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当代大学生群居孤独症调查研究及其心理机制与干预策略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本作品在2010.9-2011.3期间,通过分层抽样的方式,以杭州、宁波、温州等多所高校81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UCLA孤独量表、感情与社交孤独量表,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群居孤独感的现状和心理成因,探讨了有关的心理机制,并提出相关的干预策略。为大学生科学有效的克服孤独、走出封闭孤僻心境提供一些参考,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引导提供一定可资借鉴的科学依据。
- 详细介绍:
- 大学生作为一个特殊的社会文化群体,他们处于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的成型期,具有强烈的不稳定特征。他们在积淀知识的同时,也非常期望能够被社会或他人接纳与认可,渴求和谐友好的人际关系,需要友谊的滋养与爱情的抚慰,以从中获得激励、自信和归属感。然而由于种种原因的影响,这些需求时常难以满足,因而与其他年龄阶段的研究被试者相比,孤独感表现得尤为强烈。因此,研究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群居孤独心理,探讨其心理机制和干预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据了解目前“群居孤独症”正悄然困扰着新一代大学生,并逐渐成为影响大学生心理健康和成长成才不可忽视的人格气质因素,也已然成为学校、家庭和社会普遍关注并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本作品还剖析了大学生群居孤独症的心理成因,探讨了有关的心理机制,并提出相关的干预策略。为大学生科学有效的克服孤独、走出封闭孤僻心境提供一些参考,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引导提供一定可资借鉴的科学依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由于“群居孤独症”现象是2010年末才刚刚被提及的网络热点关键词,而且迄今为止关于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也仅停留在影响因素和抽象的干预层面,对于群居孤独现象的心理成因和机制缺乏深入研究。因此本作品关于当代大学生“群居孤独症”现象调研、心理机制与干预策略方面的研究,立题新颖,观点独特,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和先进性,学术与应用价值较高。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鉴于目前对于群居却孤独着的大学生群体及由此所出现的“群居孤独现象”仍然足够认识,相关研究尚未能体现其群居的特征性,对于其内在的心理成因、心理机制等尚缺乏系统深入的探讨。因此,本作品的研究为高校实施科学有效的心理疏导与干预措施提供参考依据,对于帮助大学生根据群居孤独心理成因正确调节心态,走出孤僻心境,具有重要的现实指导意义。
作品摘要
- 目前,群居却孤独着的大学生正面临着“群居孤独症”的极大困扰,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他们的心理健康和成长成才,已经成为不可回避的社会问题。心理学家们甚至预计,随着社会文化更加趋向多元,经济变得越来越富有,对孤独感和人与人之间社会需求的关注将继续增加。因此,研究大学生这一特殊群体的群居孤独心理,探讨其心理机制和干预策略,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实践意义。 因此本作品在2010.9—2011.3期间,通过分层抽样的方式,以杭州、宁波、温州等多所高校810名大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UCLA孤独量表、感情与社交孤独量表,调查分析了大学生群居孤独感的现状和心理成因,探讨了有关的心理机制,并提出相关的干预策略。为大学生科学有效的克服孤独、走出封闭孤僻心境提供一些参考,为学校开展心理健康引导提供一定可资借鉴的科学依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本作品未在各种会议或任何期刊上发表登载,曾于2011年3月荣获浙江医药高等专科学校第八届“挑战杯”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参考文献
- [1]蒋艳菊.大学生孤独感结构特点的初步研究[J].心理科学,2005,28(3):690-693. [2]王欣.云南省四校大学生孤独感调查研究[J].临沧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7,16(2):52-5. [3]许丽华.大学生依恋内部工作模式、人际关系与孤独感的关系研究[D].河北师范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8. [4]李鹏.大学生孤独感及其影响因素研究[J].聊城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5(2):216-217. [5]答会明.十年来我国大学生孤独感研究综述[J].内蒙古师范大学学报 (教育科学版),2009,22(1):85-90. [6]骆光林.大学生孤独心理的调查与分析.浙江大学学报(理学版),1999,26(3):112—11.
调查方式
- 本作品主要采取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会议座谈、统计报表等调研方式。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国外对孤独感的科学研究始于20世纪70年代的孤独感研究,1973年,Robest-Weiss发表了《孤独,一种情绪及社会性孤立体验》一文。受该文的启发Peplau和他的学生于20世纪70年代末开始了对孤独的系统研究,创制了广为采用的孤独量表UCLA(University Of Califomiat Losangels),并对孤独进行了理论上的系统研究分析。1979年,第一次国际孤独研讨会在美国召开。最近十几年来,国外对孤独的研究发展较快,至今已积累了大量的研究成果。研究表明,孤独与社会支持和精神健康有显著的相关。显然,对于孤独感的研究不仅是社会关系领域的重大课题,也是人格心理和心理健康研究领域的重要切人点。 进而有关孤独的咨询与治疗也引起了人们的关注,Murphy和Kupshik(1992)曾用社会技能训练、角色扮演等技术帮助孤独患者提高交往水平,改善人际关系。但是,由于孤独者往往存在社交技巧不到位及其他的心理障碍,难以与他人建立密切的关系,因而大多数关于孤独的干预研究都是以社交技巧训练为主进行的,并综合运用其他技术,如认知调节、敏感性训练、情绪表达训练等现代人际关系的咨询与治疗技术……。 国内在这方面的研究和应用就显得较为苍白,我国关于孤独感的大量研究是最近十年来的事 情,虽然研究对象在各年龄段都有涉及,但是针对心理机制与切实有效的干预策略研究明显偏少,这也是该研究领域的不足之处。目前国内主要侧重于大学生孤独感的表象、影响因素及其与人际关系等的相关性研究,而对于心理成因与机制、应对策略以及心理干预研究还不够深入。 尽管国内外学者对大学生孤独感的研究已经逐渐被人们所关注,虽然在孤独感概念上没有达成一致认识,但大多都肯定大学生孤独感是一种痛苦的体验、一种主观认知、一种相对稳定的多维系统。研究者认为,大学生孤独感的影响因素除常见的学校、家庭、社会外,还应该扩展到文化、心理因素,孤独感是衡量一个人心理是否健康的重要标准,由孤独带来的负面效应会给个体带来严重的困扰,影响个体的生活质量和主观的幸福感。 未来对于孤独感的研究主要会集中在:①大学生孤独感的跨文化研究,②大学生孤独感与网络使用的关系,③大学生孤独感量表的本土化,④大学生孤独感衡量指标的标准化研究⑤大学生孤独感可操作的干预机制等方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