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基于信息传播渠道调查上海大学生对同性恋群体的认知情况
小类:
社会
简介:
对同性恋群体的正确理解、宽容及人权的尊重已被公认为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上海是中国的发达地区,大学生对同性恋群体的认知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未来社会主流认知趋势和发展方向。通过针对传播渠道研究就大学生对同性恋群体的认知情况,明确上海大学生对同性恋群体认知的途径、主要认知内容、信息传播与认知的关系等等,为同性恋群体本身、公益人士等输出权益呼声提供传播角度的建议和思考,从而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和宽容同性恋人群。
详细介绍:
随着新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呈现出多元化的伦理状态。同性恋群体的诉求已成为社会所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李银河教授连续10年筹备同性恋婚姻合法化提案,而在今年两会上,这又成为了热议的话题。 我组希望利用问卷、现场采访、个人访谈等不同调查方式深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于同性恋这个敏感话题的了解与关心程度,着眼于传播方式这个角度,剖析大学生对于同性恋群体认知的主要途径。旨在: 1) 争取社会对于同性恋群体的理解和他们婚姻自由的认可。 2)间接为中国同性恋人权、同妻人权、同性恋艾滋以及计划生育问题提供解决的思路和方法 3)中国同性恋的社会身份的正确认识和权利保障,提出立法建议并呼吁社会正确理解和对待同性恋群体。 4)有助于保障同性恋群体的权利,维护中国社会和谐稳定,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

作品图片

  • 基于信息传播渠道调查上海大学生对同性恋群体的认知情况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对同性恋群体的正确理解、宽容及人权的尊重已被公认为是社会进步的表现,上海是中国的发达地区,大学生对同性恋群体的认知某种程度上代表着未来社会主流认知趋势和发展方向。 基于信息传播渠道的调查,主要用于明确上海大学生对同性恋群体认知的途径、主要认知内容、信息传播与认知的关系等等,为同性恋群体本身、公益人士等输出权益呼声提供传播角度的建议和思考,从而让更多的人正确认识和宽容同性恋人群。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作品与时俱进,契合两会热点,符合社会发展方向,使中国边缘群体的人权得到社会的认同和理解。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 争取社会对于同性恋群体的理解和他们婚姻自由的认可。 2)间接为中国同性恋人权、同妻人权、同性恋艾滋以及计划生育问题提供解决的思路和方法 3)中国同性恋的社会身份的正确认识和权利保障,提出立法建议并呼吁社会正确理解和对待同性恋群体。 4)有助于保障同性恋群体的权利,维护中国社会和谐稳定,提升中国的国际形象。

作品摘要

随着新时代社会的快速发展,人们呈现出多元化的伦理状态。同性恋群体的诉求已成为社会所不可忽视的重要方面。李银河教授连续10年筹备同性恋婚姻合法化提案,而在今年两会上,这又成为了热议的话题。 一、问题界定 二、调查概况 三、调查内容 四、建议 我们的倡议是希望各类新闻传媒能够顺应时代改变观念 ,抱以科学和求实的态度 ,客观、公正将同性恋纳入日常报道视野 ,并注意报道方法与度的把握 ,正确引导社会对这一特殊的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了解、澄清误会 ,消除偏见 ,协助他们融入社会大家庭 ,求同存异地共创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作为人民群众喉舌的报章新闻,若是能够起到舆论带头作用,客观公正地认识和对待同性恋这样一个特殊的群力,相信社会大众对于同性恋的认知度一定会逐日提高,假以时日通过各种传媒途径为同性恋人群的人权保护作出贡献。 五、问题展望 以新兴媒介作为重要切入点 六、参考文献 七、附件:调查问卷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越轨婚恋”——同性恋现象与新闻传媒的正视 邓利平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 南京 【期刊】国际新闻界 2004-04-20 2.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隐私话题研究 陈华明 四川大学 【博士论文】四川大学 2006-03-06 3.互联网同性恋传播的现状与思考 郑智斌 南昌大学新闻与传播系 副教授 【期刊】新闻知识 2007-03-30 4.我国网络媒体与同性恋亚文化传播 蔡蕾; 赵成旭 南昌大学新闻传播学系 【期刊】东南传播 2007-09-30 5. 主流语境下的同性恋网络传播——对中国首个政府支持的《同志论坛》设立的思考 余睿 复旦大学新闻学院 【期刊】新闻传播 2007-01-30 6. 浅析媒介对同性恋认知的影响 赵成旭 南昌大学 【期刊】青年记者 2006-10-25 7. 国内媒体同性恋报道现状分析 彭薇 南昌大学新闻传播系 【期刊】青年记者 8. 另类的媒介小众形象——关于同性恋形象与电影媒介表现 潘青山 北京广播学院新闻传播学院 【期刊】电影评介 2003-01-30 9. 同志博客中的同性恋亚文化研究 郭倩汝 兰州大学 【硕士论文】 2009-09-22

调查方式

问卷、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越轨婚恋”——同性恋现象与新闻传媒的正视 【摘要】长期以来同性恋是一个被边缘化的群落 ,被视为极端的“越轨婚恋”而受斥责与歧视 ,我国新闻传播特别是主流传统媒体鲜有涉猎报道 ,这也加剧了社会对这个问题的敏感性。随着改革开放公众对同性恋的态度正在发生变化 ,不再成为忌讳的话题。各类新闻传媒同样应顺应时代改变观念 ,抱以科学和求实的态度 ,客观、公正将同性恋纳入日常报道视野 ,并注意报道方法与度的把握 ,正确引导社会对这一特殊的群体给予更多的关注、了解 ,澄清误会 ,消除偏见 ,协助他们融入社会大家庭 ,求同存异地共创社会的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 当代中国大众传媒的隐私话题研究 【摘要】1997年5月底,《北京青年报、青年周末》第10版“人在旅途”开办“口述实录”栏目,之后诸如此类“私密独白”形式的私人话语在都市化报纸以及广播电视的晚间节目中盛行,各大报纸纷纷开设“隐私倾诉”、“私密独白”、“口述实录”等栏目,读者反映很是热烈,生活在不同阶层的读者,向素昧平生的记者、编辑倾诉个人的烦恼、困惑等内心隐私,记者编辑将这些倾述整理成文字,再讲给读者听,然后是电台广播,电台广播由于通过声音介质来传播,因此其私密性更加突出,最早是南方几家电台夜话栏目中出现“同性恋话题”、“婚外情话题”等,刚开始就出现广受欢迎的几家,随后被冠以情感热线、“心灵倾诉”、“相伴到黎明”、“长安夜话”、“夜半悄悄话”等名称的同类栏目,成为广播晚间常谈的节目,对于更具匿名性的网络而言,“隐私话题”则更为兴盛,如木子美的情感日记大胆披露与有过暖昧关系的男性真实身份在网上引起轩然大波,竹影青瞳等将其个人裸照公开在网上引起了公众的广泛关注,又如日前十分火爆的博客中关于两性关系的讨论以及时下的电视谈话类节目,隐私话语也频频出现,曾被人们当作隐私而深埋于心间的情感问题,如潮水般向大众媒介倾倒。 互联网同性恋传播的现状与思考 【摘要】近年来,中国互联网成为同性恋者活动的重要空间和话语的大本营,同性恋也已成为网上最突出的亚文化现象之一。本文采用传播学内容分析法,考察网络媒体对同性恋的表达状况,尤其是其中所反映的传媒价值观、社会认知和社会态度等。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