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搭建学校、政府与企业项目信息互动平台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从解决大学生就业问题着手,成立政府、企业、学校相结合的项目机构,让政府及时了解企业所需的科技项目,并向学校回馈相关信息,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创新,以社会需求为引导,以大学生创新为突破口,扩充双方选择范围,既解决企业问题,又避免资源浪费,以产促学,学以致用,采用在校大学生先创业再就业的新模式,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就业。
- 详细介绍:
- 通过搭建学校、政府与企业项目信息互动的平台,让政府及时了解企业所需的科技项目,并向学校回馈相关信息,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创新,以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引导,以大学生创新为突破口,扩充双方选择范围,即解决企业问题,又避免资源浪费,以产促学,学以致用,成立政府企业学校相结合的项目机构,采用在校大学生先创业再就业的新模式,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就业。 本文撰...(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目的: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拓展大学生的就业模式.促进大学生就业。 基本思路:通过分析大学生就业形式,调查武汉部分高校大学生的创新意识,在校大学生创新所需的条件,当代已有的就业模式是否能满足社会对人才的需求,现有的就业途径及弊端,大学生通过创新取得的经济效益五个方面的情况,提出利用学校人力资源与社会资源相结合的新模式促进就业。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结合武汉市大学生就业情况,通过各种形式的调查,提出先就业后创业的新模式,搭建专业人才与社会需求信息平台。及时的反馈信息,有针对性的产学结合,充分调动大学生创新的积极性,挖掘大学生创新潜能,使大学生的创新成果有效的转化为经济效益,促进就业。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为大学生提供新的就业途径,有效缓解大学生就业难的局面,让学校及时了解社会需求的信息并有针对性培养社会所需的人才,突破大学生就业缺乏经验,创业缺少资金的瓶颈,有利于企业更好的发觉人才,通过学校的人才资源解决企业的相关困难,促进企业的发展。
作品摘要
- 通过搭建学校、政府与企业信息互动的平台,让政府及时了解企业所需的科技项目,并向学校回馈相关信息,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创新,以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引导,以大学生创新为突破口,扩充双方选择范围,即解决企业问题,又避免资源浪费,以产促学,学以致用,成立政府企业学校相结合的项目机构,采用在校大学生先创业再就业的新模式,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就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① 胡锦涛 中国共产党第十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 人民网 ②2009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麦可思中国大学生就业研究课题组编着.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9.6 (就业蓝皮书) ③数据来源于 ④社科院教育竞争力排行深圳居首遭批驳—— 长江商报 2009年09月01日05:46 ⑤(光明日报,2005-08-23 《创造:一流大学之魂》:刘道玉着181页) ⑥...(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 走访、问卷、 亲临实践、统计报表、现场采访、人员介绍等方式。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通过搭建学校、政府与企业项目信息互动的平台,让政府及时了解企业所需的科技项目,并向学校回馈相关信息,让学生有针对性的研究和创新,以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为导向,以社会需求为引导,以大学生创新为突破口,扩充双方选择范围,即解决企业问题,又避免资源浪费,以产促学,学以致用,成立政府企业学校相结合的项目机构,采用在校大学生先创业再就业的新模式,增强大学生的创新意识,促进就业。 本文撰写的目...(查看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