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山东省农村垃圾处理问题浅议
小类:
社会
简介:
作品以山东省农村垃圾处理问题为例,分析了农村现阶段的垃圾处理现状和危害,为解决我省农村垃圾问题提出了切实可行的方案,为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目标和农村可持续发展做出建设性探究。这对于实现山东省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具有重大的理论和现实意义。
详细介绍: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农村垃圾处理的概况及研究前沿,阐述了山东省农村垃圾的特殊性和危害性,以及农村垃圾治理对于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意义;本文创造性地以垃圾的历史和农村的特点为着眼点,结合山东省实际,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农村垃圾问题,提出了“因地制宜三步走”的垃圾处理实施方案:(1)完善农村基础卫生设施建设(2)城乡一体化垃圾处理回收机制(3)垃圾源头分类收集利用。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作品的撰写是出于对山东省农村垃圾治理问题的关注,顺应全社会大力倡导构建“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时代要求。通过文献收集、结合实地调查和访谈了解了山东省农村垃圾治理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进行了一系列的探讨与研究;可为政府部门决策提供有针对性的意见和建议,并引起全社会对农村垃圾问题的关注,积极帮助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为构建“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出谋划策。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当前我国对于呈现出恶化趋势的农村垃圾问题缺乏重视。本文对山东省农村垃圾治理作了深入分析,视角敏锐。 2.农村垃圾问题不仅是社会问题,还涉及各地的自然环境,具有鲜明的地域性。本文立足于山东省农村实际,研究了农村垃圾问题,具有针对性和指导意义。 3.本文结合国内外垃圾处理前沿,创造性地以垃圾的历史和山东省农村特点为着眼点,提出“因地制宜三步走”的垃圾处理方案。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农村垃圾问题已开始凸显,并呈现出恶化的趋势。我国农村由于一些固有的特点,使得农村垃圾的治理远比城市治理困难。农村垃圾治理问题是新农村建设的基本问题,而山东省是农业大省,也是新农村建设的重点省份。山东省农村垃圾治理形势比一些其他沿海省份更加严峻。做好农村垃圾处理工作,是改变农村脏乱差状况的措施之一,也是实现“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的必要条件。农村垃圾治理研究对于山东省具有重大的实践推广价值。

作品摘要

本文介绍了国内外农村垃圾处理的概况及研究前沿,阐述了山东省农村垃圾的特殊性、危害,以及农村垃圾治理对于新农村建设的意义;本文创造性地以垃圾的历史和山东省农村的特点为着眼点,结合山东省实际,从发展的角度看待农村垃圾问题,提出“因地制宜三步走”的垃圾处理实施方案。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1年5月,在山东师范大学第12届“挑战杯”学术论文大赛荣获校级二等奖。

参考文献

[1]杨列等.国外农村垃圾处理综述与思考[J].中国城市环境与卫生,2009,(5); [2]姚伟.我国农村垃圾产生量及垃圾收集处理现状[J].环境与健康杂志,2009,(1); [3]谷中原.农村垃圾治理研究——以武陵山区S县L乡为例[J].湖南农业大学学报,2009,(2); [4]章也微.从农村垃圾问题谈政府在农村基本事务中的职责[J].农村经济,2004,(3); [5]张贇.新农村建设中的农村垃圾问题[J].安徽农业科学,2007,(4); [6]石峰. 2006年山东省农村垃圾和污水处理状况调查[J].预防医学论坛.2008,(9); [7]焦守田,冯建国等.农村垃圾的资源化管理[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8; [8]边炳鑫,赵由才.农村固体废物的处理与综合利用[M].北京:化学工业出版社,2005 [9][法]卡特琳•德•西尔吉.人类与垃圾的历史[M].天津:百花文艺出版社,2005; [10]【美】Robert Costanza Sven Erik Jorgensen.Understangding and Solving Environmental Problems in the 21st Century towards a New,Integrated Hard Problems Science. 2002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随着中国经济的不断发展,农村垃圾问题已成为影响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因素,农村垃圾不仅危害着当代人的健康,更制约着后代人的发展。因此,农村垃圾的问题的处理势在必行。在当今社会背景下,农村垃圾的处理已向“资源化、循环化、减量化”的“三化”理念转变。随着“十二五”规划的提出,有效解决农村的垃圾问题被提上日程。 对于垃圾处理问题,国内外学者进行了多角度的研究。一些国外学者认为发展中国家与发达国家垃圾处理的情况不同。首先,发展中国家只有50%~70%的垃圾被收集起来 (Cointreau-Levine,1994)。其次,垃圾的收集和清运工作在发展中国家是劳动密集型的行业(Beede and Bloom,1995)。史蒂芬、杜斌和拉瓦洛(Dubin and Navarro,1988),对垃圾处理市场进行了分析。史蒂芬(Stevens,1978)研究了垃圾的总收集成本问题,杜斌和拉瓦洛分析了垃圾的平均处理成本。史蒂芬、 杜斌和拉瓦洛的研究分析了市场结构和人口密度对生活垃圾管理成本的影响。 我国学者长期以来对垃圾处理问题同样进行了深入的研究。一些学者(王琪,2005;陈瑞生,2005;李军锋,2003;袁英,2003;边东圣,2001;刘京媛,2001)分析了城镇垃圾处理的原则,认为应该因地制宜发展适合中国国情的垃圾处理方式。边东圣 ( 2001)认为我国城市垃圾存在总量不断增加、构成复杂化、对环境的污染加剧、处置方法不科学、管理体制不合理等问题,应该从完善法律体系、征收垃圾处置费、减少垃圾总量、实行分类回收等方面着手解决。杨莹(2005)对县城范围的垃圾处理问题进行了分析。燕慧民(2004)对湖南省农村垃圾污染源进行了分类,提出各级政府要提高对农村垃圾污染危害性的认识,增加政府的投入。乔志香(2003)提出了城镇防止垃圾污染的策略,即需要对垃圾进行无公害化处理。刘克锋( 2002)对北京郊区农村垃圾的成分进行了调查分析。 现阶段,关于农村垃圾问题的治理尚处于成长阶段。我们参考了国内外的有关书籍,结合时代主题,通过对山东省农村垃圾情况的探讨分析,对省内不同地区垃圾问题的比较,提出了切合中国农村现状的垃圾处理方案——“因地制宜三步走”战略。这对垃圾问题的有效处理提供了十分有价值的参考,对我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特别对于农村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大意义。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