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当代大学生抑郁现状调查及防治对策研究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项目通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制问卷对四川某高校60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非概率分层随机抽样调查,全部数据运用 SPSS17.0 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研究发现在486个有效被试中,抑郁发生率为27.6%,抑郁总体水平上没有显著的性别、年级、专业及生源地差异,但在人格特质、学校满意度、个人满意度及社会满意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针对调查结果,分别从大学生自身认知治疗和外部支持两方面提出了对策。
详细介绍:
本项目通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制问卷对四川某高校60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非概率随机分层抽样调查,全部数据运用 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统计结果表明,在486个有效被试中,抑郁的发生率为27.6%。其中轻度抑郁的发生率为18.7%,中度抑郁的发生率为7%,重度抑郁的发生率为1.9%。在有效被试中,抑郁总体水平上没有显著的性别、年级、专业及生源地的差异,但在气质类型、学校满意度、个人满意度及社会满意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 在数据分析中,对学校、社会及个人满意度三个方面的数据进行了球形检验,通过KMO和Bartlett检验表判断其是否适合因子分析,然后把从满意度中提取的因子与抑郁程度做交叉及相关分析,来说明满意度对抑郁发生率的影响及其影响程度,最后结果显示:学校满意度中的三个因子即“学校人际关系满意度”、“满意度”、“学业满意度”均与抑郁程度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即大学生对学校人际关系、课外氛围的满意度越低,其抑郁程度就越高;在个人满意度之中,由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表可以得出,KMO测度的值偏低,这个因素不适合做因素分析,因此,此处不做因子提纯,直接对其进行相关性分析,分析结果显示,个人满意度也与抑郁程度成显著的负相关性,即个人满意度越低,抑郁发生率越高;在大学生社会满意度上,由KMO 和 Bartlett 的检验表可以看出,KMO测度的值为0.661(>0.6),表明研究数据适合用因子分析,根据旋转分析提纯出“生活质量满意度”、“人身安全满意度”、“社会保障满意度”三个因子均与抑郁程度具有显著的负相关性。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素质—应激理论模型对大学生心理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了分析。 在对大学生抑郁的预防措施中,借鉴理查德.格里格的三级预防理论,提出了我们的建议: 初级预防。即在有关情况出现之前就阻止其出现; 二级预防。二级预防的目标是努力限制疾病的持续时间和可能的危害; 三级预防。三级预防是通过防止复发来控制心理疾病的长期影响。 在对大学生抑郁的治疗措施中,分别从大学生自身认知治疗和外部支持两个方面提出建议: 在自身认知治疗方面,我们应格外注重,个体的认知评价对对抑郁情绪的影响,并积极采用认知治疗法及时纠正患者的错误认知,使其不良情绪得以转化、消减。 在外部支持方面,分别从社会支持、学校支持和家庭支持三个方面提出了对策。 在社会支持方面,应适当控制消极的社会应激源,减少不安定因素;为大学生提供必要的社会支持网络;为大学生提供主观体验或情绪上的支持。 在学校支持方面,应建立健全大学生心理咨询机构;加强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减轻大学生的学习压力;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文化生活。 在家庭支持方面,应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同时加强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情感沟通。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通过研究了解当代大学生抑郁现状,探讨大学生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提出防治对策,促使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 思路:通过自编问卷和抑郁自评量表(SDS)对四川某高校600名在校学生进行抽样调查,测出抑郁的发生率。运用素质—应激理论模型对大学生心理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分析。最后借鉴理查德.格里格的抑郁预防三阶段理论提出大学生抑郁的预防对策,并从大学生自我认知治疗及外部支持两方面提出治疗对策。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本报告以四川某高校在校大学生为例,通过自填式问卷与SDS量表进行调查,调查采用现场问卷填写的方式,确保调查数据的真实性与可靠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我们在坚持理论研究与实证研究基础上,得出与相关学者具有较大差异的调查结果——被调查的大学生的抑郁发生率为27.6%,在抑郁总体水平上无显著的性别、年级、专业及生源地差异,但在气质类型、学校满意度、个人满意度和社会满意度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项目调查结果显示,被调查的大学生的抑郁发生率为27.6%,这一数据足够引起我们对大学生抑郁问题的重视与思考。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对大学生心理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提出了大学生抑郁的预防和治疗对策。项目研究成果可为各级教育主管部门和高校防治大学生心理抑郁提供理论支持和现实参考,具有重要的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成果的应用将产生良好的社会效益。

作品摘要

当代大学生处在一个特殊的生理、心理时期,其抑郁状况值得高度关注。本项目通过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和自制问卷对四川某高校60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非概率随机分层抽样调查,全部数据运用 SPSS17.0软件包进行统计分析。根据Zung所编制的SDS抑郁自评量表所规定的测试标准,在486个有效被试中,检测出抑郁的发生率为27.6%。其中轻度抑郁的发生率为18.7%,中度抑郁的发生率为7%,重度抑郁的发生率为1.9%。在有效被试中,抑郁总体水平上没有显著的性别、年级、专业及生源地的差异,但在气质类型、学校满意度、个人满意度及社会满意度上存在显著的差异。在数据分析的基础上,运用素质—应激理论模型对大学生心理抑郁发生的相关因素进行了深入探讨。最后借鉴理查德.格里格的抑郁预防三阶段理论提出了大学生抑郁的预防对策,并从自我认知治疗及外部支持两方面提出了大学生抑郁的治疗对策。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1年6月9日至11日,在成都获得由共青团四川省委、四川省科学技术协会、四川省教育厅和四川省学生联合会主办的第十一届“挑战杯”四川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参考文献

[1]Beck, A. T. Cognitive therapy and the emotional disorders. New York:International Universities Press,1976. [2]Ingram R E. Developing perspectives on the cognitive-developmental origins of Depression: Back is the future. Cognitive Therapy and Research, 2001. [3](美)理查德.格里格 (Richard J. Gerrig)、菲利普.津巴多 (Philip G.Zimbardo)著 王垒、王甦 译.心理学与生活(第16版)[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3. [4]汪向东,希林,王马弘.心理卫生评定量表手册(增订版)[M]. 北京:北京中国心理卫生杂志社,1999. [5]钱铭怡.抑郁者目标水平与自我评价的研究[D]. 北京大学博士论文,1995. [6]李彤.大学生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调查[J].社会心理科学,2008,(6). [7]阳德华.大学生抑郁、焦虑的影响因素调查[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4,(5). [8]陶沙,李伟.抑郁倾向大学生社会支持结构及其满意度的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3,(1). [9]邱炳武,王极盛.抑郁研究中的素质——压力理论述评[J].心理科学,2000,(3). [10]韦有华,汤盛钦.几种主要的应激理论模型及其评价[J].心理科学,1998,(5).

调查方式

调查研究:利用大学生抑郁自制调查问卷及SDS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调查研究;利用SPSS17.0对调查数据进行因子提纯及相关性分析;文献研究:对国内外相关文献进行研究。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外主要是从自我概念的角度对抑郁进行研究,以Beck为例,他便是从社会认知理论出发来探索抑郁产生的原因,着重考查了抑郁者的认知方式,尤其是歪曲的、消极的思维方式。Beck等人曾归纳了认知过程中常见的认知歪曲类型,包括任意推论、选择性提取、过分概括化、夸大或缩小和两极思维等。Beck认为各种精神障碍的特征即为信息加工过程中系统性的认知偏斜,抑郁者非常典型地表现出认为自己毫无价值,世界毫无乐趣,未来更是悲观无助的特点。这种对自己、对世界以及对未来的消极观点即是所谓抑郁的三联症。许多研究从不同方面证实了Beck对抑郁的看法。如研究证实了抑郁更多地与认知歪曲相联系(Jolly&Dykman,1994);抑郁者对未来事件有更多消极的估计(Macleod&Cropley,1995),但也有研究认为歪曲的信念是抑郁产生的原因只有在特定的情况下才会起作用(Persons&Miranda,1992)。 国内的不少研究得出了一些有价值的结果,如钱铭怡主要从医学心理学角度进行研究,其研究结果表明,歪曲的认知对抑郁情绪的重要作用 ;李彤关于大学生抑郁状况及相关因素的调查,采用了调查研究的方法对1000名在校本科生进行了调查,并多角度的提出了防治对策,但并没有相关理论的支撑;同时也有相当一部分学者如孙延斐(2008)、叶金锡(2009)和周汉鸣(2010)对大学生抑郁问题的研究研究只注重理论方面的探讨,分析其成因、症状及其防治措施,而忽视了通过调查或是实验来取得相关数据,很少进行实证研究;有的研究对相关因素的分析也只是侧重在一个或几个方面,如唐美荣(2008)关于大学生心理问题的现状、原因及对策的研究,主要只针对外在应激源的分析,如学校、家庭、社会环境等,从而忽略了对学生自身素质的探讨;张华东(2004)恰恰相反,其关于大学生抑郁心理的实证研究,理想自我与现实自我的差异分析,虽然研究数据充分且科学,但他的研究主要是从自我认知的角度进行抑郁分析的,并没有对外在的应激源进行分析;刘贤臣、杨杰(1997)等是从的年龄及性别差异来分析青少年抑郁症的;林静、朱熊兆(2007)是从心理与社会因素来分析大学生抑郁的忽视了学校及家庭等相关因素;他们对于抑郁相关因素的分析都较为狭窄,都不够全面。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