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本信息
- 项目名称:
- 关于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因素的分析 ——以河北省蠡县洪善堡村为例
- 来源:
- 第十二届“挑战杯”省赛作品
- 小类:
- 社会
- 简介:
- 该项目重点分析了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因素,并针对这些因素提出了相应的对策建议,旨在更好地实现农村劳动力的转移。
- 详细介绍:
- 当前“新生代农民工”(多指“80”后“90”后的农民工)这一数量庞大的群体,日益受到全社会的广泛关注,他们与第一代农民工相比,有更多的新时代特点。该作品的作者在查阅了众多的有关“新生代农民工”的研究资料基础上,深入华北平原典型村落——河北省蠡县洪善堡村进行实地调查,旨在发现他们在就业方式及就业观念上的新特点。通过近200份的问卷调查和大量的个案访谈,笔者了解到,“新生代农民工”的择业观较其父辈有了很大的转变,他们中的很多人有创业意向,然而由于种种原因限制了他们创业。 针对这一现象,笔者更有针对性的与当地居民和村书记进行进一步地交谈。通过分析调查问卷的数据,整理与村民的谈话记录,笔者发现,除资金、技术、经验等因素外,河北人普遍的保守的文化传统、目前简单劳动力较高的工资待遇、较安逸的生活环境和跨行创业的艰辛等在很大程度上也成为制约他们创业的因素。该作品详细阐述了上述四个方面如何对“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产生影响,并提出了相应的建议,如政府方面加强政策法规的支持、因地制宜的引导、培训制度的完善以及“新生代农民工”要注重自身综合素质的提高等。希望能为华北农村青年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更多途径,解决其转移过程中的问题以实现更好的转移,进而推动当地城市(镇)化进程,促进新农村建设,为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思路。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 该研究以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因素为切入点,通过个案访谈和抽样调查的方式,分析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因素,旨在引起政府和社会的关注,呼吁各方面为他们疏通创业道路,为“新生代农民工”的更好发展提出意见。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 “新生代农民工”是近年备受关注的庞大群体,有专家学者对其生存现状进行研究,但有关其创业方面的研究较少。该研究着眼于影响“新生代农民工”创业因素,选题独特。另外,选取河北省保定市蠡县洪善堡村深入调查研究,能全面了解地方特色,针对具体问题提出具体措施。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 该研究通过对河北省保定市蠡县洪善堡村“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现状的分析,了解影响华北平原地区“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因素,以实现更好的转移华北农村青年劳动力,进而推动当地城市(镇)化进程,促进新农村建设,为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思路。
作品摘要
- 随着“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成长型群体数量的不断扩大,他们逐渐引起社会各方面的广泛关注。然而目前专家、学者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意向以及创业困难,研究较少。为了响应国家鼓励支持“新生代农民工”创业政策的号召,该研究主要从“新生代农民工”的时代特色出发,根据“新生代农民工”的新特点(如受教育程度高,职业期望值高,物质和精神享受要求高,工作耐受力低等) 结合实地调查,通过对近200份的问卷的分析和大量个案访谈记录的整理,分析出保守的文化传统、较高的工资待遇、安逸的生活环境、跨行经验的制约等因素在一定程度上是“新生代农民工”创业的主要制约因素;并针对这些情况,从政策制度的支持、因地制宜的引导、培训制度的完善和综合制度的提高等方面提出了相关建议。通过该次调查研究,旨在为华北农村青年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更多途径,解决其转移过程中的问题以实现更好的转移,进而推动当地城市(镇)化进程,促进新农村建设,为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思路。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 无
参考文献
- [1]王春光. 对“新生代农民工”城市融合问题的认识[J].人口研究,2010,(2) [2]何晓红. 挣扎与弥补: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的关怀体系 [J].中国青年研究,2010,(9),30-33 [3]付光伟. 另一种不适应——“新生代农民工”农村社会适应性障碍的社会学分析[J]. 中国青年研究,2007,(11),66-69 [4]李伊白. 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的移动学习:现状、需求与发展策略[J].开放学习,2010,(9),37-41 [5]李晓阳.“落叶难以归根”—— “新生代农民工”“回流”障碍问题分析[J].,特区经济,2010,(9),279-281 [6]许传新. 农民工的进城方式与职业流动—两代农民工的分析比较[J].青年研究,2010,(3),1-12 [7] 河北:农民工创业可享受小额贷款. 中央政府门户网站.
调查方式
- 主要采用调查研究的方式,以问卷调查和个案访谈相结合的方式进行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 目前就“新生代农民工”这一成长型群体的研究,国内一些专家、学者主要从“新生代农民工”融入城市遇到重重困难、返乡回流又存在诸多不适应的矛盾出发,提出相应的解决措施;还有一部分学者主要着眼于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的心理健康和教育问题。 王春光则主要从社会认同的角度分析了“新生代农民工”在城市社会的融合情况。付光伟认为“新生代农民工”对农村社会的适应方面也存在诸多障碍, 主要表现在经济、社会和心理层面。 李晓阳通过部分农民工“回流乡村”这一独特的视角,发现了“新生代农民工”发展中存在的主要障碍,认为发展乡土工业、繁荣乡镇经济、促进乡镇全面发展才是解决这些障碍的根本措施。 何晓红对“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的缺失状况进行了原因分析,并提出应当从思想教育、制度规范、改进服务等方面入手,努力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关怀体系,尽力提升“新生代农民工”自身素质,以弥补“新生代农民工”精神生活的缺失和不足。 李伊白针对“新生代农民工”的教育和培训缺失问题,提出和论证了通过移动学习的方式促进“新生代农民工”接受规范化培训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探讨了面向“新生代农民工”移动学习的政策支持和实施策略。 许传新通过比较分析两代农民工的进城方式和职业流动特点,得出了“新生代农民工”就业层次高于第一代农民工的结论。 这些调查研究中对于“新生代农民工”的创业意向以及创业困难,研究成果较少。通过该次调查研究,旨在为华北农村青年劳动力的转移提供更多途径,解决其转移过程中的问题以实现更好的转移,进而推动当地城市(镇)化进程,促进新农村建设,为推进农村全面小康社会建设提供思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