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重庆市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现状调查及体制健全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为应对农村人口老龄化的发展趋势,探索普惠、均等的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结合重庆经济社会发展现实,在问卷调查等基础上,对重庆市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供需影响因素方面进行了实证分析,指出健全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政府应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强化农村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功能,整合农村乡镇卫生院、养老院等机构的服务资源,建立专兼职的服务队伍,实现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有机衔接,实现农村养老服务的均等化。
详细介绍:
一、选题意义 • 研究背景:我国老龄化问题及养老服务的重点与难点在农村。因此,建立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是应对农村老龄化的必然要求,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层面;是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 二、研究目的 研究的初级目的:通过文献综述、社会调查等方式,梳理国内外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模式构建、体制框架及配套机制建设。 研究的中级目的:通过社会调查,深入了解重庆市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与供给状况,分析农村老人需求的影响因素及积极发展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的制约因素。 研究的终极目的:借鉴国内发达地区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及经验,结合重庆市农村实际,探索城乡统筹的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探讨如何强化农村公共服务平台的服务功能,整合农村社会化服务网络,构建低廉、便捷、高效的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侧重从社会化养老服务模式、服务体系、资金来源、服务队伍等方面进行思考。 三、研究思路。沿着理论探讨—实证研究—对策研究展开。借国内外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等相关成果;对市内外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模式进行总结和分析;对重庆市农村社会养老服务需供状况、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探索适合重庆农村老人社会养老之路。 四、数据来源与分析方法 数据来源:(1)问卷调查法及实地观察法。本团队利用暑期时间和¡°三下乡¡±的机 会,在重庆垫江、江津等六个区县做了100余份问卷和16份访谈记录作为此研究的主要数据来源。(2)文献阅读法。通过查阅相关学者的研究报告和书籍,为本研究提供了部分参考数据。 分析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比较法、统计工具SPSS软件 五、发现的问题 (1)养老服务基本情况。绝大部分的老人并没有正真意义上的养老;农村老人享受到的养老服务无法与城镇老人相比;养老费用来源主要由自己承担。 (2)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情况。老人收入渠道单一,且收入水平低 消费水平低下,主要集中在生活必需品;农村老人传统养老观念根深蒂固;农村老人面临着照护危机。 (3)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供给情况。乡政府、村委和社区等对养老问题参与不够;不具备养老服务硬软件设施;老人养老意识淡薄,对养老服务质量要求低;老人偏爱低成本社会化养老方式。 六、创新 1、以农村养老服务为视角切入具有一定的创新性。 目前学界养老研究多集中在经济保障方面,对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保障研究不足。在重庆,农村社会化养老相关调查研究更为匮乏。 2、研究中突出了突出城乡统筹、资源整合的发展理念。利用农村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功能,整合农村乡镇卫生院、养老院等机构的服务资源。 3、对于重庆市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与供求的影响因素进行了实证调查。 4、初步探讨了重庆市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的体制框架。(1)养老服务模式:农村养老服务多元化模式(2)服务体系(3)运行机制:经费来源、经费投入、管理体制、服务方式、考评机制(4)配套机制:健全法律法规、相关制度的衔接 七、研究不足 1、社会调查有待深入,样本量有待提升; 2、理论分析与实证调查需进一步实现有机结合。 3、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框架有待探讨。

作品图片

  • 重庆市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现状调查及体制健全研究
  • 重庆市农村社会养老服务现状调查及体制健全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初级目的梳理国内外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模式构建、体制及配套机制;中级目标了解重庆市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供需状况,分析其发展制约因素;终极目的探索出适合重庆农村老人社会养老之路。 思路:沿着理论探讨—实证研究—对策研究展开。借国内外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等相关成果;对市内外农村社会养老服务模式进行总结和分析;对重庆市农村社会养老服务需供状况、影响因素等进行分析,探索适合重庆农村老人社会养老之路。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课题是在借鉴国内外学术界相关研究成果的基础上;课题研究建立在扎实的实证研究的基础上的;对策设计紧密围绕着重庆市农村社会发展实际。 先进性:研究视角具有一定创新性;突出城乡统筹、资源整合的发展理念。 独特性:课题在借鉴国内学界研究成果及大量实证调查基础上,探讨重庆市农村地区构建城乡统筹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的服务模式、服务体系、运行机制及配套机制等,策建议意具有独特性。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实际应用价值:课题研究在建立农村社会养老服务体系上,是应对农村老龄化的必然要求;是实现公共服务均等化的重要层面;是农村社会管理创新的重要内容。在这些方面均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现实指导意义:重庆作为西部老龄化最严重地区,探讨城乡统筹下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尤为迫切。课题提出以政府购买服务为主的多元化养老服务模式,对健全完善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体系具有一定指导意义。

作品摘要

农村养老服务作为农村养老保障体系的一个支部,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但其发展水平还比较低下。为深入了解农村社会的养老现状,尽力为农村养老服务所面临的困难提出合理解决办法,基于此目的,本调查在重庆市多个不同发展水平的区县通过问卷和访谈的形式作了实地调查,得出以下结论:重庆市农村老人主要由于收入水平低,导致老人们对社会化养老服务需求消费水平低,对养老服务需求不强烈;商品市场上为老人的提供的养老服务商品稀少,供给水平相当有限;由各种原因综合导致农村老人整体的养老质量较差。为此本调查健全农村社会化养老服务政府应通过购买服务的方式,强化农村公共服务平台服务功能,整合农村乡镇卫生院、养老院等机构的服务资源,建立专兼职的服务队伍,实现家庭养老、社区养老、机构养老的有机衔接,实现农村养老服务的均等化。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作品曾在“2010年重庆市社会学年会暨民生建设研讨会”进行小组讨论。

参考文献

[1]杨团,李振刚,石远成 .融入社区健康服务的中国农 村老年人照护服务研究. [2]杨立雄.建立非缴费性的老年津贴——农村养老保障的一个选择性方案. [3]陈雪英.农村多元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 [4]洪国栋.关于家庭养老与居家养老[J].中国的养老之路. [5]吴玉霞.政府购买居家养老服务的政策研究——以宁波市海曙区为例 [6]刘娜.中国农村社区养老服务研究 [7]王国英.嘉定区农村养老照料服务中的政府责任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法:对农村老人基本情况调查、养老服务需求、供给状况调查; 实地观察法:深入研究对象生活背景,对研究对象做定性分析; 文献查阅法:查阅国内外文献资料,为研究的内容提供了有利数据和经验依据。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关于社会养老服务问题,国内外学界从不同方面做了不同层次、深度、维度的研究。 在养老服务模式上,国内学者主要从家庭养老、居家养老、机构养老、社区养老这几个方面开展研究。洪国栋认为家庭养老的责任主体是家庭成员;居家养老是以家庭为核心、社区为依托、专业化服务为依靠,为居住在家的老年人提供以解决日常生活困难为主要内容的养老方式;国外学者多从机构养老服务与家庭或社区养老服务的之间优势与劣势、不同养老机构在照料方式及照料质量上、机构养老的理念和服务方式上做研究; 社区养老是指在社区内为老年人提供的包括物质、设施、衣食住行方便,以及生活照料、医护护理、文化教育、体育娱乐等方面的服务。 养老服务体系构建方面,陈雪英从老年社会保障、福利多元化、养老责任主体三方面探讨建立农村多元化居家养老服务体系;金德田探讨了国家、社区、家庭、个人“四结合”的老年人供养体系;李斌将社区养老服务模式和市场运营的经营方式结合,构建出能够提供医疗服务、文化娱乐、购物等完善的服务体系。 在养老服务责任分担问题上,石杰指出农民养老问题是政府义不容辞的社会责任,政府应当主动承担起农民养老这一政治责任;王朝旭在养老服务保障中指出政府应通过社会福利机构,保障老年保健生活需要,对老年人提供一定的保健照顾。而西方发达国家实行养老服务的社会化、市场化,将权利下放给地方,再由地方政府委托给社区组织、慈善团体或私人来办,政府予以适当的资助,以此减轻国家财政负担,将养老责任推向社会。 在养老服务运行机制方面,杨立雄指出管理体制是以县为管辖单位,民政部门负责,乡(镇)设立老年津贴办公室;在资金来源上,很多学者都提倡由国家或政府财政。 在养老配套机制中,在服务队伍建设方面,杨团提出培训当地农村的青壮年妇女为农村社区健康护理员作为直接的服务输出者,利用农村本土人力资源;陈雪英提出由专业护理组织、志愿者队伍和老年人资源进行互助组成。在发律法规方面,王国英认为应尽快制定《养老服务法》等规章、法律规范;而发达国家在法律法规建设方面以取得很大成就有很多可借鉴之处,英国颁布了《国家健康服务与社区照顾法令》,日本老年人法律保障体系由《老人保健法》等四部法律构成。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