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B2C网络慈善平台的构建与应用创新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研究将公众的慈善意识和慈善机构的发展状况作为研究主线,挖掘出当前长沙市慈善事业的发展瓶颈主要体现在公民慈善意识不高、慈善机构公信力尚缺、社会慈善氛围不强等方面。并为探索出慈善事业发展新思路,运用“B2C”电子商务技术,创建“B2C网络慈善平台”,创新性提出“线上慈善项目超市”和“慈善社区”网络运营模式,实现在线捐赠、信息交互、网络宣传功能三位一体。实现慈善事业的“阳光、透明、自主、个性”。
详细介绍:
本研究将公众的慈善意识和慈善机构的发展状况作为研究主线,选取了长沙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和定性分析的方法,对长沙市慈善事业发展现状进行深入的探究。挖掘出当前慈善事业的发展瓶颈主要体现在公民慈善意识不高、慈善机构公信力尚缺、社会慈善氛围不强等方面。 为探索出慈善事业发展新思路,本研究运用“B2C”电子商务技术,创建“B2C网络慈善平台”,创新性提出“线上慈善项目超市”和“慈善社区”网络运营模式,实现在线捐赠、信息交互、网络宣传功能三位一体。实现慈善事业的“阳光、透明、自主、个性”。同时并和部分慈善机构不断交流互动,建立了共同研究此课题的意愿和共识。期待能够促使现今的慈善机构走出发展困境,促进全民慈善时代的到来。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课题的目的在于促使我国的慈善事业走出发展困境,增强慈善机构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提高民众的慈善意识,充分发挥慈善的调节社会收入的重大作用。首先在宏观上把握了我国整体慈善事业发展的现状,并且通过问卷调查深入地探究了长沙慈善事业的发展瓶颈,初步建立了一个慈善机构的综合评价体系。并契合时代背景,将B2C网络平台引入到慈善机构的发展中来,提出“线上慈善项目超市”和“交流社区”的创新设计推广方案。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在宏观把握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局面下,深入探究长沙慈善事业的发展瓶颈,综合考评慈善机构发展各个方面,初步建立了一个慈善机构的综合评价体系,全面了解阻碍发展其原因; 创造性地引入发展B2C电子商务模式,提出“线上慈善项目超市”和“慈善社区”等创新模式以及推广方案,集在线捐赠、网络宣传、社区交流于一体,有利于实现慈善事业的阳光、透明化,营造全民慈善的社会氛围,推进我国慈善向现代型发展。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课题将B2C电子商务模式引入到慈善机构的发展中来,提出“慈善项目超市”和“交流社区”的创新设计和推广方案。极大促进慈善机构阳光、透明的良好形象的树立,既实现了慈善机构动员社会资源的能力的提高,也能够在网络媒体的宣传下,促使公众的慈善意识的提高,对慈善机构向现代型发展具有很大的实用价值和指导意义。同时本课题已经初步和长沙部分慈善机构不断交流互动,建立了共同研究此课题的意愿和共识。

作品摘要

慈善作为社会收入的第三次分配,是社会福利的拓展和延伸,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必要补充,是我国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在慈善社会化的时代背景下,慈善事业的科学发展成为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大任务和使命。 本研究将公众的慈善意识和慈善机构的发展状况作为研究主线,选取了长沙市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定量分析和定性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长沙市慈善事业发展现状有了更深入的探究。实证结果表明,当前慈善事业发展的瓶颈问题主要体现在公众的慈善意识不高,实际参与度低;慈善机构公信力尚缺,运营模式传统,动员社会资源能力不强;社会缺乏全民皆慈善的文化氛围等方面。 为探索出慈善事业发展新思路,本研究结合当前网络信息日益发达的背景,运用“B2C”电子商务技术,创建了“B2C网络慈善平台”,创新性提出“线上慈善项目超市”和“慈善社区”网络运营模式,实现在线捐赠、信息交互、网络宣传功能三位一体,实现慈善事业的“阳光、透明、自主、个性”。同时并和部分慈善机构不断交流互动,建立了共同研究此课题的意愿和共识,设计思路已取得对方的认可。期待能够促使现今的慈善机构走出发展困境,促进全民慈善时代的到来。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周秋光,曾桂林.《中国慈善简史》[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6. [2]刘京.《中国慈善捐赠蓝皮书,2003-2007年》[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8,4. [3]孟令君.《中国慈善工作概论》[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8:5. [4]杨团.《中国慈善发展报告(2009)》[M].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9. [5]于秀丽.慈善组织的行为分析及对我国发展慈善事业的启示[J].生产力研究, 2006(4). [6]李仁.社会救助变革背景下促进我国慈善事业发展的思考[J].理论与改革, 2005(3). [7]【西班牙】曼纽尔·卡斯特,网络社会的崛起[M].社会科学文献社,2001年版 [8]章竟,浅析B2C模式发展的必然性[J], 温州大学报,2002,(02). [9]王曰芬,丁晟春等.电子商务网站设计与管理[M].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2

调查方式

问卷法、访谈法、文献法。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作为社会收入的第三次分配,我国慈善事业的发展步伐近年明显加快。但是在发展中也不免存在着诸多问题,引起了社会上各领域学者的广泛关注,集中体现在: (1)公众慈善意识研究;国内外关于慈善意识的现有研究,主要是从文化、行为、主客观环境等因素方面阐述慈善意识的形成过程。熊小红、刘斌在我国慈善意识淡薄的原因及其对策的研究中,从实证的角度发现慈善意识的形成受思想、道德、文化和价值观等方面的制约(熊小红、刘斌,2006)。贺永萍认为要营造慈善事业发展的文化氛围,从中国传统文化中看待意识的培养(贺永萍,2006)。何汇江认为慈善意识不单单是一种观念意识,还是由实际的慈善行为对社会物质进行的第三次分配,主张大力弘扬历史的、现实中的社会成员的慈善行为,才能唤醒并树立国民的慈善意识(何汇江,2006)。对于环境对慈善意识的影响,国内研究主要倾向于政治制度环境对慈善事业的影响。例如陈成文教授强调在社会体制转型时期,从群体支持、政府支持和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社会环境下探讨慈善事业的发展(陈成文,2000)。 (2)慈善组织内部运营研究;慈善基金的运营是慈善组织发展的物质基础,目前国内对此颇为关注。朱传一认为慈善机构应该确定“以人为中心“的筹资原则,并建立多元化的筹资目标和筹资方式(朱传一,2001);范宝俊从慈善组织人力资本运营的角度提出应当加强慈善团体工作人员的职业培训和知识更新,提高从业人员的道德素质和业务素质,建立以具有专业背景的专职人员为主导、专职人员与志愿人员相结合的现代慈善组织(范宝俊,2003)。 (3)慈善组织外部运营研究;对于慈善组织外部运营研究,学者多将关注的焦点转为对于政府在慈善组织发展的过程中究竟扮演什么“角色”的问题上。目前中国有“政府主导”、“政府倡导”、“政府引导”。有学者认为当前的我国经济和社会发展水平决定着政府和慈善组织之间应该是“伙伴关系”,谁扮演主角、配角,要看故事情节和时代发展的客观需要(朱传一,2000)。周秋光则从官民二重性的角度出发,主张慈善事业的发展应该摆脱半官方的状态,完全走向民间(周秋光,1999)。 综观已有研究,现有的研究成果更多的是具有宏观上的指导和借鉴意义。为此,本研究针对慈善事业和慈善机构的发展现状展开调查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一种慈善机构的网络运营模式。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