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城市垃圾分类处理问题的调查研究报告
小类:
社会
简介:
我国城市垃圾排放量逐年增加,垃圾分类处理显得尤为重要,而且迫在眉睫,已经成为决定节能减排等环保活动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因素。针对城市垃圾的社会热点问题,我们以城市生活垃圾和其他类型垃圾为研究对象,以调查问卷和实地走访相结合的方式,形成具有一定现实指导意义的调查报告。该报告在国内外城市垃圾分类处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我国城市垃圾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相应地提出了具体的解决方案和对策。
详细介绍:
随着环境问题的逐渐凸显,全世界人民越来越关注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循环经济等问题。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国民经济实现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在此背景下,可持续发展战略这一全新发展模式,已经写进了我国的发展纲要当中。可持续发展探寻的是一条人口、经济、社会、环境和资源相互协调的、崭新的发展道路,追求的是自然、社会的和谐发展。具体来说,就是要谋求经济、社会与自然环境的协调发展,维持新的平衡,制衡出现的环境恶化和环境污染,控制重大自然灾害的发生。 目前人类面临着很多环境问题,如气候变暖、酸雨、臭氧层破坏等,在这些环境问题中,与人们生活密切相关的就是城市垃圾问题,包括生活垃圾、电子垃圾、“白色”垃圾、建筑垃圾和医疗垃圾等问题。全球很多国家都已经被垃圾包围。我国的垃圾排放量也相当可观,在许多城市周围,排满了一座座垃圾山,既占用大量土地,又污染环境。因而城市垃圾处理问题成了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十分棘手的环境问题。 社会的进步,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使得城市生活垃圾的排放量迅速增加,垃圾处理凸显的问题相当严重。垃圾问题处理状况已经成为决定节能减排等环保活动能否取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因此,科学合理地处理城市垃圾的任务相当紧迫。面对这样的环境问题,我们以城市生活垃圾为主要研究对象,以其他四种类型的垃圾为辅助研究对象,对鞍山市羊耳峪垃圾处理场、高新区环境卫生绿化管理中心和高新区九星花园、鼎祥花园、菁华家园等住宅区及物业公司,以及山顶公园都进行了实地考察和走访调查,一系列调研活动让我们对城市垃圾处理情况有了更深一步的了解,同时对城市垃圾处理产生更多的思考和想法,我们以调查问卷、实地走访调查、亲临实践等方式进行调研,并撰写了真实可信的调查研究报告。该研究报告在中国与日本、韩国等发达国家的城市垃圾分类处理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城市垃圾处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并提出了解决方案和相应对策。同时,还分别就医疗垃圾、电子垃圾等进行了专题研究,进一步丰富了该项调查研究的广度与深度,使之具有一定的理论价值和较好的社会推广价值。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本文通过社会实践调研活动,分析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的现状和必要性,提出我国垃圾分类处理的对策,旨在为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处理提出更好的建议和措施,为创造绿色的人居环境寻找出路。 思路: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我国目前城市垃圾的处理现状,发展进程及相关对策;并对我们的社会实践调研成果进一步分析研究,提出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的基本状况和对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见和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文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科学选取了影响我国城市环境质量的各种类型垃圾,并对各种垃圾分类处理进行详细分析;同时根据我们团队对鞍山市的垃圾分类处理的社会实践调查,综合分析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的现状,危害和进程,并提出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的对策,具有较强的科学性;同时由于垃圾分类处理是我国甚至是全球共同应对的课题,所以选取国外先进国家的城市垃圾分类处理作为研究目标,具有一定的先进性和独特之处。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全面分析了城市中的各种类型垃圾的处理现状,分类处理的必要性,以及分类处理的对策,继而为提高城市垃圾处理效率提供思路。 2.可以为各城市的环境管理相关部门提供切实可行的措施,推动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的发展,创建绿色健康的和谐人居环境。

作品摘要

随着环境问题的逐渐凸显,国际社会越来越关注节能减排、低碳环保、循环经济等问题。我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在国民经济实现高速发展的同时,环境问题也不容忽视。城市生活垃圾问题作为环境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垃圾围城”已经成为不容忽视的问题,垃圾的分类处理对环境保护具有举足轻重的意义。本文在对大量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分析了我国目前城市中的生活垃圾、白色垃圾、医疗垃圾、建筑垃圾和电子垃圾的处理现状,发展状况及相关对策与治理措施;同时,对我们的社会实践调研成果进行深度分析研究,将这两者有机的结合起来。提出我国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的基本策略和对城市垃圾分类处理的意见和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本调研团队被辽宁科技大学团委评为2010年度暑期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同时本调研团队指导教师张本越被评为2010年度暑期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指导教师。

参考文献

[1]付宜飞,张铁帅.白色污染的危害于现状分析[J] .环球科学管理,2006(3) [2]彭亚拉,靳敏,杨昌举. 二恶英对环境的污染及对人类的危害[J],环境保护,2000, (01) [3]雪松.电子垃圾问题应引起高度重视[J] .全球科技经济瞭望,2005(1) [4]杨晶,李如燕,郭远臣.我国建筑垃圾资源化的探讨与建议[J] .中国资源综合利用,2010(5) [5]谢浩,建筑垃圾处理的技术探讨[J],科技纵横,2010(3) [6]陈京,杨锦玲,丘钟燕等.医疗废物处理现状和管理措施[J] .中华现代临床医学杂志,2004,8 [7]徐栋. 国外医疗废物的处理技术及管理. 中国护理管理, 2003; 3(3): 19 - 202) [8]杨育民.浅析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及综合处理[J],节能与环保,2007年 第6期 [9]汪鹏福,潘昱行.浅谈我国城市生活垃圾的分类回收[J],城市问题,2010年 第06期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会议、图片、照片、书报刊物、自发 等调查方式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城市垃圾分类处理问题的研究已经引起国际社会广泛关注,国外的许多先进经验值得我们借鉴。常超(2009)在对城市垃圾处理的国际比较时,概括为6种模式,德国和瑞士的分级管理模式、丹麦和芬兰的公众参与模式、日本和德国的法律制度模式、法国和新加坡的政府主导的公私合营模式、美国的商业化运营模式,英国的税收调节模式。相对国外实施现状,我国也进行了尝试,在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上,取得了一定进展。 我国人口多,垃圾量大且构成复杂,目前我国人均年产生活垃圾约为300kg(陈庆安,2009),年增长率高达5%~8%。我国垃圾处理方式大致分为填埋、堆肥、焚烧等。其中最主要的处理方式是填埋,占垃圾处理总量75%以上,其次为堆肥,约占垃圾处理总量的20%以上,焚烧量甚微。我国虽有很多垃圾处理场,但无公害化率不足20%,大量垃圾运到城郊结合部露天堆放,有200多座城市受到“垃圾围城”困扰。近几年,我国引进城市垃圾焚烧处理技术设备,但还处于起步阶段。自主开发的技术设备还不成熟,引进的设备价格太高,许多城市的经济实力难以承受。 在垃圾分类处理上,2000年我国选定北京、上海、广州、南京、深圳、杭州、厦门、桂林8个城市作为垃圾分类收集的试点城市(庄俊辉,2003)。2007年4月国家建设部颁布了《城市生活垃圾管理办法》共七章,51条。管理办法明确提出在城市垃圾治理上,实行减量化、资源化、无害化和谁产生谁负责的原则。对于产生城市垃圾的单位、个人,按一定标准缴纳垃圾处理费,对从事城市垃圾清扫、收集、运输企业应履行的义务做了明确规定。尽管管理办法实行多年,但因缺乏配套的实施细则、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有效的市场机制,收效甚微。 在垃圾分类处理研究上,研究方法和视角的不同在很大程度上推进了该领域的发展,但由于一定程度上的局限性导致了结论的争议性。尽管我国很早注重城市垃圾分类收集和安全处理,并对城市垃圾进行严格分类和制定处理方案。但仍然停留在“纸上谈兵”,对现实垃圾处理方式缺乏实际指导意义。 进入21世纪,发达国家更加关注城市垃圾问题,其处理方式也随着处理技术和经济发展而不断完善。各国政府积极研发新技术、开发管理流程,充分利用“垃圾”资源。相比之下,国内很多城市的垃圾还是露天堆放和简易填埋方式,没有一套有效的垃圾处理体系。在混合收集的条件下,垃圾堆肥处理难以发展,在一些地区还处于萎缩状态。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