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网络非理性参与的成因及对策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论文采用实证的研究方法,以近年来最有影响力的网络参与案例为起点开始论述,并参考在该领域较有影响的论文与著作,结合作者个人观点与认识。描述网络参与非理性的存在,并从网络空间的特性着手,以政治学的视角去分析其内在成因。并在保留网络参与积极一面的基础上,寻求消解网络非理性参与带来的消极影响。
详细介绍:
网络非理性政治参与主要体现在四个方面: 1 滋生极端与狭隘的观点 2 网络民意的异化 3 拒绝专业建议 4 对私权的侵犯 网络参与中的非理性参与究其根源是源于广场政治的特性:普及与广泛性、信息传递的时效性、自由表达与自由选择的特性、“信息爆炸”。 网络非理性参与的成因: 1 群体协商的失败:从自由讨论走向相互封闭与敌视 2 信息爆炸下的逃避自由倾向 3 网络参与中的民粹主义思潮 4 超越界限的网络私力救济 5 现有诉求渠道的严重缺陷 对于网络参与现状的对策与思考: 1 法律层面:立法填补空白,明确权力边界 2 道德层面:自由订约确立道德伦理 3 舆论导向层面:疏导与引导坚持真实、客观、理性的原则 4 现实层面:拓宽诉求渠道,赋予弱势群体更多话语权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网络参与是近年来公众舆论与学术界关注的热点,本文撰写的目的是在肯定网络参与价值的基础上明确其现阶段存在的问题,找出导致这些问题的根本原因并思考对策。在论述中遵循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这一基本研究范式,从近年来引发巨大影响的若干网络参与案例中发掘出非理性参与的存在;站在政治学的视角对其进行学理分析,找出成因;并从实际出发在不消解网络参与积极意义的基础上寻求可操作的解决办法。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作者本人对网络的本质与特性有着深刻的理解,结合政治学中“广场政治”、“公共领域”等理论,客观地描述了网络参与的现状。在针对非理性参与的对策方面,与其他学者的观点有所不同,强调公共权力不应粗暴干涉网络空间,要在保留网络参与特性的基础上以法律明确框架,推动体制外的力量正确引导网络参与。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论文从政治学的角度挖掘出网络非理性参与产生的根源,并为消解网络参与的负面影响构建了可行的路径。既可以作为了解网络参与本质的参考资料;亦可作为学术依据与理论指导为政府部门制订网络参与方面的政策提供帮助。

作品摘要

网络参与是一种新的政治参与模式,在实践中网络非理性参与所产生的负面效应逐渐引起重视。这种非理性参与外在表现为滋生狭隘与极端观点、侵犯私权等四方面。在综合比较与分析近年来一些典型的网络参与案例后,可以看出其成因是根植于网络参与特性的,可总结为:群体协商的失败,网民的逃避自由倾向,民粹主义思潮泛滥与超越界限的私力救济;此外来自现实层面的原因,现有诉求渠道的严重缺陷亦不可忽略。解决网络非理性参这一问题绝非朝夕之功,更不可简单地动用公共权力强行“围剿”;需对症下药从法律、道德、舆论、现实诉求渠道这四个方向着手,循序渐进瓦解网络非理性参与存在的基础,尽量减弱其负面影响。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网络非理性参与的成因及对策》获西华师范大学政治与行政学院2010年研究生论坛征文二等奖。 并被《西南石油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录用,即将发表于该刊2011年第三期上。

参考文献

[1] 于建嵘.寻找重构中国政治的力量--信息技术与民众抗议行为[EB/OL].,(2010,10)[2010,10]. [2] 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第23次中国互联网络发展状况统计报告[EB/OL].,(2009,1)[2010,10]. [3] 张欧阳.试析网络中的公民政治参与--以中国网络社会三个热点事件为例[M].长春:吉林大学,2004:17. [4] [美]凯斯•R.桑斯坦.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产生知识[M]. 毕竟悦译.北京:法律出版社,2008. [5] 刘文富.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342,194. [6] 周志强.网络广场政治的非理性缺陷[J].人民论坛,2009(8上):22-23. [7] 俞可平.现代化进程中的民粹主义[EB/OL]. ,(2007,1)[2010,10]

调查方式

本作品非社会调查,故略去调查方式的说明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自20世纪最后几年开始,网络技术对于现实政治的影响逐渐显现。社会科学领域,尤其是政治学学者们开始重视这方面的研究。《信息乌托邦--众人如何产生知识》就是这方面的杰出代表作品。在我国自2002年之后,学界才开始重视“网络政治学”,比较有影响力的著作有比如刘文富的《网络政治--网络社会与国家治理》等。经过近年来几个热点网络事件后,越来越多的知名学者加入进网络政治学的研究队伍,比如于建嵘的论文《寻找重构中国政治的力量--信息技术与民众抗议行为》就非常有代表性。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