影响广东省部分农村地区公共服务满意度的主要因素。对社会保障的满意度领域又有以下这些研究。王丽萍通过满意度调查发现山东省城市居民对目前的社会保障体系比较满意。吴轶等对广东省21个地级以上市,121个县(市、区)进行了满意度调查分析。仇雨临等以浙江天台县为例、从参保居民的角度,调查两种制度衔接后城镇居民对医疗保险制度的满意程度及影响因素。杨晓龙以烟台城乡为例,从社会学的角度分析了胶东地区城乡老年人对医疗保障的满意度。 社会保障公众满意度是一个非常重要的研究领域。是当前研究存在很多问题,如量表的设计还不够专业全面、研究领域与研究对象比较单一,调查样本范围也比较窄、数据分析方法往往存在理论上的假设限制及使用缺陷。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