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浙江省非公企业劳资关系现状调查与分析——基于员工视角
小类:
社会
简介:
建立和谐劳资关系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不可少的一部分,有利于促进我国经济快速健康的发展,但是如今在许多企业中由于种种因素,劳资关系存在诸多不和谐因素,本文在浙江省范围内通过大量问卷调查了解劳动者的基本工作现状和企业劳资的突出矛盾,通过科学分析剖析原因,提出构建企业和谐劳资关系的建议和策略,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详细介绍:
劳资关系一直是企业与社会关注的问题,劳资关系的良好与否,关系生产秩序、社会安定乃至国家安全,至为重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劳资双方矛盾也有日益加深趋势。目前看来,我国劳资纠纷发生越来越频繁,劳资矛盾突出已是不争的事实,和谐劳资关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对个人、企业、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意义深远。本文从多角度研究我国劳资关系现状,从工作环境、岗位状况、组织制度、同事关系、薪酬福利、个人发展六个方面入手,提出劳资关系中存在的问题。从中提取相关信息,从企业各项制度、政府劳动部门、劳动者自身等级个方面分析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策略,企业要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相关规程:改善工作环境、提供适当岗位、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完善薪酬福利制度、拓宽员工发展前景。还需加强仲裁机构、政府部门的干预力度,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健全劳动合同等法律保障,加强普法宣传,充分发挥政府劳动部门和企业工会等机构的作用。另外在职业技能考核时,加强员工维权意识的培训。最终旨在调节劳资双方利益,归于和谐。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撰写目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劳资关系成为当今的热点话题之一,被国家充分重视。本项目旨在了解劳动者的基本工作现状,发现影响和谐劳资关系建设的各种不利情形,最终为促进和谐劳资关系的形成提供一些政策依据。基本思路:本文从工作环境、岗位状况、组织制度、同事关系、薪酬福利及个人发展六个方面,找出现今劳资关系的主要问题所在。接着剖析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对策,以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课题调查所获数据新鲜,所反映的都是现今社会劳资关系的最新问题。选取以浙江省为主的企业开展实地调查,范围广、性别比例、年龄阶段等均衡,样本选取合理,所获数据真实可靠。本课题的研究中主要的重点和难点围绕在企业方和员工方的不同利益点及其矛盾的分析中,员工对于企业的相关不利自己的行为、做法中,员工由于处于弱势地位,而政府作为企业的监管者也会出现自身的利益诉求点,该处于一个什么样的角色。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该调查报告内的数据来源及观点的提出都来自于问卷调查与实地访谈,又参考了相关研究已有的文献资料,并邀请专业课老师进行必要知识补充,因而所分析的原因及提出的对策,都是对当今社会劳资矛盾的实际剖析,反映的是社会实际问题,具有较强的实际应用价值。可以使劳资双方明确新劳动法实施后对各自双方有利益触动的各项新政策的具体内容。通过对政府的角色分析,使相关政府职能部门能够认清劳资双方的利益攸关点。

作品摘要

劳资关系一直是企业与社会关注的问题,劳资关系的良好与否,关系生产秩序、社会安定乃至国家安全,至为重要。随着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劳资双方矛盾也有日益加深趋势。目前看来,我国劳资纠纷发生越来越频繁,劳资矛盾突出已是不争的事实,和谐劳资关系也是构建和谐社会的重要组成部分,构建和谐的劳资关系,对个人、企业、社会的健康持续发展意义深远。本文从多角度研究我国劳资关系现状,从工作环境、岗位状况、组织制度、同事关系、薪酬福利、个人发展六个方面入手,提出劳资关系多存在的问题。从中提取相关信息,从企业各项制度、政府劳动部门、劳动者自身等级个方面分析原因,进而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的策略,企业要结合具体情况制定相关规程:改善工作环境、提供适当岗位、健全企业管理制度、完善薪酬福利制度、拓宽员工发展前景。还需加强仲裁机构、政府部门的干预力度,制定完善的法律法规,健全劳动合同等法律保障,加强普法宣传,充分发挥政府劳动部门和企业工会等机构的作用。另外在职业技能考核时,加强员工维权意识的培训。最终旨在调节劳资双方利益,归于和谐。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前期研究成果:课题负责人以第一作者发表研究论文一篇(新时期和谐劳资关系调查与分析[J].科技致富向导<刊号:CN37-1264/N>. 2010.10)

参考文献

[1]谢锐君,谢俊平 .和谐型企业的构建[J];广东财经职业学院学报.2008,(04). [2]戴春.构建和谐劳动关系中值得思考的几个问题[ J ].中国劳动关系学院学报, 2006 (2). [3]黄启乐.建立企业和谐劳动关系刍议[ J ].岭南学刊, 2006 (6). [4]秦晓静,杨云霞.我国私营企业劳资关系协调机制分析[ J ].西北大学学报, 2006 (3). [5]彭光华.构建和谐劳动关系的障碍与对策[ J ].人力资源, 2006 (3). [6]曹大友,熊新发.构建和谐劳动关系进程中的政府角色分析[ J ].重庆行政, 2005 (6). [7]葛伶俊,张磊. 近年来国内劳资关系研究述评[ J ]. 理论综述当代社科视野 2008年,第 12期. [8] 李晓云. 中、西方国家劳资关系运行模式分析及其启示[ N ]. 国际经济观察,2007年11月. [9] 周道华. 政府与劳资关系的和谐[ J ].福建论坛 •人文社会科学版,2006年第2期. [10] 李洁芳,姜裕富.构建和谐劳资关系中的政府角色定位 “——以治理企业欠薪的开化模式”为例[ J ].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 ,2009年第 3期.

调查方式

走访、问卷、现场采访、个别交谈、图片、照片、书报刊物、统计报表、集体组织、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国内外学者们对劳资关系相关理论的研究大致可以分为两个方向。一是在借鉴马克思阶级冲突理论的基础上对当前劳资关系做出新的理论性解释。二是从西方经济学理论出发,解释当前的劳资关系。另外,还有学者从政治学的国家中心主义和集团理论来审视劳资关系。国家主义理论反映了在劳资关系发展过程中国家的自主性;集团理论则强调劳资政策制定中市民社会的强大力量。李晓芸在《中西方国家劳资关系运行模式分析及其启示》(《国际经济观察》2007年11月)中指出,德国政府通过建立社会市场经济,在这方面进行了富有成效的探索,形成了一整套以两大社会平衡系统为主要内容的社会运行机制和企业组织制度,使劳资矛盾得到缓和,结成了较为稳定的 “社会伙伴关系 ”,对社会稳定和经济发展产生了积极影响。吕国玲在《日本劳资关系调节机制对我国的启示》(《瞭望》2006年7月)中认为:日本在社会发展的过程中,劳资关系总体上较为稳定,工人罢工较少,由劳资纠纷造成的经济损失也远远低于其他国家。日本调节劳资关系的基本制度主要来源于欧美,但在借鉴欧美经验的基础上,又融入了自身传统文化因素,形成了独特的富有成效的劳资关系调节机制。当今,我国劳动关系紧张、劳资纠纷频发已经成为社会不和谐、企业不和谐的一个重要方面。许多学者对我国劳资关系现状的研究,也有了一定的成果。很多研究者不约而同地谈到了偏向资方的地方政府和长期羸弱的工会组织。舒建玲在《政府在协调劳资关系中的作用》(《商场现代化》2005年第30期)中指出:(地方政府)单纯追求经济增长目标的动机、行为,压低或压倒了协调劳资关系的管理目标和作为,导致了劳资关系失衡的局面。另一方面,长期羸弱的工会组织也成为学者们关注的重要内容。孙文胜、柳涛在《论农民工权益的法律保护》(《社会科学论坛》2005年第8卷)中认为,我国的许多法律没有被严格执行;司法公正还有待加强;有些地方保护主义较严重;劳动者维权成本较高。这些都导致不少劳动者即使知道自己的权利被侵犯,也未能有效地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总体而言,近年来国内劳资关系的研究日渐丰富与深化,研究内容也较为全面,随着劳资矛盾的发展变化成为了学术界的研究热点。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