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研究 ——以四川夹江竹纸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第一部分:对夹江竹纸制作技艺的调查背景和调查目的进行了阐述,并介绍其制作工艺流程;第二部分:对夹江竹制行业中具有代表性的两种生产模式进行个案分析,以期在对比分析中探索出夹江纸业可持续性发展的道路;第三部分:列举有关夹江竹纸制作技艺的保护政策及措施,发现现行保护措施所存在的问题;第四部分:提出夹江竹纸制作技艺可持续性发展模式的构想,并对夹江竹纸市场化战略做出SWOT分析,最终提出相关保护发展建议。
详细介绍:
手工技艺类文化资源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一个重要类别,在2006年国务院颁布的第一批518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中,传统手工技艺就有89项,占到了总数的1/6,数量之多毋庸置疑。这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对传统手工技艺的抢救保护已经成为当前的一个社会共识。事实上,长期以来,现代文明一味强调的流水化、无差异化生产方式早已对具有“活态流变”、“区域嵌合”生产共性的手工类非物质文化遗产造成了严重的冲击,大量技艺精湛的手工工艺面临生态环境恶化、文化内涵异化、传承乏力等各种危机。本文选择以这类文化遗产为切入点,以四川省国家级第一批非物质文化遗产夹江“竹纸制作技艺”为例,基于人为发展的终极尺度的考虑,探讨该类文化遗产的技术特点,分析现存保护措施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初步建构实现其可持续性发展的模式,以期对同类别及其他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开发式保护提供借鉴思路。

作品图片

  •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研究 ——以四川夹江竹纸为例
  •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研究 ——以四川夹江竹纸为例
  •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研究 ——以四川夹江竹纸为例
  •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研究 ——以四川夹江竹纸为例
  • 手工技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研究 ——以四川夹江竹纸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文化,尤其是民族文化,其所具备的文化和经济价值被越来越多的学者和实践所证实。本文从微观入手,用富含独特文化价值的夹江竹纸制作技艺为例,以人作为发展的终极尺度,立足广义产业化的视角,区别对待同一文化遗产下的两种不同类型,在文化资源的“品牌效应”和文化商品的“资金支持”之良性循环中构建夹江造纸技艺的可持续发展模式。以达到弘扬传统文化,为国民经济创造新的增长点,寻求人类生活方式更多可能性的目的。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从人作为发展的手段及目的的观点出发,用广义产业化的视角立体地看待文化产业这一新兴行业,通过构建循环模型图的方式,平衡对非物质文化遗产施与式保护和开发式保护的传统对立,避免以开发利用取代对文化的实际保护并通过切实可行的市场化运作,实现对文化遗产保护留存和经济开发的良性互动,进而增加人们的选择以获得更大的自由生存空间。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转变将文化独立于经济之外的观点,将产业化演变为民族文化的一种生存之道。通过商业运作使民族文化以独立的姿态进入以经济为基础的现代世界体系;其次,以更宽容的眼光看待民族文化在商业上的成功。民族文化通过商业化运作取得的成功将在更大范围内扩大其文化影响力,提高文化的市场竞争力;再次,尝试推广文化商业化与去商业化运作的互动模式,力图为民族文化的发展开拓新的生存环境,最终实现人对更多样生活的追求。

作品摘要

纸的发明在人类文化的传播史上发挥过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随着现代媒体业的发展,人类阅读方式的改变,市场对纸的需求量逐渐减少,这严重威胁到了以传统工艺造纸的生产作坊的生存。以我小组此次的调查研究为例,夹江竹纸曾在同行业中盛名一时,早在2006年就以其独有的制作技艺成功申报了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但在市场经济的语境下,却同样遭遇文化内涵淡化、传承乏人、销售(生产、市场)疲软等诸多现实问题。本文正是立足于广义产业化的视角,依据夹江造纸“活态流变性”及“区域嵌合性”的技术特点,着力开发夹江竹纸制作技艺的文化和经济价值,平衡对文化静态保护和开发利用的对立,力图在文化的商业化和去商业化的两种运用中寻求其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最终实现人类生活方式多样性的可能。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获得“挑战杯”项目作品校赛一等奖;

参考文献

[1]C.A.冯•皮尔森.文化战略[M],社会科学出版社,1992 [2]鲍曼.个体化社会[M],上海三联书店,2002 [3]傅谨.薪火相传: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理论与实践[M],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8 [4]费孝通.江村经济—中国农民的生活[M],中国出版集团,2005 [5]哈耶克.个人主义与经济秩序[M],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2003 [6]Jacob Eyferth,胡冬雯.书写与口头文化之间的工艺知识——夹江造纸中的知识关系探讨[J],西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科版),2010.7 [7]吕品田.在生产中保护和发展——谈传统手工技艺的“生产性方式保护”[J],美术观察,2009.7 [8]马翀炜,陈庆德.民族文化资本化[M],人民出版社,2004 [9]皮埃尔•布尔迪厄.文化资本与社会炼金术[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7 [10]周杰华.蜀纸之乡: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介绍[M],江县文体广电旅游局出版,2006

调查方式

■走访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图片、照片 ■影视资料 ■自发 ■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民族文化是文明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每一个民族都在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创造和发展着本民族的文化。作为蕴含民族感情、民族心理、民族性格等因素的民族传统文化在代代传承中对维护民族团结,增强民族凝聚力,保持个体对民族文化的自豪感具有重要作用。目前,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三个方面: 1、政府层面的行政保护。保护的主要目的在于防止破坏和不正当使用。国际组织主要经过了四个阶段分别是:关于保护传统与创作建议案; “建立活的文化财产”制度;建立“人类口头与无形文化遗产代表作”公告阶段;通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我国陆续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文件,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保护提供了规范化和制度化的保证。 2、政府层面的法律保护和学术界的立法设想。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和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提倡对民族民间传统文化的保护制度应该类似于现有的知识产权制度。学术界对此的研究颇多。其中比较有代表性的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知识产权保护》,康建辉著。国外对此研究比较有代表性则有,美国格尔茨的《地方性知识:事实与法律的比较透视》;德国哈贝马斯的《后民族结构》等。 3、从产业化的角度探索民族文化自身的可持续性发展模式。保护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更好、更积极地利用民族民间传统文化,使其能够服务于现代社会。当文化被视为一个产业时,就不得不考虑文化在成为文化产品之前的资本化问题。文化资本化的直接目的就是创造经济价值,在文化生产过程中,文化资本借助经济资本得以转化为文化商品,在进入流通环节后,文化资本又通过文化消费转化为经济资本的收益。关于这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有:钱陈翔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研究》,该著作是从产业化的角度出发,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经营进行了分析,并列举相关成功范例;辛儒、王释云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内涵解读与策略探析》,该书通过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有效开发、利用,将文化遗产转化为文化生产力,以保护文化个性为根本,实施保护、管理、开发三位一体的发展策略,并促进其形成产业化的规模经营。有关研究此类的学术论文另外还有《论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的培育与实施策略——以赵本山推动辽宁二人转产业化为个案》、《非物质文化遗产产业化探析》、《论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产业化保护》等。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