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在政府与社会之间的慈善组织及其治理--基于云南省红河州地区的个案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以认识我国慈善组织的运作机制,探寻慈善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可能路径为研究目的,作品选取了云南省红河州地区的红十字会为个案,对组织的发展、管理、慈善运作以及组织社会化四方面内容进行了考察。作品提出,“非制度性依附”是当前慈善组织普遍的生存样态,它造成了政府、慈善组织、社会三方间合法性供求机制的失衡。最终,作品从制度变迁的视角分析了问题的成因,提出我国慈善事业从“一元支配”走向“三方合作”的可能路径。
详细介绍:
作为社会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慈善组织发挥着为政府公共服务拾遗补缺、缓和社会矛盾的重要作用。我国现代化慈善组织的起步晚,并且绝大多数的慈善组织以一种近似政府机关的方式运作着;然而慈善事业本身应当是一种社会事业,它需要积极融入社会,获得社会的认可与参与。慈善的根本动力在民间。因此我国的慈善组织就呈现出了一种独特的现状:“官”与“民”的两重属性相互交织和矛盾。多数慈善组织亲政府,而相对疏远社会,慈善的发展处于一种缺乏社会积极参与和信任的失衡状态。如何认识我国慈善组织的运作机制,并寻求慈善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可能路径成为本作品的立意所在。 作品选取了云南省红河州地区的红十字会为个案,力图在制度设计相对简单、原始的情境中展现慈善组织生成与运作的过程,对组织的产生与发展、运作管理、慈善物资的运转使用以及组织社会化四个方面进行深入研究。在此基础上,我们提出,“非制度性依附”是当前慈善组织普遍的生存样态,并论述了由此造成的“政府—慈善组织—社会三方间合法性供求机制的内在紧张与失衡”。最终,作品以制度变迁的视角分析了我国慈善现状的成因。在“统合主义”与新公共管理理念的启示下,我们最终把社会作为一个独立主体引入对体制的探讨中,提出了“三方合作”的慈善模式,并设计和论证了促成该模式建立的内在机制。我们认为,从“一元支配”到“三方合作”是慈善事业可能的发展路径。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作品旨在通过个案研究,分析当前慈善组织的生存样态,探求符合我国慈善事业现状的发展路径。论文主要沿着“实证调研→问题分析→发展路径”的思路展开:以红河州红十字会为个案,全面分析慈善组织的发展过程及其运作特点;随后,运用合法性理论的框架概括慈善组织的生存样态,探讨现行体制下的优势与问题;最后,将社会作为独立的主体引入到制度设计中来,从制度变迁的视角提出慈善事业可能的发展路径,并进行机制上的设计与论证。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先进性: 以个案研究为基础,所收集的资料横向涵盖13个县市的慈善运作情况,纵向勾勒出制度变迁的全过程。多种研究方法综合运用,定性研究与定量研究相结合,使用SPSS软件进行相关的量化统计分析。 独特性: 运用合法性的理论框架研究慈善组织的生存样态及发展中面临的问题,将社会作为一个独立主体引入对慈善组织治理的探讨中,提出了“一元支配”到“三方合作”的慈善事业发展路径。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应用价值: 作品着眼个案研究,较好概括了我国慈善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并提出了未来可能的发展模式及其注意问题,对于调研地乃至我国慈善运作模式的发展均有一定的参考、借鉴意义。 现实指导意义: 提出了慈善发展模式由“一元支配”向“三方合作”转化的设想,并找到了促成三方良性互动与合作的内在机制,这对于慈善组织与相关政府部门明确发展思路,进行相关制度安排与发展规划有较强的现实指导意义和参考价值。

作品摘要

非制度性依附的固化和社会参与的不足是制约我国慈善组织发展的两大障碍:前者蕴于制度变迁的过程之中,不仅表现为政慈关系的外在样态,更内化为一种路径依赖;而后者则体现在政府一元支配的慈善运作模式中,使慈善组织带有浓重的行政化色彩;将社会作为独立主体引入到慈善模式的讨论中来,实现慈善运作由“一元支配”向“三方合作”的转变或许是我国慈善事业改革与发展的合理路径。而如何在政府、慈善组织与社会之间建立一种动态的平衡关系无疑成为了解决问题的关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专业著作类: 1. 田凯.非协调约束与组织运作——中国慈善组织与政府关系的个案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4. 2. 杨团、葛道顺主编.和谐社会与慈善事业[C].北京:社会科学出版社,2007. 3. 徐麟主编.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社会出版社,2005. 专业论文类: 4. 高丙中.社会团体的合法性问题[J].中国社会科学,2000(2). 5. 谢志平.关系、限度、制度:转型中国的政府与慈善组织[D].复旦大学,博士毕业论文,2007. 网络文献类: 6. 红河州红十字会网站: 7. 秦晖.从传统民间公益组织到现代第三部门——中西公益事业史比较的若干问题[EB/OL]. 法律法规类: 8. 公益事业捐赠法、红十字法、社团登记管理条例、中国红十字章程.

调查方式

本次研究采用了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书报刊物、统计报表、文件的调查方式。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当前相关的学术探讨大致可分为三类: 第一类是对制度的比较研究。此类研究或比较中西方社会差异,或进行历史的纵贯分析,深刻剖析造成我国社团组织发展现状的原因,并主要通过比较相关制度的差异和运作效果,为学习和借鉴提供某种可能的路径。但同时,该类研究多停留在“宏大的模糊叙事”层面,即通过对中西方慈善事业发展状况的描述在对比中发现问题,但对于慈善事业可能的发展路径并无过多涉及。 第二类是对制度参与主体的研究。尤其是对传统的政府与慈善组织二元关系的研究。此类研究也较多地关注了政府支配下慈善组织运作的困境,也指出通过划清二者的界限实现慈善组织的相对独立,从而更好地服务于社会。因此,如何划分政府与慈善组织二者的活动边界,并探寻慈善主体参与最大化、成本最小化和社会福利最大化有机结合之可能便成为此类研究的关键话题。 第三类是对组织运作模式的研究。这类研究以慈善组织的运作模式为基点,渐次拓及制度主体、发展环境支撑等多方面内容,多采社会学方法深入组织中进行个案调查,对了解和解决个案慈善组织存在的问题有很强的借鉴意义。但如何将个案研究与整体意义相结合也是此类研究应重视的一个问题。 上述部分研究已经关注到了这些组织在行政化与社会化之间面临的深刻问题,并从不同视角进行了分析:以高丙中为代表的一批学者使用“合法性”概念对此加以探讨,提出社团组织具有“政治合法性”、“行政合法性”、“法律合法性”以及“社会合法性”等属性,而其中的社会合法性最为本质;熊岳根指出“公私混合和官民身份重叠是中国第三部门的普遍特征”;田凯通过“组织外形化”的概念对“慈善组织越来越像政府机构”的现象进行了解释;谢志平运用市民社会和制度变迁理论对中国慈善组织的发展和现状进行了剖析,认为“支配性功能协作关系是转型时期政府与慈善组织所存在的关系模式”。而近期,严若森又提出我国非营利组织“政府性异化”的特征以及相应的“适应性治理”方法。相关研究有逐渐从描述性层面向规范性层面转向趋势。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