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基于大学生时空行为特征的大学城规划完善的调查研究报告--以杭州下沙高教园东区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作品以杭州下沙高教东区为例,在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调查问卷为基础上,利用时间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其行为的时空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并与处于市区的老校区学生进行对比,从而探讨空间要素对大学生生活、学习等行为的时空影响。调查有利于从大学生需求与时空行为特征角度完善大学城空间布局,加强其与社区的互动以及内部共享,促进和谐大学城发展;另一方面可以为完善大学城规划理念、规划模式提供新的思路和案例数据支持。
详细介绍:
中国在建和成型的大学城已有90多个,涉及27个省市。大规模的大学城建设热潮过多倾向于物质形态,忽略人的实际需求。而大学城建设的研究,大多基于“共享”与“互动”的理念,经济、教育、地理和规划等学者的视角各有不同。 本项目以杭州下沙高教东区为例,以时间地理学的相关理论为引导,应用时空路径、活动路径的分析方法从学生需求角度出发,尝试探讨空间要素对大学生生活、学习等行为的时空影响,为完善大学城规划发展提供数据案例和思路。 报告全文包括引言、研究方法和对象、学生行为的时空特征分析、行为特征与空间的联系、调研结果与对策建议五个部分。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从大学生实际需求角度完善大学城空间布局,为完善大学城规划理念、规划模式提供新的思路和案例数据支持。 思路:以杭州下沙高教东区大学生的日常行为调查问卷为基础,利用时间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对其行为的时空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并与处于市区的老校区学生进行对比,从而探讨空间要素对大学生生活、学习等行为的时空影响。最后为下沙高教东区完善提供合理建议,并为大学城规划提供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目前大学城的规划并非缺乏对人的关注,而是缺失了对具体的人的关注。本作品注重将理性的、针对外部世界的研究转向对人本身的研究,关注人的内心感受和体验。强调规划除了“合理”以外,更需要以人的生理、心理需求为目标,是为大学城规划理念、规划模式补充新思维的一个探索。 2、应用时间地理学的研究方法,将大学生在大学城内的行为在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的信息进行收集和分析,利用时空路径的方式展示立体的行为模式。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针对下沙高教园东区,为进一步完善空间布局提供合理建议,以提高设施的共享效率和学生使用的满意度。2、通过改善大学城规划布局,对外加强大学城社区与一般城市社区的互动,对内加强共享。3、对大学城规划理念与规划模式提供新的思路。一方面在观念上深化“以人为本”的规划理念,由关注抽象的“人”的概念转移到关注具体的人的行为。另一方面,在规划实践中尝试引入师生参与机制提供实证调查研究支持。

作品摘要

本研究通过访谈和问卷调查方法,以杭州下沙高教东区部分大学的大学生日常行为调查问卷为基础,对其行为的时空特征进行调查和分析,并与处于市区的老校区学生进行对比。调查表明,新生和高年级学生行为空间模式和空间选择存在差异,新老校区的学生之间同样也存在差异。论文分别从学生行为模式和行为空间进行分析,并初步探讨了这些差异的原因,总结出目前高教东区空间布局对学生行为的影响主要有:①功能分区;②校园区位与对外交通;③树形空间结构;④公共空间及设施布局。报告由此针对案例地提出完善建议,又针对大学城的规划提出改进建议。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 1] 杨天平.西方国家大学城的演变与发展.北京理工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8~10. [ 2] 杨天平,陈小东.大学城概念论. 北京工业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3,(6):86~89 [ 3] 邱晓敏.我国大学城的兴起与发展研究.苏州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003:6~20. [ 4] 王爱华,张黎.我国大学城的几种典型模式及其特点.中国高等教育,2004,(3):64~65. [ 5] 罗卿平,陈健.从新老校区的对比到设计的反思-浙大新老校区教学组团使用现状的思考.建筑设计研究,2004,(2):61~64. [ 6] 王保森. 当代中国大学城学生行为空间研究-以广州大学城为例.规划广角,2007,(12):79~83. [ 7] 苏勇,戴秋思.基于现实生活的大学城规划设计策略研究[J].重庆建筑大学学报,2007,(6):P27-29 [ 8] 黄栋.中国高等院校区位问题研究.上海师范大学硕士学文论文.2005:6~10. [ 9] 李强,张鲸,杨开忠.理性的综合城市规划模式在西方的百年历程.城市规划汇刊, 2003,(6):76~80. [10] 柴彦威,沈洁.基于活动分析法的人类空间行为研究.地理科学,2008,(10):595~600. [11] Horton F E,Reynolds D R.An investigation of individual action spaces:A progress report[J].Proceeding of the Association of American Geographers,1969,(1):70~75. [12] 孙樱,陈田,韩英.北京市区老年人口休闲行为的时空特征初探.地理研究,2001,(5):537~546. [13] 柴彦威,翁桂兰,沈洁.基于居民购物消费行为的上海城市商业空间结构研究.地理研究,2008,(4):897~906. [14] 扬•盖尔.交往与空间.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2002:43~50. [15] 王慧.新城市主义的理念与实践.国外城市规划,2002,(3):66~73. [16] 顾哲,华晨.杭州下沙高教园区规划.建筑学报,2005,(3):22~25.

调查方式

问卷、现场采访、人员介绍、个别交谈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目前对于大学城规划与建设的研究大多基于“共享”与“互动”的理念,但研究的视角各有不同,主要有:①从教育发展角度,将大学城作为一种纯粹的高等教育现象,探讨大学城出现的背景、原因、历程以及发展轨迹等,并以此来引导大学城的建设朝着更有利于城币互动发展的良性循环,以实现大学城与城市建设的最终融合为目标。②从地理学角度探讨大学城的区位选择以及对其所在城市空间结构的影响,从大学城的选址建设,到带动的科技圈、商业圈、文教圈等,推动区域合理布局和区域的协调发展;③从经济发展角度,探讨大学城建设对周边地区产业的影响,尤其是带动城市边缘地带的城市化和现代化进程的作用。④ 从规划角度,从对大学城的规划布局的探讨出发,力求通过合理的规划能使大学城的内部结构和边缘城市社区更加有机地融合在一起,以此来推动大学城和周边城镇以及整个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对大学城的规划布局的研究,宏观上主要包括大学城空间模式、大学城内部空间结构、大学城与周边商业的相互影响等方面的研究,微观上主要是校园空间设计、公共共享空间利用等方面的研究。 国内大学城主要是规划引导型。60年代以来规划模式呈多元化发展,综合规划之外,还出现了渐进式规划、倡导式规划、战略规划、激进/结构规划、生态规划等规划模式。新出现的规划模式大多不再局限于传统规划模式中的“理性”以及规划者“价值中立”的假设,更加关注规划过程中所涉及到的多元化利益主体之间的冲突和协调以及利益主体与规划有效实施之间的关系。视规划过程为纯粹科学技术活动的理性模式往往隐含着“价值中立”的假设;非理性模式则重视规划过程中意识形态、社会文化等因素的影响,视规划过程为权利和社会利益分配的政治过程,要求关注多元化的利益主体的需求,“人本主义”的思想愈加浓厚。大规模的大学城建设热潮过多倾向于物质形态,忽略人的实际需求。针对此类现象,许多学者都提出了以“人”为出发点研究校园的规划设计。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