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旅游景区社区参与中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如何协调好各方利益是长期困扰着旅游景区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品通过扎实、深入的实地调查,对湖南省主要景区的利益协调状况进行了客观、全面的了解,总结了现有经验,发现并归纳出景区六大利益协调问题及其四大衍生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利益协调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及博弈论构建了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旅游景区社区参与中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针对性和操作性,为景区利益协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系统的思路和方法。
详细介绍:
如何协调好各方利益是长期以来困扰着旅游景区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本作品通过扎实、深入的实地调查,对湖南省四大主要景区社区参与中的利益协调状况进行了客观、全面的了解,总结了现有经验,发现并归纳出景区六大利益协调问题及其四大衍生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利益协调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及博弈论构建了具有一定普适参考价值的旅游景区社区参与中的利益协调机制。文章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对本文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阐述;第三部分对所调研的四大景区的利益协调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其经验成果和不足;第四部分在深入分析调研结果的基础上,对湖南省景区社区参与中利益协调问题进行现实审视;第五部分基于问题现状充分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和博弈论提出景区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构想;第六部分是对利益协调机制进行科学整合,创新性的构建出旅游景区社区参与中的利益协调机制框架。课题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针对性和操作性,为景区社区参与中的利益协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系统的思路和方法以资借鉴。

作品图片

  • 旅游景区社区参与中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 旅游景区社区参与中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 旅游景区社区参与中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 旅游景区社区参与中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 旅游景区社区参与中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作品力图为解决旅游社区参与进程中的景区利益协调问题提供系统的思路和方法,确保景区居民群体的根本利益,实现景区社会的稳定与和谐发展。 基本思路:本作品综合采用文献查阅、实地考察、理论探讨等方法,在实地深入调查的基础上,全面总结湖南旅游景区现有利益协调经验,深刻剖析存在的问题,并以利益协调理论、博弈论等为理论基础,结合旅游景区的利益协调现状,构建出旅游景区社区参与中的利益协调机制。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如何协调好各方利益是长期困扰着旅游景区发展的重大问题。作品通过扎实、深入的实地调查,对湖南省主要景区的利益协调状况进行了客观、全面的了解,总结了现有经验,发现并归纳出景区六大利益协调问题及其四大衍生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利益协调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及博弈论构建了具有较高参考价值的旅游景区社区参与中的利益协调机制。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针对性和操作性,为景区利益协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系统的思路和方法。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作品针对景区社区参与中的利益协调问题合理构建利益协调机制框架,研究具有较强的针对性、应用性和操作性。该利益协调机制框架对于解决湖南旅游景区社区参与中的利益协调问题具有现实指导意义,对制定湖南旅游景区利益协调政策有重要的参考价值。课题研究成果对于解决我国其他地区景区社区参与的利益协调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品摘要

如何协调好各方利益是长期以来困扰着旅游景区发展的重大问题之一。作品通过扎实、深入的实地调查,对湖南省四大主要景区社区参与中的利益协调状况进行了客观、全面的了解,总结了现有经验,发现并归纳出景区六大利益协调问题及其四大衍生问题,在此基础上运用利益协调理论、社会交换理论及博弈论构建了具有一定普适参考价值的旅游景区社区参与中的利益协调机制。文章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主要包括选题的背景和意义;第二部分对本文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阐述;第三部分对所调研的四大景区的利益协调现状进行比较分析,并总结其经验成果和不足;第四部分在深入分析调研结果的基础上,对湖南省景区社区参与中利益协调问题进行现实审视;第五部分基于问题现状充分运用社会交换理论和博弈论提出景区利益协调机制的构建构想;第六部分是对利益协调机制进行科学整合,创新性的构建出旅游景区社区参与中的利益协调机制框架。课题研究成果具有一定的创新性、针对性和操作性,为景区社区参与中的利益协调问题的解决提供了系统的思路和方法以资借鉴。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在湖南商学院2010年暑期“三下乡”课题评审中获一等奖 在2010年湖南商学院第三届旅游文化节文案大赛中获一等奖

参考文献

[1]安妮.斯潘斯里(Anna•Spenceley),刘晓晔译.南非两个自然旅游经营点项目中的当地社区受益体系[J].产业与环境,2002. [2]保继刚.让村民参与旅游决策,发展可持续旅游社区[R]. 新龙门增刊,2007. [3]吴必虎,李咪咪,黄国平.中国世界遗产地保护与旅游需求关系[J].地理研究,2002. [4]周玲.旅游规划与管理中利益相关者研究进展[J].旅游学刊,2004. [5]王德刚.均衡利益论—论旅游开发过程中的成本、利益分配原则[C].中韩国际旅游学术大会论文,2005. [6]孙九霞,保继刚.从缺失到凸显——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研究脉络[J].旅游学刊,2006. [7]张晓明.社区参与乡村旅游开发的利益分配机制研究[D].四川:师范大学地理与资源科学学院,2007. [8]左冰,保继刚.从“社区参与”走向“社区增权”[J].旅游学刊,2008. [9]张金凤,李亚.社区参与旅游发展的瓶颈性问题分析[J].齐齐哈尔大学学报,2009. [10]Sofield T H B.Empowermentfor Sustainable Tourism Development [M]. Pergamon . 2003.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会议、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影视资料、文件、集体组织、自发、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外研究综述: 国外学者主要是针对景区利益状况及成因进行了分析和研究,且多是从微观层面来进行实证剖析的,但对于怎样改变不利于景区可持续发展的利益格局很少提出系统的改善方案。Sofield (2003)以所罗门群岛旅游开发为例,认为以往的社区参与旅游都是单向度的被动参与过程,只有进行社区增权才能真正凸显社区在旅游发展中的主体地位。Teyeetal等人(2002)通过对加纳小镇的研究,了解到由于从事旅游业的工资收入低、工作条件恶劣、职位低下,从业者对旅游业持否定态度。由此指出,家庭成员供职于旅游业并不能被视为“有利”。Anna•Spenceley(2002)指出南非洛克泰尔湾附近的居民凭借持有旅馆所有权和经营权的股份获得股息和红利,但社区居民仅占有股份很小的部分,并且其股票份额由代表作为社区保护信托基金会商业机构成立的非盈利性公司指定,居民并未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当家作主;Jo Ann M•Farve(1984)通过对冈比亚旅游业的分析,认为旅游收益没有均等地分配给每个居民,处于经济、政治优势地位的群体较轻易地获取了大部分利益,弱势群体则一无所获,加剧了社会结构强弱失衡。这些研究都较少全面剖析景区利益协调机制。 国内研究综述: 国内学者研究目前主要集中在三个方面:①社区参与旅游中的利益相关者及利益诉求。②社区参与旅游中的利益格局及成因。③社区参与旅游不同模式下的利益协调。通过这些研究提出了以下四种主要利益协调方式:①基于委托代理理论的社区参与中的利益协调方式。②利益相关者共同参与的利益协调方式。③政府主导的社区参与中的利益协调方式。④社区主导的社区参与中的利益协调方式。刘复兴(2008)认为在社区参与旅游中,社区虽然获得了信息、技术、文化及少量的旅游收入,但承担了几乎所有的旅游社会负效应,利益分配不公是景区与社区之间深层矛盾的根源;保继刚(2007)认为发展旅游最终的一个目标就是要让老百姓富裕起来,利益矛盾处理妥当,才能解决好旅游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对此,他提出实施相对均衡的利益共享的措施,让村民真正参与旅游决策、管理、利益分配各个环节;吴忠军、叶晔(2005)结合桂林龙胜龙脊平安寨实际,探讨了民族社区旅游中利益分配公平性与居民参与有效性的问题。这些研究对景区发展起了有利作用,但对社区参与旅游的利益格局和影响因素分析不够深入,尤其是缺乏系统有效的景区利益协调机制。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