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山区留守群体生存状态调查及对策研究——以保定市涞源县南马庄乡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保定市涞源县南马庄乡位于古北岳山区,此地为我国著名的贫困地区,人均年收入不足1000元人民币。我团队从当地实际情况出发,以独特的视角提出建立留守人员自强园的模式,以提高留守人员自立自强的生存能力,以解决当地因非自然性因素造成的留守人员困境问题,促进当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为我国贫困山区留守人员的解决提供了一条可借鉴的思路,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做出了贡献。
详细介绍:
按照十二五规划,我国将持续推进城镇化,本文就是以我国城镇化快速发展所带来的一系列山区留守问题为背景而展开的调研报告。我们通过对留守问题十分严重的保定市涞源县南马庄乡的典型调查,采用问卷调查及半结构式访谈相结合的调研模式,对南马庄乡全体村民、当地政府人员及大茂山地区资源状况进行了深入的调研。本文结合当地留守人员生存现状及优势山区资源,提出建立“农村留守人员自强园”的新型山区发展模式,以提高留守人员自立自营的生存能力,促进当地经济可持续发展,改善生存环境,增强农村地区繁荣稳定。本文对该模式进行了确切的阐述和深入的理论探析,其中包括自强园的运作机制,以及该模式所覆盖的矿泉水厂建设、旅游资源开发、种植业及林业的改良与推广等。最后对此模式进行实证分析,得出该模式在我国山区普遍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及较高的推广价值,该山区发展模式在加快我国山区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过程中将会发挥显著作用。

作品图片

  • 山区留守群体生存状态调查及对策研究——以保定市涞源县南马庄乡为例
  • 山区留守群体生存状态调查及对策研究——以保定市涞源县南马庄乡为例
  • 山区留守群体生存状态调查及对策研究——以保定市涞源县南马庄乡为例
  • 山区留守群体生存状态调查及对策研究——以保定市涞源县南马庄乡为例
  • 山区留守群体生存状态调查及对策研究——以保定市涞源县南马庄乡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1.通过提出建立新型山区留守妇女“自强园”的模式,解决调研地留守人员生活水平及生产能力低下等问题,提高留守人员生产能力,改善留守人员生存现状,促进农村发展,维护农村稳定。 2.通过该模式的可行性探究,将之推广并有效应用到其他山区农村,充分发挥广大留守人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作用,加快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建设步伐。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对山区农村留守人员的问题进行深入研究,在深入了解山区留守人员生活现状的前提下,提出相关的科学性建议。把实地调查与借鉴吸收其他模式两种方式相结合,提出了独具特色的建立山区农村留守人员“自强园”的模式。帮助山区农村留守人员走出困境,融入社会。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针对山区农村留守人员的生活现状提出科学性建议,采用实地调查与借鉴吸收的方式,结合当地的实际情况,提出建立留守人员“自强园”的模式,调动山区农村留守人员的积极性与创造性,充分发挥留守人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重要作用,进而改善留守人员的生活境况,促进山区农村的稳定发展。

作品摘要

中国社会的人口迁移活动,是中国城镇化过程中规模最大和最重要的过程之一。自70年代末起,由于中国实行了改革开放的政策,加快了城市化进程和东部地区的发展,山区人口大量外流便形成了一个普遍现象。在人口外迁和城市生存难度加大的双重影响下,山区农村留守人员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首先,我们对山区农村留守人员的生存现状展开调查,通过调查发现留守人员的劳动技能水平极低、科学文化素质不高、与外界信息的交流甚少等现状。然后通过对这种现状的研究,结合当地的具体情况,提出科学性建议,促进留守人员的自立自强。收集相关的资料,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可行性建议,以促进留守人员生活现状的改变。在坚持以人为本的前提下,通过建立企业式的留守人员“自强园”,帮助他们改善生存环境,提高生活质量,同时增强他们的自立自营生存能力,减轻国家的负担,实现社会的和谐,最终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宏伟蓝图。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1)于2010年12月4日在河北大学经济学院暑期社会实践报告会中报告,受到与会师生一致好评,被评为经济学院“2010年度优秀社会实践报告”; (2)被北京科技大学施大德教授提名为“2011年北京市海淀区民革立项书”。

参考文献

浦善新,《走向城镇化——新农村建设的时代背景》,中国社会文献出版社,2006.9 叶敬忠,《别样童年——中国农村留守儿童》,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6 叶敬忠,《阡陌独舞——中国农村留守妇女》,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7 叶敬忠,《静默夕阳——中国农村留守老人》,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8 曹锦清,《黄河边的中国》,上海文艺出版社,2001.1 张新伟,《市场化与贫困化路径选择》,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1.12 胡淑珍,《中国经济热点研究报告》,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0.12 张佩昌,《他山之石——国外欠发达地区开发启示》,中国林业出版社,2000.4

调查方式

本调研报告采取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图片照片视频的方式对调研地进行了系统的调查,得到了第一手的资料;又通过文献法、访谈法等对资料进行了完善。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以前,我国对留守人员的解决思路主要是以帮扶、扶贫为主,而事实证明这样的开发方式是不科学的,单纯的输入方式不仅不能解决贫困人员的生存及发展问题,而且会滋生其懒惰、坐等心理。长期下来造成了他们的发展滞后,留守人员贫困依旧。 从2002年开始,河北大学的董湘岩教授就开始在大茂山地区进行实地调研,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近几年来我国经济发展逐渐迈上一个新台阶,经济的带动需要大量的劳动人员来补充,这样许多农村青壮年劳动力进城务工,造成了留守群体的形成,大茂山地区也不例外。在此情形下,董湘岩教授开始思索当地留守群体的解决思路,并与北京科技大学的施大德教授一起来开创了大茂山留守妇女“自强园”运行模式。该模式以留守妇女为主题,旨在解决留守妇女的问题。自强园模式要求妇女面向市场,有一点经济收入,以探索自身发展,这要区别于政府救济、宗教慈善行为与民间公益行为的不同理念,这一点很重要。但从实际运行的情况来看,效果并不是很明显,因为虽然与传统的救济相比有所改变,但仍然存在些许弊病,从某种意义上说仍没有脱离“救济”的范畴,没有真正的融入市场。 鉴于此,我们从实际情况出发,在妇女自强园模式的基础上进行改进,一方面将妇女自强园的模式进行推广,发展其它方向的自强园模式;另一方面,积极引入市场主体,不断将自强园模式市场化。最重要的一点是,我们强调自强园模式下人员的自身素质建设,并将此作为我们项目的重中之重,这在国内外同课题中或有体现,但真正付诸实践的我们是做的比较不错的。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