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大型赛事后山东省居民短半径体育旅游的发展策略研究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北京奥运会和11届全运会的成功举办,昭示出我国落实全民健身工程、促进我国群众体育走向深入的理念。根据山东省居民对体育旅游的需求,分析山东省已有的和全运会后带来的体育旅游的有利因素,了解体育旅游是实现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的有效途径,继而规划出“两点一线一弧圈”等一系列的体育旅游发展策略,以居民省内短期体育旅游的形式拓宽健身渠道,促进全民健身工程的推进。
- 详细介绍:
- 体育旅游不仅仅是追求经济效益的提高,包含促进民众生活质量的社会意义同样是重要的关注点。目前我省居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需求与体育场地设施相对不足的矛盾;人们的体育价值判断与其体育行为选择相分离的认知失调现象;以及居民不断寻求有效健身方式与追求生活质量的提高之间的选择困境,反映出居民体育参与问题关系到社会活动的诸多方面,成为经济、文化、教育等社会问题中内含的一个侧面。有效激发我省居民的体育参与意识和水平,将居民的体育嫁接到实际生活中,寻求健身手段与方式上的变化,在体育消费中实现生活价值是一个很值得思考和探究的课题。 继北京奥运会后,11届全运会又在我省顺利召开,给我省的体育旅游业带来了更多的机遇。借鉴国内外大型赛事后体育旅游的研究和经验,针对我省的实际,合理规划了“两点一线一弧圈”的主体体育旅游路径,提出优化我省体育旅游的软硬环境;打造农民城市游、市民乡村游的短半径体育旅游特色;把体育赛事场馆转化为旅游的大景区,健身与娱乐同行;加强科学管理,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等发展我省体育旅游的发展策略。对我省群众体育发展以及拉动内需、提高我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具有重要意义,也为相似省市的群众体育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借鉴国内外大型赛事后体育旅游的研究和经验,针对我省的实际,合理谋划未来几年我省居民省内体育旅游的发展策略,增进我省群众体育的发展以及拉动内需、提高我省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也为相似省市的群众体育发展提供参考和借鉴。根据当前形势下居民省内体育旅游的机遇和有利因素,对山东省居民省内体育旅游的发展策略进行探讨,规划出“两点一线一弧圈”的主体路径。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规划出“两点一线一弧圈”的主体路径,提出优化体育旅游的软硬环境和乡村居民城市游及城市居民乡村游,以及全运会场馆转化为旅游大景区的主体思路。健身与娱乐同行,加强科学管理,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等体育旅游发展策略。将体育旅游圈入到我省居民体育生活方式变革的框图中考察,以居民省内短期体育旅游的形式拓宽健身渠道,促进全民健身工程的推进。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在提高经济效益的同时,实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共赢的模式。通过加强科学管理,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等体育旅游发展策略的路径,使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相互促进,把体育旅游作为异地健身的方式推动经济发展。
作品摘要
- 大型运动会引发的举办地旅游效应一直是人们关注的热点。继北京奥运会后的11届全运会又提出了“和谐中国、全民全运”的大会理念,昭示出我国落实全民健身工程、促进我国群众体育走向深入的信念。体育旅游是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共赢的有效途径,利用大型体育赛事后效应发展体育旅游是对全民健身的落实,融旅游与体育于一体的体育旅游这一健身方式有着广阔的发展前景。本文分析山东省已有的和全运会后带来的体育旅游的有利因素,根据省内旅游的短半径、高熟知性,社会关系相对密切,游客相对低成本付出等特点,同时满足人们心理上对新环境的新刺激需求,着眼于我省居民的短半径体育旅游。文章规划了“两点一线一弧圈”的主体体育旅游路径,提出优化我省体育旅游的软硬环境;打造农民城市游、市民乡村游的短半径体育旅游特色;把体育赛事场馆转化为旅游的大景区,健身与娱乐同行;加强科学管理,建立规范的管理体系等发展我省体育旅游的发展策略。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1]胡小明.走出困境的体育美学[J].体育与科学,2004,25(1):28-29 [2]林玉莲,胡正凡.环境心理学[M].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0.12 [3]海德格尔.存在与时间[M].第72节,北京:三联书店,1999 [4]杨•盖尔著,何人可译.交往一空间[M].北京:建工出版社,1992 [5]《大众日报》[N],2009-7-14 [6]Coleman, J.S. 1990. foundation of social Theory. Cambridge: Belknap press of Harvand University press. P.15 [7]王刚.泰山体育旅游资源现状及开发对策研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5 [8]宋杰,孙庆祝.基于WSR分析框架的体育旅游系统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体育科技,2010,46(5):139-144
调查方式
-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书包刊物、文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体育旅游是旅游和体育交叉渗透在一起而产生的一个新的领域,它以可参与性、度假性、重复性、休闲娱乐性等属性满足了人们感受体育活动和大自然情趣的旅游需求。早在1966年,Don Anthony为英国体育休闲中心委员会撰文描述了体育和旅游关系。Hall将标志性节事活动、户外休闲和利于康体、保健的体育活动纳入到旅游中研究。И.В. Зорин和 В.И. Жолдак认为体育旅游的目的是发展个体的个性,形成合理的生活方式和美学的、道德的价值观。Е.И. Баранов, Ф.Н. Лавров等认为体育旅游作为一个多水平、多功能的系统具有培养、教育和发展人的教育功能。Квартальнов В.А认为建立合理的组织与管理系统对于体育旅游的群众性具有重要意义。目前西方体育旅游研究的内容涉及:体育赛事和体育旅游的经济影响,体育赛事旅游的服务质量评估,体育旅游与城市发展的关系,体育旅游与社会文化发展,体育赛事目的地的体育旅游发展战略等。 我国学者对体育旅游的研究主要有:1)对体育旅游的概念与分类进行研究。如柳伯力等人认为:体育旅游是人们以参与和观看体育运动为目的,或以体育为主要内容的一种旅游活动形式。相关研究多为一般观光旅游研究的移植,对体育旅游的特征探讨不足。2)对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研究。如周立华建构了多类、多元体育旅游资源开发模式,认为产业类开发模式分为“旅游+体育”和“体育+旅游”2种,资源类开发模式分为专项型、组合型、附带型三种。该方面的研究将体育旅游资源的开发局限在观光旅游的视野内,只是将体育元素添加到旅游景区中,缺少体育资源合理利用及机制的探讨。3)区域体育旅游的规划及政策管理研究。如雷选沛分析湖北省景区体育旅游资源的分布与规划现状,提出了构建湖北省体育旅游圈的原则及发展对策;王玉良认为中国体育旅游资源的整合及产业化发展仍需要内部和外部力量的催化,使之能够快速发展和规范。这些研究虽然从宏观上提出了建设思路,但具体实施策略缺乏系统性,很有必要深入探讨。4)大型赛事对经济影响的研究,如张广瑞、孙传伟等人分析了奥运会促进旅游业发展的诸多因素和旅游业面临的挑战,提出深化改革、加强管理、培育市场等应对策略。上述研究成果为本课题研究提供重要的研究基础和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