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长沙橘子洲景区规划建设问题探析及对策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长沙橘子洲景区于2007 年进行提质改造,2009 年重新对外开放,然而游客和媒体对改造后的橘子洲景区存在一些争议和看法。本文以长沙橘子洲景区为研究对象,探析其规划建设特色,并从入洲交通、洲上交通、洲上设施、洲上绿化等方面对游客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橘子洲景区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尝试给予一些建议及对策,以期为橘子洲景区改善服务设施、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详细介绍:
橘子洲(位于长沙市境的湘江中,是国家重点风景区——岳麓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橘子洲以岳麓山为邻,与湘江水作伴,风光美不胜收,形成了“一面青山 一面城”的独特生态景观。她西望层峦耸翠的岳麓山,与岳麓书院、爱晚亭及岳麓山大学城相邻;东瞰湘江风光带,尽览都市繁华。从西向东,山、水、洲、城融为一体,似流动的画,如放大的盆景。游客登洲,听渔舟 唱晚,观麓山红枫,看天心飞阁,赏满树橘红,吟先贤辞赋,其乐融融。然而直到本世纪初,橘子洲“景区”也只是个岛,南端占地6 公顷的橘子洲头公园,平时游人不多。橘子洲其他部分多为农田或民居,橘子洲上 聚居的约4000 名居民中,低收入群体居多,橘子洲整体环境较差。每年洪峰来袭,洲上房屋往往被淹,很多居民只能靠政府用小船运输食品接济。很长一段时期内,橘子洲最火的“产业”是沿岸密密麻麻搭建的“活 鱼店”。餐馆污水和岛上其他污水、垃圾一起,直排湘江,污染令人触目惊心。当时橘子洲的状况与橘子洲的名气相差巨大。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橘子洲景区作为政府投资巨大,具有标志性的建设项目,不可避免的存在着一些设计实施之后的现实问题,本文将对其 规划建设进行科学分析,对做的好的方面给予总结,对调查中 发现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看法,并提出解决问题的对策及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该作品切实从实际出发,对橘子洲景区的生态景观、交通、基础设施等方面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一些公园改造的方法和经验,以求对中国其他开放式公园的规划建设起到借鉴的作用。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公园作为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正在受到政府和市民越来越多的关注,而开放式公园在我们历史上算是新生事物,理论和实践相对匮乏。本文可为实际项目提供有效的借鉴。

作品摘要

长沙橘子洲景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区——岳麓山风景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于2007 年进行提质改造,2009 年重新对外开放,然而游客和媒体对改造后的橘子洲景区存在一些争议和看法。本文以长沙橘子洲景区为研究对象,探析其规划建设特色,并从入洲交通、洲上交通、洲上设施、洲上绿化等方面对游客进行了调查,分析了橘子洲景区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并尝试给予一些建议及对策,以期为橘子洲景区改善服务设施、提高管理水平提供依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蔡军,陈其兵,潘远智. 浅谈流杯池公园历史文脉的继承 与创新[J].西华师范大学学报,2004, (3):308-310 . [2] 肖斌. 兼论长沙橘子洲规划的文化展望[J]. 城 市,2007,5:74-76. [3] 苏毅.生态橘子洲芳容初露—橘子洲景区建设工程概况 [N].长沙晚报,2009-2-5. [4] 新闻中心.橘子洲最早古建筑主体恢复市民可赏江天雪. htm [5] 李铮生. 城市园林绿地规划与设计[M].上海:同济大学, 2006.9 [6] 红网.橘子洲头改造得太人工太水泥太痛了. a=&page=1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亲临实践 □会议■图片 、照■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统计报表■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 ■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内外主要发展经验:   (一)在继承中发展个性化风格   我国的古典造园艺术博大精深,造园手法灵巧含蓄,非常值得我们继承和发扬。古典园林造景手法中的主景与配景、分景与借景,以及近景、中景、远景与全景的处理等等,都已到了出神入化、炉火纯青的境界。在设计时,要在公园中体现我国古典园林追求自然、讲究含蓄、蕴藏意境的特点,在设计过程中力求做到借古建今。设计时,要表现地方特点和风格,要有自己的特色,避免景观的重复。我国有名的公园很多,都各具特色。我们要有选择地汲取一些名园在设计上的经验,但不可全套照搬。在景点处理、树种选择等方面要根据当地的气候等实际情况进行,突出地方特点和风格。 (二)因地制宜,遵从自然   城市公园、景区地形地貌的处理,既要尊重自然,又要高于自然。地形设计不仅是创造不同空间的手段,也是创造不同生态环境的手段,不但能创造适宜多种植物生长的小环境、小气候,而且还能显示出不同的景观效果。在地形设计时要充分考虑人们的观赏习惯和接受能力,特别注意设计区域的原始地形地貌、土壤土质特性等自然条件,因地制宜,利用为主,改造为辅,就地掘池,因势掇山,力求轮廓线连贯清晰,起伏顺畅有致,富于变化并与周边景观保持和谐。   (三)景观的多样性   城市公园、景区景点布局要体现景观的多样性,以满足不同群体观赏、游玩的需要。公园、景区各景点、各区域的多元化布局要科学合理,做到主景突出,次景丰富,景观不重复,各功能区块特色鲜明,过渡自然。在设计中,可以两三处主景为构图重心,利用园路、溪流等造景要素,和回廊、花架、花坛、景墙、公园小广场等景观连接各景区,使其前后呼应,有机地组织公园的各个部分,构成协调的园林空间序列,形成和谐的景观。   (四)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   保持城市公园、景区的生态环境和可持续发展,是设计者的重要任务之一。设计时树种的搭配与选择一定要适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等自然条件,并尽可能与邻近的构筑物景观和周围环境相融合。要充分考虑栽植植物的林相和季相,要松紧适度、疏密有致,林冠线与林缘线层次分明、错落顺畅、连贯美观;常绿树种与落叶树种、阔叶树种与针叶树种,以及有色叶树种与观赏性树种等的选择与搭配要科学合理,要高度满足环境美的需求和人们观赏要求;利用各种栽植手法,如群植、片植、孤植、对植、悬植等,充分考虑植物生态的群体美和个性美。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