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的亚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对比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最新研究亚健康在非体力劳动者,特别是工作压力大的人群中发病较高。大学生属于非体力劳动者中的一类,相对于非医学大学生,医学大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课程较多,其亚健康的发生率是否就是高于非医学大学生呢?而影响两类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因素有哪些呢?本项目正尝试探究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详细介绍:
背景:最新研究亚健康在非体力劳动者,特别是工作压力大的人群中发病较高。大学生属于非体力劳动者中的一类,相对于非医学大学生,医学大学生的学习任务繁重,课程较多,其亚健康的发生率是否就是高于非医学大学生呢?而影响两类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因素有哪些呢?本项目正尝试探究这两个问题的答案。 流程:(1)抽样方法:随机整群抽取了广州9所大学在校部分班级学生,其中医学生699人(49.23%),非医学生721人(50.77%)。 (2)亚健康量表及问卷设计:采用“广州市非体力劳动者亚健康量表”(由躯体情况、心理情况、社会适应情况组成)进行调查。问卷结合大学生学习、生活等各方面实际情况,设计亚健康相关因素项目。 (3)数据处理:调查资料经整理后,用epidte3.1软件平行双录入,再用SPSS17.0 for Windows 软件包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作品设计的研究内容、进度及预期成果均充分考虑学有余力预防医学本科生的兴趣及专业特点,以其已掌握的理论及调查设计、统计操作技能为基础,分五个阶段循序渐进:(1)检索相关文献设计问卷;(2)对问卷进行预调查,检验信度和效度;(3)根据随机分层抽样的结果到各高校宣传亚健康相关知识,派发问卷进行调查;(4)收集整理问卷、录入数据;(5)统计分析、撰写论文。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目前国内已有对大学生亚健康状况或某些健康相关行为的调查研究,但用医学生与非医学生进行对比研究尚未见报道。本调查采用“广州市非体力劳动者亚健康量表”(由躯体情况、心理情况、社会适应情况组成)进行调查,该量表经与抑郁量表(SDS)和焦虑量表(SAS)进行校标关联效度检验证明具有较好的信效度。在抽样方面,先把广州市所有高校分为医学类院校和非医学类院校,再分别从两类院校中随机分层抽取部分班级学生进行调查。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1. 大学生为非体力劳动人群的一类,该调查研究得出大学生的亚健康状况,为相关研究和大学生相关政策的制定提供参考数据。 2. 从健康相关知-信-行角度探究亚健康的影响因素,可以健康相关知-信-行角度分析并改善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的亚健康状况。 3. 比较分析医学生与非医学生亚健康共同危险因素和特有危险因素,为有针对性的健康促进提供科学依据。

作品摘要

【摘要】 目的 比较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的亚健康状况及其影响因素。方法 分层随机整群抽取广州9所大学在校部分班级学生(包括医学和非医学生)并对其亚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进行问卷调查。结果 大学生的亚健康发生率为67.54%(其中医学生为67.38%,非医学生为67.68%(P>0.05))。良好的睡眠质量、重视早餐、无吸烟和无喝酒医学生优于非医学生(P<0.05)。而在与同学相处无压力,非医学生优于医学生(P=0.000)。非条件logistic 回归分析显示:医学生与非医学生亚健康的共同危险因素是睡眠质量差和沟通交往障碍。医学生亚健康特有的危险因素有早餐不重视、吸烟、对发展前景缺乏信心;非医学生亚健康的特有危险因素有性别、每日饮水量<2000ml、锻炼不合理、喝酒、与同学相处有压力。结论 健康相关态度和行为医学生普遍优于非医学生。两类学生亚健康的主要危险因素有所不同,应有针对性地对二者进行干预。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1)《医学生与非医学生的亚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的对比研究》在《中国预防医学杂志》(2011年第4期第12卷333-336页)发表 (2)《2009年广州市大学生亚健康状况及其相关因素分析》在《预防医学论坛》(2010年第8期第16卷681-684页)发表

参考文献

[1]杨菊贤. 现代生活方式与亚健康[J] .中国全科医学, 2001, 4(7) : 545-547 [2]刘琼, 黄邵新. 亚健康概述[J] . 河北医药, 2004, 26 (8) :682-683 [3]王英, 陈清. 高校大学生亚健康状况的横断面调查研究[J].中国全科医学,2005,8(9):738-740 [4]杨晓林.医学生亚健康现状及相关因素分析.中国公共卫生.2007,23(3):378-379 [5]赵瑞芹,宋振峰. 亚健康问题的研究进展. 国外医学社会医学分册,2002 ,19(3) :10-13. [6]许瑞平,赵广才,徐勇灵,邓红. 广州市非体力劳动者亚健康量表的编制与应用[J]. 体育科学,2009, 29(12):40-50 [7] 马锋. 广州地区高校大学生亚健康调查. 体育科技文献通报, 2006,14(2):83 [8] 张景怡. 沈鹏. 武轶群等. 北京某高校医学生与非医学生健康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 中华疾病控制杂志, 2008,12(4):357-360 [9] 张晓颖, 谢娟, 刘莉, 孙忠. 医学生自测亚健康状态及其影响因素. 中国慢性病预防与控制,2008,16(4):347-350 [10] 李丹. 大学生亚健康与睡眠质量和身体锻炼的关系. 科教纵横,2009,(7):180 [11] Greenberg S, FridM.Chronic fatigue syndrome exercise and physical activity[J].Human Kinetics,2006,Apr,145(4):276-80,318

调查方式

以班级为单位,现场调查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80年代中期,前苏联N.布赫曼教授通过研究发现,除了健康状态和疾病状态之外,人体还存在着一种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称为“亚健康状态’戴“第三状态”,也称为“灰色状态”。这一发现随后被许多学者的研究所证实。世界卫生组织的一项全球性调查表明, 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 , 患有疾病的人占20% , 75%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 根据有关资料报道,我国60% ~70%的人处于亚健康状态。有调查研究武汉市3所大学一年级新生220人,亚健康状态155人(70.45% );广州市5所大学本科生1800人为调查对象,亚健康占61.74% 。据有关对新乡医学院、郑州大学医学院、河南大学医学院和河南中医学院1~3 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调查结果示,亚健康发生率为74.17%。王英等对广州市某医科大学1~4年级医学生进行亚健康横断面流行病学调查得出大学生亚健康率为62.3%。从以上数据看出,大学生的亚健康的发生率明显高出国人的亚健康发生率60% ~70%。目前国内已有对大学生亚健康状况或某些健康相关行为的调查研究,但用医学生与非医学生进行对比研究尚未见报道。 健康相关知识、态度、行为是影响健康的主要原因,同时也是亚健康状况形成的原因。健康知识的掌握程度直接影响其健康行为,不健康的行为和态度会使大学生身体处于亚健康状态。有文献指出大学生学习压力大、因就业困难而对前途缺乏信心、心理的承受力差、生活习惯不良( 不吃早餐、营养不均衡、缺乏运动、睡眠不足) 会造成亚健康状态,最后会导致各种疾病发生。北京市某综合大学2750名本科生进行问卷调查结果显示,综合健康状况医学女生好于非医学女生(P=0.003),男生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对健康知识了解与对自身健康关注程度,医学生优于非医学生(P均<0.001),在不健康行为方面,医学生的情况普遍好于非医学生,医学生的知识、态度、行为都好于非医学生,但健康状况却并不比非医学生好,特别是男生,造成这种情况的主要环节是什么?在知-信-行-健康模式中到底哪个环节是更重要,这在以往的调查中没能加以分析。对于如何改善亚健康问题Greenberg S,FridM等指出,参加有指导的运动项目不仅能有效地提高运动能力和身体机能,也能减轻亚健康症状和提高亚健康者的日常生活质量。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