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人口老龄化背景下城市养老模式的思考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会日托为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方式的社区居家养老服务体系。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优点:1.其功能体系具有多层次性、开放性和优势互补性的优点。2.其资源具有多元性的优点。3.其具有全方位性的优点。
- 详细介绍:
- 随着我国人口结构的急剧变化,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社会的突出问题,随之而来的是养老问题,在城市尤为突出。而我国城市现有的养老模式面临各种挑战,因此,本文从实践出发,探索新型的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是指以家庭为核心,以社区为依托,以老年人日间照料、生活护理、家政服务和精神慰藉为主要内容,以上门服务和社会日托为主要形式,并引入养老机构专业化服务方式的社区居家...(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探索出一种符合我国社会需求的养老模式对于应对人口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具有重大的社会意义,也有利于社会的稳定、健康发展以及和谐社会的建设。 思路:本课题首先阐述中国内地城市存在的主要养老模式的特征、内容;然后阐述中国城市在解决养老方面存在的问题 ;最后详细阐述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的涵义、优点以及具核心的内容。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主要养老模式的梳理,尝试为城市养老模式提供一个可行的发展路径——构建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人口老龄化是当今世界面临的重大社会问题之一。近几年来,中国内地人口老龄化提速,60岁以上人口将从“十一五”年均净增480万提高到“十二五”的800万左右,2015年总量将突破2亿,占总人口的14.8%。有人预测,到本世纪中叶,中国人口的1/3将是老年人。老龄化带来的养老问题不仅是老年人的幸福、家庭和睦的问题,而且是关系到社会的稳定的重要事情。因此,加强对养老模式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作品摘要
- 居家养老是我国传统的养老模式,然而,随着人口老龄化阶段的到来,老年人的生活需求日益增加与家庭为老年人提供的服务日益减少的矛盾日渐突出。本文从实践的角度出发,通过对主要养老模式的梳理,尝试为城市养老模式提供一个可行的发展路径——构建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城市社区居家养老模式意味着制定养老护理员从业与服务标准和养老护理员配置与服务模式,培养一支养老护理员队伍,依托社区进行管理,...(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第十二届挑战杯竞赛
参考文献
- 1.柴晓武:《21世纪我们应如何养老——25种养老模式的介绍》,《城市》,2008.10。 2.王丽郦:《关于中西方家庭养老的比较思考》,《西北人口》,2004.6。 3.龚静怡:《居家养老—社区养老服务:符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养老模式》,《河海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调查方式
- 文献法、访谈法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随着我国人口老龄化问题的加剧以及传统家庭养老功能的萎缩,养老制度建设与观念创新得到了专家学者和实践工作者的极大关注,探索出多种有益的新型养老模式。主要有:(一)传统的家庭养老模式,它是以血缘关系为基础,由家庭成员承担责任的一种养老模式。(二)居家养老模式。在居住方式上,老年人除了与子女一起居住外,也可选择分开独自居住,而经常与子女来往;在生活照料上,老年人可以由子女以及其他...(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