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大众传媒表达的价值观对我国受众的影响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文通过对报纸、广播、手机、电视、网络等大众传媒传播方式及内容的分析概括,总结出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的共性内容。进而针对不同性别、不同年龄、不同收入等多样性的受众层次制作纸质或网络问卷并进行调查,从正反两方面调查大众传媒所表达的价值观对其思想、行为的影响。最终分析概括出当今舆论环境下,应怎样对待大众媒体中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使大众传媒更好地在受众的价值生活层面发挥价值辐射的作用。
详细介绍:
“21世纪的社会是信息社会,也是传播社会、媒体社会。”大众传媒即大众传播媒介,它是大众获取与传递信息的重要途径。而当今社会,大众传媒已经渗透到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在人们日常生活中扮演着必不可少的角色,大众传媒中表达的价值观也会或多或少的影响人们的思想。因此,了解大众传媒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我们小组通过社会调查的方法,从2011年3月1日开始调查,一直持续到3月9日,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选取了公园、超市、校园等人群聚集的场所进行调查;同时我们还采取入户访谈等形式对被调查对象进行相关访问,搜集相关信息资料和数据,并分别从大众传媒对不同年龄、不同收入段和不同性别的影响对其进行整理分析。相关内容具有一定的代表性和说服力。 通过本次调查,我们发现,大众传媒表达的价值观对受众影响较大,受众的日常行为及思想有一半以上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同时受众也具有一定的判断力,能够辨别部分媒体传达的不良信息。因此将大众的辨别能力进一步提高,使他们在纷纷而至的传媒信息中保持冷静的头脑思考现实是首要考虑的问题。大众传媒虽然渗入到人们日常生活的每个方面,但是传媒内容的低俗化和单一化使得受众虽然深深受到大众传媒的影响,但是并没有真正地从中得到有用的信息。 对于本次调查,我们对当今传媒的发展形式内容等有了全新的认识和更加成熟的见解。我们希望能够通过调查及结果给当今传媒的发展提供一些建议,使传媒业更加贴近群众,真正给受众提供一个开阔视野的平台。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信息时代,大众媒体已渗透进人们生活的各个角落,直接影响着人们的认知能力与道德情操。特别是随着西方资本主义国家文化渗透政策的推行,对中国传媒产业提出了新的挑战。本文从传播学和教育学交叉的角度进行理论阐释与思考,提出具体教育对策及中国大众传媒今后偶发展方向。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作品通过大量科学可靠的背景资料的搜集,逻辑严谨合理的问卷设置,对个人、群体、组织等的典型调查、对大学生的重点调查,调查范围广、程度深以及对调查结果的严密分析,得出科学有效的结论。 其独特之处在于对大学生受众群体的重点调查。大学生大多拥有QQ或人人网等网络账号,通过对这种网络中的特殊社交类传媒中各类文章图片的转载分享模式增加信息获取量,进行价值观的再思考。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通过调查了解了受众对大众传媒的信任、接受、认同的程度以及受众对大众传媒的期待。分析概括出当今舆论环境下,我国传媒产业应如何应对国外传媒的竞争以及应怎样看待及对待大众媒体中表达出的价值观对受众的影响,使大众传媒更好地在受众的价值生活层面发挥价值辐射作用。从而使大众传媒更好的为广大群众提供了解信息和交流的平台,让大众更好的利用大众传媒手段,使众传媒为我们的生活发挥更大、更好的作用。

作品摘要

通过对调查结果的分析,我们得出结论:对于大众传媒所传递的价值观,受众的反应较为乐观,基本能够积极接受媒体所传达的正确价值观,积极抵制某些媒体传达的低俗甚至错误的价值观。 在中国,随着传媒产业发展环境的逐步优化,平面媒体政策的逐步宽松,市场拓新先机开始显现、科技含量不断提高,传媒业正呈现出强劲的产业化发展趋势,传媒产业雏形基本形成,并且传媒业的快速发展带动或促进了相关产业的发展。从传媒资本的角度看,中国传媒的市场化改革的进程在明显加快,而且国家的有关政策也开始松动,由原来的严格控制到现在的限制性进入。但同时大众传媒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沙莲香.传播学[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1990.115. (2)刘伟,《大众传媒对当代大学生价值取向导向功能的偏离与完善》 《山东农业教育》2006年第1期 (3)戴元光《传媒、传播、传播学》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2005年4月第一版第148页 (4)禹建强《传播市场化的陷阱》中国传媒大学2005年版第200页 (5)胡钰 《大众传播效果问题与对策》 (6)贾乐蓉 《新世纪大众传媒的发展》

调查方式

从2011年3月1日开始调查,一直持续到3月9日,以调查问卷的形式,选取了公园、超市、校园等人群聚集的场所进行调查;同时我们还采取入户访谈等形式对被调查对象进行相关访问,搜集相关信息资料和数据。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西方学者在研究大众传媒的时候,往往热衷于探讨大众媒介在政治过程中的作用与地位。1963年,美国政治学家K. W.多伊奇就发表的代表作《政府的神经:政治沟通与控制的模式》,就是从信息沟通的角度(核心概念是“信息”和“反馈”)来分析政治系统的决策过程,并形成了政治沟通理论。 中国学者涉足大众传媒学研究还是最近二十几年的事情,大众传播学因为是综合地运用当代西方政治学、大众传播学以至社会学的理论与方法而形成自己的理论,处于新兴的边缘学科性质,没有得到学者的重视,目前,只有也只有少量的国外政治传播学著作被翻译引进,而国内系统研究并尝试建立政治传播学理论体系的学者,以代表性著作来看,主要是邵培仁先生和张昆先生,两位学者分别完成了((政治传播学》(1991)和《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2003)两部著作。《政治传播学》一书中最具突破性之处一是对政治传播学的研究对象做出了界定,二是提出了“整体互动”的研究模式,虽然全书的理论体系还较为粗糙,但也许正如作者所言,此书目的只在于在政治学和传播学两门学科之间架起桥梁,这本里程碑式的著作标志着我国学者开始建立自己的大众传媒学理论体系;《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一书则试图对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进行全景式描述,探讨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艺术及其功能的调控,揭示当代中国政治社会存在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该著作融合了众多中西方政治学、传播学理论,又结合了中国的实际,从历史的角度和社会的角度,反思了中国当代大众媒介的政治社会化功能与国内同类型研究相比,此研究显得相当深入。另外,许多青年学者也加入到这一领域的研究上来,北京大学刘华蓉的《大众传媒与政治》、复旦大学汪凯的《转型中国:媒体、民意与公共政策》等著作的出版,也为我国政治传播学的研究发展增添的新鲜的力量。但目前中国对大中传媒还缺少理论化、系统化、体系化的研究,特别是缺少大众传媒对当代大学生影响的研究。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