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科技人员亚健康状态的发生、影响因素及其对策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了解和分析**省属科研院所中科技人员亚健康状态的发生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详细介绍:
本作品在**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基金资助下,为了了解科技人员亚健康状态的发生强度及其影响因素,探讨和分析相应人群的亚健康状态预防和干预模式,应用自行设计的调查问卷对**省属科研院所中的科技人员进行了现场定量调查。在定量评价科技人员亚健康状态发生现状的基础上,通过对调查数据进行数学分析模型的构建并结合相关文献,从人口统计学、社会学、心理学、健康状况、卫生服务等多维度广泛分析其亚健康...(查看更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基本思路 文献回顾法和现场调查法相结合。 研究思路如下:查阅文献→调查设计→预调查→修改调查表→现场调查→整理资料→分析资料→撰写论文。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一)科学性: 亚健康已经成为当今危害人类健康的头号隐形杀手,对亚健康状态进行研究,也成为生命科学研究的最重要组成部分。 (二)先进性: 关系到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构建和人才强国、科教兴国战略的实施。 (三)独特性: 1. 首次在科技人员中进行真正意义上亚健康状态的研究;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次研究以科技人员为研究对象,通过构建数学分析模型,从人口统计学、社会学、心理学、健康状况、卫生服务等多维度广泛探讨科技人员亚健康状态发生的危险因素,积极探寻增强科技人员健康素质的良策,不仅有利于我省科技人才战略的可持续发展,也是加快我省经济建设的战略需要

作品摘要

目的 了解和分析**省属科研院所中科技人员亚健康状态的发生和影响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 方法 按分层整群抽样原则,采用亚健康状态自测量表、工作倦怠量表(普通版)和睡眠质量指数量表对省属科研院所中277名科技人员进行抽样调查。 结果1)科技人员的亚健康检出率为33.5%;2)亚健康组与健康组之间在人口学特征构成上的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3)除低成就感外(P>...(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本文相关综述《我国职业人群亚健康状况研究》完成,现已投稿。

参考文献

参考文献: 1. 彭安辉,严 征. 我国职业人群亚健康问题流行现状及对策分析[J].现代预防医学, 2009,36(14)2617-2619. 2. 李 嵩,王 研,杨久亮.亚健康状态研究进展[J].中华中西医杂志,2009,10 (11):73.  3. 林 荣,俞守义.亚健康的诊断、分型与干预措施[J]. 解放军医学管理杂志.2007,14(1):65-72. 4. 蔡...(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问卷调查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WHO(世界卫生组织)对健康的定义是:“健康不仅仅是没有疾病和虚弱,而且是在身体、心理和社会适应上的一种完好状态”。相应的,亚健康就是这三方面的不完满状态,属于非健康非患病的中间状态,即机体虽无明确的疾病,但在躯体上、心理上出现种种不适应的感觉和症状,从而呈现活力和对外界适应力降低的一种生理状态。WHO的全球性调查显示,真正健康的人仅占5%,患有疾病的人占25%,而75%的人处于...(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