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基尼系数的经济法解读
小类:
法律
简介:
我国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警戒线,从经济学视角解读畸高的基尼系数,在初次分配环节,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被扭曲,要素分配显现市场失灵。再次分配环节,效率与公平失衡,进一步拉大居民收入差距。经济法弥补市场失灵的天然属性使之成为矫正基尼系数的制度保障,经济法的目标价值与功能价值与收入公平分配的目标追求具有高度契合性。从经济法视角,进行科学制度设计,矫正畸高基尼系数,破解收入分配难题。
详细介绍:
撰写目的:剖析畸高的基尼系数,解读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深层次原因,进行经济法律制度设计,矫正基尼系数,破解我国居民收入分配难题。 独特之处:弥补了经济学研究中的制度设计缺陷,提升了经济法学领域的经济学运用,实现经济学与经济法学的深度融合。 先进性:突破了经济学与法学泾渭分明的传统研究视角,经济学的解读,经济法的解决。运用经济学和法学交叉研究的方法,以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为行文主线,克...(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剖析畸高的基尼系数,解读居民收入分配不公的深层次原因,进行经济法律制度设计,矫正基尼系数,破解我国居民收入分配难题。 思路:首先:对基尼系数所折射的收入分配现状进行经济学剖析,其深层次原因是:生产要素分配出现了市场失灵和结构性失衡。其次:经济法以其独有的目标价值和功能价值,对矫正基尼系数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最后:以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为行文路线,对矫正基尼系数的相关经济法律制度进行了设计。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先进性:突破了经济学与法学泾渭分明的传统研究视角,经济学的解读,经济法的解决。运用经济学和法学交叉研究的方法,以初次分配和再次分配为行文主线,克服经济学领域对该制度设计的随意和散乱,同时弥补了法学领域对制度设计的经济性缺失。 独特之处:整合经济学原理与经济法原理、价值,用经济法解决经济性社会难题,经济法的制度设计遵循经济学原理和经济价值,合理界定政府与市场的关系,破解收入分配难题。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我国基尼系数已经越过国际公认的0.4的警戒线,收入差距引起的“马太效应”导致基本的社会公平缺失,与构建和谐社会的战略目标相背离。收入分配问题不仅是近几年的两会热点问题,也是“十二五规划”需要重点解决的社会难题。本作品运用经济学和法学交叉研究的视野和方法,为这一问题的深入研究提供较为新颖的研究方法。为破解居民收入公平分配难题,提供了独特科学解决路径和解决方法。

作品摘要

我国基尼系数已超过国际警戒线,从经济学视角解读畸高的基尼系数,在初次分配环节,市场机制对资源配置的基础作用被扭曲,要素分配显现出市场失灵。再次分配环节,效率与公平失衡,进一步拉大居民收入差距。经济法弥补市场失灵的天然属性使之成为矫正基尼系数的制度保障,经济法的目标价值与功能价值与收入公平分配的目标追求具有高度契合性。从经济法视角,进行科学制度设计,矫正畸高基尼系数,破解收入分配难...(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0年12月,本作品获得西南科技大学城市学院第三届学生科技活动节一等奖。

参考文献

1.[美]弗里德曼:《价格理论》,鲁晓龙等译,商务印书馆1999年版。 2.[英]马歇尔:《经济学原理》下卷,陈良璧译,商务印书馆2005年版。 3.[美]布坎南:《自由、市场与国家》,平新乔等译,三联书店1989年版。 4. [美]诺斯:《制度、制度变迁与经济绩效》,刘守英译,上海人民出版社,1990年版。 5.Freidman, David1997.“A Theory of ...(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本作品采取了问卷、人员访谈、会议、统计报表 以及其他调查方式。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1.国外研究现状: 关于中国基尼系数与收入分配问题,国外学者主要倾向于经济学角度进行分析和研究,其研究切入点集中在:要素分配、中国劳动力市场的现状、中国城乡差别等,认为中国基尼系数偏高的原因在于中国劳动力市场失灵,扭曲了生产要素分配,二元经济结构等。 研究不足之处:没有找到矫正中国基尼系数偏高的成因路径以及解决办法。 2.国内研究现状: 经济学领域: (1)研究和探讨了引发收入分...(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