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汉服文化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可行性分析——基于成都汉服复兴活动的研究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汉服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也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它造型精美、文化内涵丰厚,本应得到积极的发展。但由于历史的断层,导致其濒临灭绝。如何才能保护好这种服饰及其文化呢?申遗无疑是最好的选择。为了研究汉服申遗的可行性,为保护传统文化尽一份力,我们进行了此次调研。
- 详细介绍:
- 汉服文化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可行性分析 ——基于成都汉服复兴活动的研究 内容摘要:我们采用文献查阅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通过各种途径收集有关申遗和汉服活动发展的资料,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汉服群体的组织机构建设不够完善,汉服文化的群众影响力不足,汉服尚不具备申遗条件。接着,通过对文化局非遗处相关人员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的访谈,我们认为首先应该加强汉服群体的组织建设,只有使其成为一个能够引领文化持续传播下去的可靠组织,才能通过各种手段提高汉服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才能成功地将汉服文化申请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才能凭借国家的扶植政策更好地保护、传承、发展汉服文化,使其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熠熠生辉。 关键词 汉服文化;申遗;汉服群体;社会影响 1 导言 汉服,即华夏衣冠,是汉民族的传统服饰,又称为汉装、华服。“我们今天所提的‘汉服’一词,更多的是强调‘汉民族本位’,实际上汉民族的传统服饰从夏、商、周开始到今天,并没有脱离其它民族而存在”[ 蒋玉秋,陈锋,王艺璇.汉服[M].青岛:青岛出版社,2008.10.]。它是世界上历史最悠久的民族服饰之一,主要是指清代以前,以汉族(先秦时则为华夏族)人民所穿着的服饰为基础,在文化发展和民族交融过程中逐渐完善的具有独特风格的一系列服饰的总称。《史记》(卷一五帝本纪第一)有云:“黄帝之前,未有衣裳屋宇。及黄帝造屋宇,制衣服,营殡葬,万民故免存亡之难。”一些学者认为,中国在约五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的仰绍文化时期,就产生了原始的农业和纺织业,并开始用织成的麻布制作衣服。随后又发明了饲蚕和丝纺,使得人们的衣冠服饰日益丰富、完备。黄帝时期冕冠出现,服饰制度逐渐形成。夏商以后,冠服制度初步建立并于西周时逐渐完备。周代后期,由于政治、经济、军事、思想文化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特别是在百家争鸣的时代氛围下,诸侯国间的衣冠服饰及风俗习惯都开始呈现出明显的不同。在此期间,人们顺应时代变化创造了深衣并开始把冠服制纳入“礼治”的范畴,成为礼仪的重要表现形式,从此中国的衣冠服制规格始备。自周迄明,三千余载,汉服体系一直持续稳健地发展,汉服的种类也逐渐丰富起来。然至1644年,随着大明王朝的覆灭,清朝统治者为了在与南明的战争中达到削弱汉人民族认同感和凝聚力,实现一统中原的目的,大力推行“剃发易服”制度,导致汉服逐渐消亡。迄至1911年辛亥革命推翻满清政府,随着人们思想的日益西化,普遍选择改穿西式服装而不是恢复传统汉服。随着历史齿轮的旋转,在世界全球化的今天,中国国力不断提升,物质满足基本实现的中国人开始迫切地寻求精神上的扩充。进入21世纪以来,“汉服”这个词重被提起,不少人士开始身着汉服进行传统文化的传播、推广。 作为华夏民族传统服饰的汉服造型精美、文化内涵丰厚,本应得到积极的发展。但由于历史的断层,导致这种服饰及其含蕴的文化意义都乏人问津、濒临灭绝。国际视野下审视,作为各国文化象征而存在的民族服饰,不单单是一件能够蔽体保暖的外套,更是承担着传播彰显本国本民族优秀文化的重任。从心理学角度上看,身着本民族的传统服饰会给着装者一种民族归属感的心理暗示,而且越是与众不同的民族服饰这种暗示作用越是明显。如果汉服文化消失,对我们来说将是一个难以弥补的遗憾! 那么,如何才能更好的保护、传承、发展这种濒临灭绝的传统民族服饰及其蕴含的文化呢?“申遗”无疑是最好的办法之一。本小组在参考国内外诸多申遗案例,以及走访成都市有关部门[ 采访单位:成都市文化馆非物质遗产保护中心;采访时间:2011年3月1日]后发现,社会影响是申遗能否成功的关键因素,而衡量社会影响的关键是群众基础和机构建设两个指标,其中尤以机构建设更为重要。基于本次调研对象为汉服,本小组决定从群众了解、学者认识、政府认可三个方面进行信息采集,以明确汉服是否具有相应的群众基础;从汉服活动的经费来源及稳定性以及汉服活动组织机构的组织建设情况两个方面采集信息,以了解汉服活动的机构建设是否健全。综合以上两个角度的信息,综合衡量汉服及其文化的社会影响,以判断汉服申遗是否具有可行性。并希望借此为保护中华传统服饰文化尽一份绵薄之力。 2 文献综述 虽然本次科研切入点新颖,颇具创新性,但仍有不少学者对汉服及其复兴运动进行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以下是我们对所查阅的以往研究成果的简要分析: “汉服”进入人们的视野大约从2003年算起[ 有人将 2003年底郑州市的工人王乐天身着汉服走上街头,被新加坡《联合早报》率先报道一事,视为此次“汉服运动”的肇始。],到2004年开始引起社会、学界的普遍关注。传统服饰的研究近代以来不乏著述,如沈从文《中国古代服饰研究》周锡保《中国古代服饰史》,均立足于古代服饰文化的流变和发展。但是,‘汉服’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历史阶段性的事件,随着中国的崛起,要求恢复和光大民族文化和精神的呼声也越发的响亮,强调“汉服”所潜具的民族凝聚力:“提倡‘汉服’的本质是我国面临着一个如何积极、长效、又是急迫地在本世纪重树民族自尊、民族自信、民族创新力和争夺更多的国际话语权的大问题!”。[ 张辛可.论汉服的复兴[J].流行色,2006:10.]不少传统文化爱好者和研究者纷纷表示希望能将“汉服”提高到“国服”的正统地位,因为“‘国服’作为一个国家和民族的象征,体现着一种强烈的集体认同,对于强化一个国家的凝聚力有着极其重要的潜移默化作用。”[ 郑巨欣.国服论[J].美术观察,2006,(03).]于以往的中山装、唐装热相比,“在‘汉服’的论说中,有着比‘唐装’更为强烈和明确的汉民族意识和存在感。”[ 周星、新唐装.汉服与汉服运动——二十一世纪初叶中国有关“民族服装”的新动态[J].开放时代,2008,(03).] 与“汉服”相较,“非遗”则更早更多的受到人们的关注和学界的讨论,王宁先生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实际上是指那些具有不能用典籍记载、又不能外化的文化内涵的文化品种。这些品种不是没有物质载体,但是,用外化物质再现出来的不是它们的最核心的内涵,它们的核心内涵是非物质的”,[ 王宁.非物质遗产的界定及其价值[J].学术界,2003,(4).]正是由于“非遗”这种文化特性,“高度的个性化、传承的经验性、浓缩的民族性决定了这种文化成品非常脆弱,易于萎缩甚至流失,但也决定了它的不可取代的唯一性的价值”。[ 王宁.非物质遗产的界定及其价值[J].学术界,2003,(4).]同时由于我国文化学研究起步较迟,理论准备尚不充足,“非遗”“自身包含着存在和发展的合理性。宇宙、自然、人事,都是无限的,是人的知识理性和科学无法穷其究竟的”,[ 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质问题[J].西北民族研究,2005,(1).]使得“非遗”的研究保护困难重重。所以,保护和抢救“非遗”既需要借鉴已往国际上抢救、保护人类文化遗产的多种经验,也需要密切结合本国国情的各种实际,更需要建立一整套实施抢救和保护工作的有效机制,同时,还需要有相应的有针对性的科学理论和方法,使建立工作的有效机制成为可能。因此“文化圈的理论和方法在抢救和保护文化遗产工作中就有了重要价值”[ 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圈理论的应用[J].江西社会科学,2005,(1).] 综上所述,已有研究成果主要围绕汉服及汉服活动的发展史和作用方面展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虽然蔚为大观,但对于汉服的发展现状及其与非物质文化遗产之间的联系尚且缺乏专门的文献论述,所以本研究小组对“汉服文化申遗的可行性”的调研会是一次很有意义的尝试,以期正确引导并促进这一民间社会活动的健康发展。 3 实证分析 3.1样本与数据 成都市位于四川省中部,总人口一千多万,是中国三大汉服活动中心之一[ 四川省传统文化交流协会学术部部长慕容覆雨指出:“依照各地汉服活动开展情况,及民间汉服组织建设情况,全国汉服界公认,三大汉服活动中心为:北京、广州、成都”——2011年3月5日 ]。此次调研我们从成都市辖十区中选取了青羊区、武侯区、金牛区、成华区和温江区作为走访点,采用偶遇访问,向各年龄段路人发放问卷500份,实收问卷500份,回收率100%。受访者中,有男289人,女211人,少年125人(25岁以下),青年289人 (26~45),中老年86人(45岁以上)。为了达到本次问卷调研的既定目标,本小组成员在问题设计上做了一定安排,力图通过简单的问题,对汉服的定义进行明确。问卷第一二问题及选项如下: 1、您认为下面哪个选项更接近汉服的定义( ) A、汉朝的衣服 B、汉民族的传统服饰 C、现代汉族人身上穿的衣服都是汉服 D、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您觉得下面选项中哪个属于汉服( ) A、旗袍 B、清朝时的马褂 C、商代的对襟 通过受访者对以上两个问题的作答,结合问卷的其他问题,本小组即可对受访者对汉服的定义的把握做出判断,从而确保了问卷的有效性。 同时,我们走访了成都市文化局相关部门以及一些汉服群体,通过与他们的交谈获取了一些成都以往成功申遗的案例,了解了非物质遗产申遗的必要条件和流程,同时得到了汉服群体——四川传统文化交流会提供的一些关于活动经费和机构成员的数据等。 3.2资料分析 3.2.1对汉服文化影响力分析 图1:受访者对汉服的知晓情况(样本量=500) 由图1可知,成都作为全国三大汉服活动中心之一,其民间活动开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约62%的市民对汉服或其活动都有所耳闻,这对刚起步的汉服活动来说无疑是个好的开始。 图2:受访者对汉服及其活动的知晓度(样本量=500) 然而,图2又为我们揭示了成都地区汉服活动群众影响力的另一现象,即:大家对汉服的了解程度仅限于一个笼统层面上的认识。这说明,虽然成都地区的汉服活动对推广汉服文化到了一定的作用,但却没能真正使其深入人心。 图3:知晓汉服及其活动的受访者的年龄结构(样本量=309) 从图3我们可以看到,在对汉服或其活动有所了解的人群中,以青少年群体居多。从一个较长的时间段来看,这对于汉服及其文化的推广有着十分积极的意义的。 3.2.2对群众申遗了解情况分析 图4:受访者对申遗的知晓人数情况(样本量=500) 图5:受访者中知晓申遗的年龄构成(样本量=494) 从图4和图5中,我们不难发现,“申遗”作为这几年我国文化领域的重大事件,了解人数相对较多。就对申遗这一事件的知晓人群的年龄构成来看青年人无疑构成了主体,这可能与青年人作为最具有“社会性”的群体,对于时事热点信息的接收量较大有关。 图6:受访者对申遗的知晓度(样本量=500) 然而,图6显示的数据却揭示了这样一个事实——虽然对申遗完全不了解的人可谓凤毛麟角,但对申遗真正有较为全面认识的人所占比例也仅有9%左右。这说明,对待申遗,广大群众的态度热诚,积极性很高,但人群中的多数也仅表示有热情而已,观望却不深入。 3.3有利于促使群众选择汉服的动因分析 图7:受访者选择汉服的动机构成(样本量=500) 图7体现的是促使群众选择汉服的原因。由图我们不难看出,大家十分看重汉服所包含的文化底蕴。也就是说,如果能使群众心中对汉服深厚的文化内涵有很好的认知和定位,则将更有利于汉服及其文化的推广,也就加大了其申遗的可行性。此外,有大约16%的人认为汉服作为一种服饰,想要被人接受,美观也很重要。从这方面看,如果汉服以古制的形态发展很难顺应时代的潮流而不被淘汰,汉服的基本体制应该保留,但形态有必要与时俱进。 3.4小结 3.4.1宣传效果有限,受众年龄段低。 成都地区的汉服活动起到了一定的宣传效果,特别是对低年龄段群众的影响力较大,这对于汉服及其文化体系的进一步传播和复兴具有积极的意义。但汉服活动的开展,没有能够将汉服及其文化内涵根植于当代人的心中,大部分人对于汉服文化了解程度较低。这可能使目前正开展得如火如荼的汉服活动遭受挫折,甚至有可能在未来的很长一段时期内使得成都地区的汉服活动真正沦为一场“民间文化娱乐活动”,与其传播、传播传统文化的目标的背道而驰。 3.4.2群众关注较多,深入了解者少。 广大人民群众对于华夏传统文化具有极强的认同感,也深切地意识到其复兴的必要性,对汉服也有一定程度的了解,并且对于申请非物质文化遗产这种保护文化的方式十分认同。但人民群众心中缺乏对推动文化复兴和申遗的更进一步关注和了解。这说明汉服以及申遗活动吸引到了一定的关注,但这种关注是“新闻似的关注”,是人们的一种对热闹和稀奇的观望,没能更好地获得更深层次的关注。 3.4.3活动驻足服饰,礼仪文化不足 我们发现,成都地区的汉服活动虽然在转轨,但整体上还处于简单宣传“服饰”的层面,其背后的礼仪修养、伦理道德等文化、精神层面的传播在活动中还不明显,这说明汉服活动的层次性还较弱,尚未能进入真正意义上的“文化复兴”,这可能也是导致市民对于汉服活动缺乏一种“文化审美”的认识的原因之一。 4 汉服申遗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汉服及其相关活动在民间知晓范围不够广泛,并且知晓者中,绝大部分对汉服活动的意义了解甚微,甚至产生误解。 在我们对成都青羊区、武侯区、金牛区、成华区和温江区的不同年龄段人群进行的调查中发现,听说过汉服和汉服相关活动的群众数目已经超过一半,这对于刚刚起步的汉服活动来说,无疑是一个好的开始。然而对于社会上的汉服活动,民众对其的意义几乎完全不了解,甚至存在很多误解。 香草伊人[ 2009年冬至,被推选为四川省传统文化交流协会第一届理事,“香草伊人”为其网名,近两年参与领导组织了多次汉服活动。 ]也谈到:“几年之间,成都地区的汉服活动卓有成效但影响力依然有限。从整体上来说,广大群众对汉服的认知度有了明显的提高,不过对汉服的了解和认可度明显具有一定的区域性,这可能与我们进行宣传的地点的选择有一定联系。” 大部分民众在街上看到穿着汉服的男女,或是在文庙、寺观等古风建筑区域看到身着汉服进行古典礼仪复原的人们,会认为他们是在演古装戏或是在“走秀”,并没有关注汉服活动者们汉服活动中表现出的温文尔雅的举止、知书达礼的问候、以及他们谈论的古代诗词歌赋或古典礼仪、道德、文化等含蕴在更深层次的内容,这是令汉服活动发起者和参与者十分无奈的状况。民众们几乎不知道汉服活动是为了展现古代礼仪、道德的一种方式,以参与者的着装和行为向外界宣传中国的古代礼仪和文化,让更多的人认识到中国古典文化的魅力,从而吸引更多的人喜爱、关注、研究、保护我国宝贵的古典文化,他们对汉服活动的认识目前仅仅停留在关注穿着汉服这种“新奇”的衣服本身。 所以,汉服及其相关活动的深层次意义,在群众中的认识度比较低。 4.2民间汉服活动深度较浅薄,礼仪修养、精神道德等文化内涵体现较弱,并且缺乏宣传与群众互动。 四川传统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香草伊人[ 2009年冬至,被推选为四川省传统文化交流协会第一届理事,“香草伊人”为其网名,近两年参与领导组织了多次汉服活动。]告诉我们:“在汉服活动伊始,我们提出‘衣冠先行’的口号,而到如今,由于活动已经具备一定的影响力,活动的参与人数也明显增多,我们自然应该向着更高的方向转型。现如今,我们逐渐将‘以礼为先’替代‘衣冠先行’作为活动的口号。然而,我们的活动形式由原来的娱乐文艺活动为主向传统礼仪文化教学转化的进程交换,诸如讲座、演礼等活动形式举办还不够。” 由此可见,除了群众关注汉服及其活动的侧重点有所偏颇之外,汉服活动者本身对活动的深层内涵展示效果也不佳,并且也缺乏活动前必要的社会宣传以及活动中与群众的互动。 我们的团队先后亲自参观并研究过成都的一些汉服活动,如释奠礼(祭奠先圣孔子的礼仪)、冠礼(古代男子成年礼)及中秋、冬至、端午等节庆活动。这些活动参与者们均穿着各式各样的汉服,但并不是所有的活动者举止、谈吐都表现礼貌而谦逊,按古代礼仪规范行事。并且我们了解到,在活动前期,组织者们对活动的宣传大部分集中在他们自己的网站或小众论坛上,宣传范围不广,导致社会认知度与参与度不高。并且宣传方式较为机械,缺乏一些足够的吸引力激发群众的参与积极性。另外,在活动中不乏一些群众驻足观看,但很少有活动的组织或参与者前去为行人解释活动意义,也鲜有现场与群众之间的互动,让群众无法真正积极了解、参与活动,从而使得活动脱离了群众,丧失了其宣传意义,没能够吸引更多的人了解汉服、了解古典礼仪与文化。 4.3民间汉服商家缺乏规范,存在很多不合体制的汉服,误导大众对汉服的认识,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汉服文化知识的深化、普及。 汉服复兴活动是近几年才兴起的,全国的汉服商家良莠不齐,制作的汉服也规格不一,不乏一些类似却不符合汉服体制的舞台服装、摄影服饰混杂其间。我们在翻阅了古籍和现代学者们对各式汉服的研究文献[ 周锡保.中国古代服装史[M].北京:中国戏剧出版,1986.]的基础上,并对成都几家汉服商家进行走访,发现有一部分汉服出于美观的考虑,加入了过多的出格的装饰性元素,类似于舞台服装、戏服等服饰,但仍名之为“汉服”,对群众产生了一些误导。所以不少人看到真正的汉服之后会认为那是“走秀”、演戏穿的戏服。 4.4大部分人对申遗有所了解,但是对其意义认识不深入。 几年前,韩国成功地将端午节列入世界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端午节是韩国人的节日”这一说法在我国国内引起了轩然大波。国人们开始了解非物质文化遗产,逐渐明白为本国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争取国际地位是对本土文化保护的一种重要手段。但是以成都为例,百姓们知道申遗很重要,愿意口头上喊几句,但是觉得事不关己,无关痛痒。并且绝大部分人并不知道我国具体有哪些文化遗产已经申遗成功,对申遗持默然的态度。对自己本国的文化缺乏了解,缺乏保护和继承传统文化的责任感和使命感,这就是当代大部分人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所以群众中,很少有人想过可以通过申遗保护我们的传统文化,只有屈指可数的专门的机构、学者或民间组织致力于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申请。 从汉服角度来看,目前其社会关注度偏低,对其申遗的必要性鲜为人考虑,汉服的推广、保护、申遗严重缺乏公众关注。 4.5汉服的申遗,没有得到大众深层次的认同,仅停留在表面的“新闻似的”关注。 我们在调查中发现,当人们看到或听到我们说“汉服申遗”时,大部分民众的态度是积极肯定的,但他们普遍认识是“多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似乎不是什么坏事”,而非“申遗成功是对文化的一种宣传与保护”。 对待申遗,广大群众的态度热诚,积极性很高,但大多数也仅局限于热情而已,观望而不深入,仅停留在一种表面的关注上。 4.6民间汉服活动资金募集渠道有限,物资极为缺乏,且资金来源不稳定 我们在本次调研中采访了四川传统文化交流协会学术部部长慕容覆雨[ 2009年冬至,被推选为四川传统文化交流协会第一届理事,“慕容覆雨”为其网名;同年兼任四川传统文化交流协会学术部部长;2010年1月创立益州礼乐研习社,专项研究汉]、四川传统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香草伊人[ 2009年冬至,被推选为四川省传统文化交流协会第一届理事,“香草伊人”为其网名,近两年参与领导组织了多次汉服活动。 ]等活跃于汉服复兴活动一线的人员。对于民间汉服活动的开展,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力不足的原因,他们都不约而同提到活动物资的缺乏。 慕容覆雨先生说:“目前成都汉服群体内的常驻人数大约500人,约占成都总人口的1/20000,而经费方面由于没有社会的赞助,完全是公益活动的性质,每次活动下来,平均每一个参与者的余留经费也就几元钱,总计2000左右以作为下一次活动的前期垫付资金。虽然每次汉服活动的总体经费从未超过五位数,但由于基本物资的缺乏,活动组织困难程度相对较大。” 物资的匮乏,对汉服活动的规模、范围和影响力扩大造成了很大的制约,汉服活动的组织者们往往力不从心,活动难以达到预期的效果与社会影响力。 4.7民间致力于汉服复兴活动人士,对汉服申遗必要性、申遗意义、申遗程序缺乏关注,宣传建设力度不足。 在与民间积极致力于汉服复兴活动的人士的交流中,我们发现,他们几乎很少考虑过通过申遗这种手段来对汉服的传承进行保护。当谈及是否知晓申遗程序时,他们中也很少有人知道,也不曾向相关部门或人士咨询。依旧坚持着以民间集会、文化讲座、网络宣传等常规手段对汉服及传统礼仪进行宣传。所以汉服的影响力扩散得很慢,虽然民间汉服活动组织已成立多年,但却鲜为人知。 5 结论 从对成都地区汉服活动的调研我们发现,汉服及其文化体系尚缺乏足够的群众基础。群众对汉服文化和申遗虽然有一定的了解,但并不能真正熟悉和把握,广大群众的观望情绪大于参与热情,汉服及其文化尚没能复兴为现代市民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加之汉服组织机构建设不健全,活动资金匮乏等,汉服文化申遗在短期内难以实现。 6 对策建议 6.1加强汉服活动的民众参与度。 群众的认知、参与与认同,是汉服申遗的一个必备也是最重要的条件。所以汉服活动一定要吸引更多的群众参与,而吸引群众参与的根本途径还在于深化活动内容。 在对慕容覆雨[ 2009年冬至,被推选为四川传统文化交流协会第一届理事,“慕容覆雨”为其网名;同年兼任四川传统文化交流协会学术部部长;2010年1月创立益州礼乐研习社,专项研究汉礼复原,并担任首席理事至今。]的采访中,他曾说道:“如果说要申遗的话,我个人认为现在的汉服活动缺乏一个必备的申遗条件,那就是我们的汉服虽然是中国古代流传了几千年的衣冠,可是却在清朝出现的时候产生了断层,所以我们如果要对这个东西进行申遗的话,有一个必备条件就是我们要把汉服系统地研究、复原出来。简而言之,就是在有关汉服的历史上、文化理论上的一些内容我们还需要进行系统地研究,所以我个人认为,如果说汉服现在申遗条件不成熟的话,应当是对它的研究不够而不仅仅在于群众受力面不够,因为这两者实质上是相辅相成的,当它的研究系统比较完整的时候,它的群众基础自然而然会大幅度地增加。如果在群众基础增加了之后再谈申遗的话,它应当是一个很容易的事情。” 同时汉服活动组织者也可在活动前期加大活动的宣传活动,除了在网络上,也可以在报纸上刊登一些工艺性的宣传广告和文化普及性的文章,让更多的人认识到汉服复兴活动的存在,扩大知晓群体。同时在活动地点选择方面,要力求多元化,不仅集中在以往常去的几个地点,更应该力争让不同区域的人们都有机会接触到汉服的活动。在活动过程中,参与者们应当积极为围观群众进行汉服,尤其是古典礼仪、文化的讲解,必要时可以分发一些宣传小册子,最好邀请群众参与到活动中,提高活动的民众参与度。 6.2增加资金募集渠道,扩大活动规模与影响力。 汉服活动的规模、范围以及对社会的影响力的扩大是需要经济作为基础的。目前成都地区的汉服组织一方面坚持着“规避商业化”的活动原则,拒绝了很多的社会捐款与赞助,另一方面由于资金不足,活动进行难度大、效果差,使得成都地区的汉服活动处境颇为尴尬。 四川传统文化交流协会理事香草伊人在采访中这样说过:“长期以来,为了防止我们活动变质,活动经费一向是由活动参与者平均承担的,并不接受社会赞助。去年中秋节的活动,地方旅游局曾经想要为我们提供赞助,不过最后我们还是婉言谢绝,毕竟旅游局的介入就不可避免的会使活动的驳杂商业气息,这与我们复兴文化的初衷存在一定程度的矛盾。” 我们认为,接受社会各种组织、公司的赞助,是汉服活动资金募集的一个好办法。毕竟经济活动是推动事物发展的有效动力,这样的尝试在很多领域都得到了很好的效果,所以成都的汉服活动借助商业性地推动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对于汉服组织人士担心的“过分商业化”导致活动变质的问题,我们认为这种担心是可以理解。但是,这种担忧是可以通过规范活动组织流程来避免的。 6.3汉服组织实体化,各地汉服组织间加强合作交流。 在我国,北京、广州和成都被誉为汉服三大中心城市[ 四川省传统文化交流协会学术部部长慕容覆雨指出:“依照各地汉服活动开展情况,及民间汉服组织建设情况,全国汉服界公认,三大汉服活动中心为:北京、广州、成都”——2011年3月5日 ],除此之外在西安、昆明、南京、郑州等大中小城市活跃着很多积极的汉服活动人士,都在通过各自不同的方式向大众宣传着汉服和汉服背后所蕴含的中国传统文化。但这些大大小小的民间组织力量非常薄弱,并且彼此间缺乏常规的交流与合作。所以,为了加大汉服组织的活动效果,加强汉服和古典文化的社会影响力,各城市之间的汉服组织需要进行经常性的沟通,交流活动经验,必要时进行跨区域的合作,使汉服活动有更广阔的活动空间,将汉服这一全国性的文化元素在全国范围内进行宣传与推广。 目前我国大部分的民间汉服组织都是一些网络性质的团体,活动的发起、组织、宣传基本都在网络上进行。就以成都最大的汉服组织——四川传统文化交流协会来说,他们的组织存在形式实际上是一个公共主页,组织内部机构设置和分工不甚明确。这样使得活动的组织效率偏低,并且难以与其他汉服组织进行正式而有效的交流与合作。所以汉服组织的组织设计可以做进一步的思考和规划,争取做到汉服组织的实体化。 6.4汉服组织与高校社团联系,在高校内进行相关文化讲座,同时积极邀请高校学生参与汉服活动。 在汉服组织举行各种活动时,应积极邀请各高校学生参加,扩大汉服及传统礼仪文化的影响力。 成都的汉服组织构成中,青年是其核心群体,他们绝大部分来自成都各大高校。所以汉服组织可以利用这种优势,积极建立成都各大高校学生团体的良好关系,将汉服活动推广到高校中,让更多的青年人接触到古典文化,对汉服有更深入的了解。 6.5汉服组织充当汉服商家与国内外一些孔子学校的桥梁,向其学生宣传、出售汉服。 我们知道,汉服是华夏名族的传统服饰,其款式设计、穿戴方式等要素是与中国古代文化息息相关的。中国大众普遍对传统文化认知程度较低,对汉服的认可程度也相对较低,要让大众快速接受汉服是一个艰难而漫长的过程。所以可以先从对传统文化兴趣最浓厚的人群着手推广汉服文化。 在成都,以及国内一些大城市,甚至在国外,专门学习中国古典文化的孔子学校(院)随处可见,这些学校汇聚了各个年龄段的中国传统文化爱好者,他们对传统文化始终保持着积极的探索和研习的精神,所以他们应当是汉服最大的潜在爱好群体。 汉服组织可以与这些学校负责人联系,从汉服、传统文化讲座、古典礼仪、仪式开始,对学校学生进行相关的文化普及,然后为其提供一些商家信息,架起汉服商家与古典文化学校之间的桥梁。一方面可以促进中国古典文化爱好者对传统文化的学习,另一方面扩大了汉服在民众中的传播范围和力度,同时也可以为汉服商家的生存发展提供新的土壤。 6.6汉服组织联合汉服商家或相关学者积极将汉服依次申报为市级、省级、国家级等级次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通过对成都市文化局非遗处相关工作人员的采访我们知道,一项非物质文化遗产要想申遗成功是一个相当艰辛而漫长的过程,需要组织申遗的群体长时间地把这项任务进行下去。仅仅靠现今发展不成熟、资金匮乏的汉服群体是很难实现的。所以,汉服组织应当联系汉服商家和相关学者,组成一个有组织、有规划的团体。从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申请开始,积极走访文化局等相关部门,准备汉服申遗的各种材料,力争成功申遗。然后将申遗范围扩大到省级、国家级甚至世界级,让更多的人认识汉服,保护汉服,从而扩大中国传统文化的社会影响力,继承和发扬我国灿烂的古典文化,让古代先贤留下的宝贵遗产在当代焕发出新的光彩。 参考文献 [1]张辛可.论汉服的复兴[J].流行色,2006,(10). [2]郑巨欣.国服论[J].美术观察,2006,(03). [3]周星,新唐装.汉服与汉服运动——二十一世纪初叶中国有关“民族服装”的新动态[J].开放时代,2008,(03). [4]徐寅杰.汉服复兴之于公民社会建设的作用[J].山东纺织经济,2010,(6). [5]中新.汉服复兴:一种民族文化的自觉[J].科学之友,2007,(2). [6]陈英.关于当代汉服复兴的探讨[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7]吴馨萍.无形文化遗产概念初探[J].中国博物馆, 2004,(1). [8]王宁.非物质遗产的界定及其价值[J].学术界,2003,(4). [9]何星亮.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与民族文化现代化[J].今日民族,2005,(2). [10]刘锡诚.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文化性质问题[J].西北民族研究,2005,(1). [11]辛儒.非物质文化遗产刍议[J].河北经贸大学学报(综合版),2007,(4). [12]杨怡.非物质文化遗产概念的缘起、现状及相关问题[J].文物世界,2003,(2). [13]乔晓光.关于农耕文化资源与非物质文化遗产[J].云南民族大学报,2003,(7). [14]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圈理论的应用[J].江西社会科学,2005,(1). [15]马自树.认识非物质遗产 尊重非物质遗产[J].中国博物馆,2004,(03). [16]孙家正.在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保护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J].美术观察,2003,(12). [17]高昱.非物质文化遗产与艺术教育[J].文艺争鸣,2010,(12). [18]蒋玉秋、陈锋、王艺璇.《汉服》[M].青岛出版社,2008. [19]周锡保.《中国古代服装史》[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20]沈从文.《中国服饰史》[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21]山内智惠美.《20世纪汉族服饰文化研究》[M].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 [22]陈东升、甘应进.《新编中外服装史》[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附件 附件1 调查问卷 对汉服在群众中的文化影响力的调查 基本信息 您的教育程度:小学口 初中口 高中口 大专口 本科口 研究生口 您的年龄段:少年(25岁以下)□ 青年(26~45)□ 中老年(45岁以上)□ 汉服是华夏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为了了解汉服在我国的群众基础,以及年龄和文化水平对汉服认知的影响,分析汉服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可行性,我们将对成都地区市民进行随机问卷调查。 1、您认为下面哪个选项更接近汉服的定义( ) A、汉朝的衣服 B、汉民族的传统服饰 C、现代汉族人身上穿的衣服都是汉服 D、其它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您觉得下面选项中哪个属于汉服( ) A、旗袍 B、清朝时的马褂 C、商代的对襟 3、您是否知道韩服是由我国的哪一类汉服演变来的( ) A、曲裾 B、半臂襦裙 C、齐胸襦裙 世界遗产包括哪些( )[多选] 世界文化遗产 B、世界自然遗产 C、世界建筑遗产 D、世界文化景观 E、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 F、世界文化与自然双重遗产 您认为我国传统文化申请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A、很重要,对保护我国传统文化意义重大。 B、可有可无,如果大家真心想保护传统文化,不申遗也可以保留得很好。 C、没必要,那些都是过时的东西了。 6、我国已经成功申遗了( )[多选] A、端午节 B、汉服 C、针灸 D、敦煌莫高窟 E、京剧 7、您是否听说过成都市内的一些汉服组织( ) A、听过 B、没有 8、您同意在一定区域复兴汉服吗( ) A、同意,汉服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应该弘扬 B、不同意,汉服过于复古不适合现代人 ,没有必要复兴 C、随便,复不复兴都无所谓。 9、您如何看待在大街上穿汉服的人( ) A、很正常,没什么稀奇的。 B、他们可能在拍戏什么的,充满好奇。 C、这些人太奇怪了,像在作秀。 D、其他 10、您如何看待日本人在他们国家的街道上穿和服( ) 很好,让人一下子就感觉到他们国家的的文化气息。 很正常,没什么特别的感觉。 像在做秀。 D、其他 11、如果汉服像其他服饰一样在商场里卖,你会购买并当做日常服饰穿吗( ) A、会 B、不会 12、您希望国内大型会议以及婚纱庆典用哪类服装( )[多选] A、汉服 B、和服 C、韩服 D、旗袍 E、西式礼服 F、其他 13、如果您选择穿汉服主要是因为( ) A、汉服是华夏传统服饰,具有浓郁的文化内涵。 B、汉服款式精美。 C、因为穿汉服的人少,自己穿就会显得与众不同,新颖另类。 D、其他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1、分析汉服申遗的可行性。 2、宣传汉服文化。 3、指导成都汉服活动展开,为成都树立新文化标签。 4、为流行服饰注入中华血脉。 为避免课题过大,我们将保护汉服与申遗结合,并对成都进行定点研究。因社会影响力决定申遗结果,而其表现为群众基础和机构建。于是我们决定用问卷与访谈相结合的形式,以群众了解度、学者认识度和政府认可度为指标衡量其群众基础。同时考察汉服团体机构建设,分析其是否满足申遗条件。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1、着眼于新文化现象,富有时代感。 2、非物质文化遗产视角,折射出当代中国人心理需求。 3、符合哲学逻辑。 4、与中国文化圈的构建模式联系,体现高度文化价值。 5、调研目标范围较广,获取信息较全面。标的选择科学,代表性突出,方法多样化。成果涉及面广,为今后调研奠定了基础。 6、将具有随机性、灵活性的访谈信息加以逻辑整理,确保信息完整可信。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1、宣传汉服。 2、敲响文化危机的警钟。 3、引起社会对汉服文化的重视,帮助早日实现汉服申遗,保护汉服文化。 4、挖掘汉服内涵,彰显道德礼仪。 5、为以后开展此类研究提供参考依据。 6、由于汉服外形精美、内涵丰富,经过申遗和宣传能使其进入人们的消费视野,成为继“国学热”后又一热潮。有利于促进国内产业结构的调整,加强经济文化的发展。 7、促使我们关注财政支出的科教文卫部分。
作品摘要
- 本调研采用文献查阅与实地考察相结合的方式,收集有关申遗和汉服活动发展的资料,并对所得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实证分析。结果表明,汉服群体的组织机构建设不够完善,汉服文化的群众影响力不足,汉服尚不具备申遗条件。接着,通过对文化局非遗处相关人员以及有关专家学者的访谈,我们认为首先应该加强汉服群体的组织建设,只有使其成为一个能够引领文化持续传播下去的可靠组织,才能通过各种手段提高汉服文化的社会影响力,才能成功地将汉服文化申请并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的非物质遗产保护项目,才能凭借国家的扶植政策更好地保护、传承、发展汉服文化,使其作为中华民族宝贵的文化遗产熠熠生辉。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1]张辛可.论汉服的复兴[J].流行色,2006,(10). [2]郑巨欣.国服论[J].美术观察,2006,(03). [3]中新.汉服复兴:一种民族文化的自觉[J].科学之友,2007,(2). [4]陈英.关于当代汉服复兴的探讨[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0,(4). [5]乌丙安.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文化圈理论的应用[J].江西社会科学,2005,(1). [6]周锡保.《中国古代服装史》[M].中国戏剧出版社,1986. [7]沈从文.《中国服饰史》[M].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 [8]山内智惠美.《20世纪汉族服饰文化研究》[M].西北大学出版社,2001. [9]陈东升、甘应进.《新编中外服装史》[M].中国轻工业出版社,2002
调查方式
- 走访、问卷、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书报刊物、文件、集体组织、自发等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虽然近年来有不少学者对汉服及其复兴运动进行了一些基础性的研究,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研究成果也是蔚为大观,但已有文献研究主要围绕汉服及汉服活动的发展史和作用等展开。以下是我们对所查阅的部分研究成果的简要分析。 ①张辛可在《论汉服的复兴》中认为汉服问题已经不是一个历史阶段性的事件,而是一个在行业和理论界长期积聚后终于走向民间和知识界的、要求恢复和光大民族文化和精神的运动的继续,他强调提倡 汉服的本质是我国面临着一个如何积极、长效、又是急迫地在本世纪重树民族自尊、民族自信、民族创新力和争夺更多的国际话语权的大问题! ②郑巨欣的《国服论》指出“国服”作为国家和民族的象征,体现着一种强烈的集体认同,对强化国家的凝聚力有着极其重要的作用。强调当代国服服制的建设不能简单的照搬历史,而应结合历史和当代的文化条件和服装生产方式,创造出既有民族特点有具有当代性的国服来。 ③周星的《新唐装、汉服与汉服运动——二十一世纪初叶中国有关“民族服装”的新动态》指出:“眼下关于‘汉服’这一话题的讨论,与数年前有关‘新唐装’的讨论,其实在逻辑和程式上是颇有相关,也颇多类似的。”但强调:“在‘汉服’的论说中,有着比‘唐装’更为强烈和明确的汉民族意识和存在感。” ④徐寅杰的《汉服复兴之于公民社会建设的作用》从汉服的社会功效方面进行了初步研究型探讨,指出汉服复兴伴随着中国公民的社会成长,体现公民社会的自治性、组织性和民主化,对树立公民社会正确价值观亦有贡献。强调汉服复兴必将鼓励公民走自觉成为社会的主人。 ⑤沈从文的《中国服饰史》立足于图像考察,结合正史与笔记小说,对服饰形制渊源进行清晰考证,为后人的研究打下了坚实基础。 ⑦山内智惠美的《20世纪汉族服饰文化研究》强调了国家意识形态对服饰变革和发展的影响,重点剖析了10世纪汉服的流变和意义。 经调查未发现与本次科研相似的研究,所以本次科研属于完全创新型。本文旨在基于前人对“汉服”以及新兴的“汉服活动”研究,结合所处的地区和时间对“汉服”和“汉服活动”进行更深入的挖掘、分析、研究,并利用社会学和财政学的相关专业知识,联系《世界遗产名录》的申报要求,从文化影响力方面着手,通过实际考察调研,分析汉服文化申遗的可行性。同时针对汉服复兴现状提出一些合理化方案,以期能正确引导并促进这一民间社会活动的健康发展,帮助早日实现汉服申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