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四川省小凉山彝汉杂居区农村居民生存现状调查
小类:
社会
简介:
作品实地调查了小凉山彝汉杂居区农村居民生存现状,得到了详实的第一手数据,探讨了彝汉两族在人口结构、文化教育等六个方面存在的差异及联系。剖析了该地区农村居民面临的困难,提出了改善的对策与建议。部分数据及对策被当地政府相关部门采信,并得到省民委、致公党四川省委等机构认可。致公党四川省委决定采纳本报告用作提交提案和政府部门建议的基础材料。这对改善和提高该地区农村居民生存质量具有指导价值,且具有放大意义。
详细介绍:
在构建和谐社会和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促进民族地区发展,提高少数民族地区居民生活水平与生存质量,既是一个重大民生问题,也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必须着力解决好的社会问题。四川省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研究本省的彝族居民的生存状况具有重大意义。峨边彝族自治县位于小凉山地区,为彝汉杂居区,该地区地处地理过渡带和民族过渡区域,社会形态具有独特性,居民生存现状具有代表性。 为此,本课题组随机选取了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7个乡镇中的24个村452户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从人口结构、留守状况、家庭结构、生育节育、文化教育、基本生活条件六个方面,深入研究彝汉杂居区农村居民的生存现状,分析该地区两族居民在以上方面存在的明显差异,剖析了其生存状况面临的困难,并提出改善的对策与建议。 一、调查结果 ①人口结构:小凉山地区农村人口年龄结构两民族有明显差异,彝族为成年型,汉族为老年型;两民族性别比均随着年龄的增长而逐渐降低,未婚人口性别比两民族均处于超高水平,且均存在一定的婚姻拥挤现象。 ②留守现状:该地区农村家庭中有39.2%的农民工家庭,彝、汉两民族分别有34.9%和49.4%的家庭存在人员外出务工,且均以已婚男性为主;当地留守儿童占儿童总数的32.6%,彝、汉两民族分别有28.40%、44.8%的家庭有留守儿童;彝、汉两民族留守妇女占外出务工家庭已婚妇女的53.0%和50.9%;彝、汉两民族留守老人分别占老人总数的4.93%和8.82%。 ③家庭结构:彝族家庭规模多为5-6人(占50.7%),以核心家庭为主(占54.9%);汉族家庭规模多为3-4人(占46.4%),以主干家庭为主(占46.4%)。 ④生育节育:计划生育的实施与“知情选择”的开展,使该地区已婚妇女的生育模式正朝着 “少产次、短生育期、长间隔”转变,与此同时其长效节育年龄也趋于年轻化。≤35岁、36~49岁、50~63岁和≥64岁4个年龄段妇女的生育率分别为(彝/汉,个):1.64/1.41、3.14/1.96、3.48/2.77、4.44/4.83;绝育术现用率为(彝/汉,%):0.6/2.7,8.8/34.5,15.9/48.3,4.9/43.5。宫内节育器的现用率为(彝/汉,%):49.7/58.7、71.5/40.5、36.4/36.7、29.3/13.0;开始节育的年龄分别为(彝/汉,岁)25.37/25.42、30.14/25.19、32/28.77、39.25/31.88。 ⑤文化教育:小凉山彝汉杂居地区受教育状况远远低于全国平均水平,文盲比重大,男女受教育程度不平衡,彝族和汉族也存在差异,但是这两项差异在逐渐缩小。其中,当地汉族受教育程度高于彝族,女性受教育程度普遍偏低,以彝族尤为突出;彝、汉族文盲率分别为44.0%、17.2%,高中及以上学历彝、汉族分别仅为5.5%、14.6%;彝族≥26岁的居民,女性的“普六率”和“普九率”更是连男性的一半都没有达到。 ⑥基本生活条件:小凉山彝汉杂居区农村汉族居民在房屋结构、卫生设施、通讯、交通工具、家电以及炊事能源均显著优于彝族。在房屋结构中汉族以楼房为主(54.6%),彝族以砖瓦结构为主(78.4%);卫生设施中两民族都以普通厕所为主(彝族为83.1%,汉族为71.8%);社会保障、电话、交通工具三方面普及率(彝/汉,%)分别为96.4/96.6、76.3/88.5、14.7/33.3;彝汉在炊事能源使用中以电、柴为主,使用率(彝/汉,%)分别为77.3/97.7、82.0/59.2 。 二、对策与建议 通过统计分析,四川省小凉山地区彝、汉两族居民在以上六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计划生育、义务教育、外出务工等因素对该地区居民的生活均产生了深远影响,为此,我们提出了改善小凉山地区农村居民生存状况的对策与建议: ①调整当地产业结构,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②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快地区经济发展;③政府应继续加大教育投入,重点扶持寄宿制学校;④重视女性教育,将各种优惠面向女性倾斜;⑤加强计划生育的宣传力度,宣传“男女平等”,推行适龄生育,作好节育宣传,避免意外妊娠,保护女性健康;⑥完善相关机制,保障弱势群体;⑦强化农村居民健康卫生意识,增强民族地区农村居民对疾病的预防意识;⑧继续推行彝区“三房”改造工程,家电、汽车下乡等一系列惠民利民工程,使更多惠民政策偏向该地区。 三、影响与评价 本作品形成的8篇论文,分别发表于《第三军医大学学报》、《经济师》、《民族学刊》、《攀枝花学院学报》、《川北医学院学报》和《中国科技信息》。其中,《四川省小凉山地区农村已婚妇女生育节育现状调查报告》在 “第六届亚太地区循证医学研讨会”上进行讨论并发言,收录于《中国循证医学杂志》。据检索,作品的数据和相关对策,被其它论文引用16次。 作品得到了专家的高度评价。有专家认为该作品调查区域选择合理,四川省是我国最大的彝族聚居区,小凉山彝汉杂居区地处地理过渡带和民族过渡区域,社会形态具有独特性,居民生存现状具有代表性;该作品意义重大,丰富了该地区的定量、定性调查,为政府制定相关民族政策提供了参考和实证依据,且具有推广前景;作品的科学性强,数据满足统计学的随机原则,且都完成了检验,故推论具有统计学意义,对今后的社会科学调查规范性的建立具有示范意义。 作品的对策与建议,部分数据及对策被当地政府民委、计生委、教育局等相关部门采信,并得到省民委、致公党四川省委等机构认可。四川省民族事务委员会认为,该作品对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居民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中国致公党四川省委员会已决定采纳该调研报告,用作提交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和政府部门意见建议的基础材料。

作品图片

  • 四川省小凉山彝汉杂居区农村居民生存现状调查
  • 四川省小凉山彝汉杂居区农村居民生存现状调查
  • 四川省小凉山彝汉杂居区农村居民生存现状调查
  • 四川省小凉山彝汉杂居区农村居民生存现状调查
  • 四川省小凉山彝汉杂居区农村居民生存现状调查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分析四川省小凉山彝汉杂居区农村居民生存现状,为政府制定相关民族政策提供实证参考和理论依据,以提高对该地区民生状况的关注度,改善居民的生存质量。 基本思路:作品通过对彝汉两族人口结构的总体把握,深入探讨彝汉两族不同人口结构下的留守状况、生育节育、文化教育、基本生活条件等六方面的差异及联系,剖析其面临的困难,提出了改善的对策与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①选取的调查地点地处地理过渡带和民族过渡区域,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 ②调查遵循随机原则,采用田野调查法并进行了近2年的跟踪研究,所有调查以深入到户的方式采集数据,样本量大、数据真实可信,统计分析规范,推论具有统计学意义; ③据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检索显示,国内未见综合涉及该地区多方面的同类文献报道。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作品的调查区域属地理过渡带和民族过渡区域,为政府制定相关民族政策提供了参考和实证依据,具有代表性且具有推广前景。作品的数据及对策已被当地政府计生委、教育局等相关部门采信,并得到省民委等机构认可。四川省民委认为,该作品对进一步提高和改善少数民族地区农村居民生存质量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致公党四川省委已决定采纳该调研报告,用作提交人大议案、政协提案和政府部门意见建议的基础材料。

作品摘要

目的:本文通过分析小凉山彝汉杂居区农村居民生存现状,为国家制定相关政策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以提高对该地区民生状况的关注度,改善居民的生存质量。方法:随机选取四川省乐山市峨边彝族自治县7个乡镇中的24个村452户居民进行入户问卷调查,从人口结构、留守状况、家庭结构、生育节育、文化教育、基本生活条件等六个方面了解彝汉杂居区农村居民的生存现状。结果与结论:该地区彝、 汉两族居民在人口结构、留守状况、家庭结构、生育节育、文化教育、基本生活条件等方面均存在明显差异,应调整当地产业结构,鼓励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大力发展职业技术教育,加快地区经济发展;应继续加大教育投入,重点扶持寄宿制学校;重视女性教育,将各种优惠面向女性倾斜;加强计划生育的宣传力度,推行适龄生育,作好节育宣传,避免意外妊娠,保护女性健康;完善相关机制,保障弱势群体;强化农村居民健康卫生意识,增强民族地区农村居民对疾病的预防意识;继续推行彝区“三房”改造工程,惠民利民工程应尽量偏向该地区。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本作品获第十一届“挑战杯”四川省一等奖,相关情况被《南充日报》等媒体报道。系列成果在以下刊物发表: ①四川省小凉山地区农村已婚妇女生育节育现状调查报告[J].第三军医大学学报.2010.32(21),并在 “第六届亚太地区循证医学研讨会”上讨论发言,收录于《中国循证医学杂志》 ②小凉山彝汉杂居区农村受教育现状调查及对策[J].攀枝花学院学报.2010, 27(4) ③峨边县农村彝族与汉族家庭结构对比[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0.25(5) ④小凉山地区彝族与汉族农村居民生存质量现状对比分析[J].经济师.2010(07) ⑤小凉山地区彝族与汉族农村义务教育现状调查报告[J].经济师.2011(05) ⑥四川小凉山彝汉杂居区农村已婚妇女节育年龄的对比[J].川北医学院学报.2011.26(4) ⑦小凉山地区彝族与汉族农村人口结构现状对比分析[J].民族学刊.2011,2(4) ⑧峨边县彝族与汉族农村家庭留守现状调查[J]. 中国科技信息,2011(14)

参考文献

1、万崇华. 云南省农村四民族居民生活状况及生存质量分析.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2004,24(6)25-27 2、黄光能.多民族杂居村寨新农村建设问题与政策协调研究--以镇沅九甲村为个案.中文学位论文库,2008 3、孙敏.四川省少数民族地区老年人家庭功能及影响因素分析.实用医院临床杂志,2008,5(3):33-34 4、王燕.314名农村汉、彝族中专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华西医学,2002,17(2):207-208 5、曾彬.彝族地区3-6岁幼儿父母教养方式调查分析.中南民族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07,27(1):18-21

调查方式

■走访 ■问卷 ■现场采访 ■人员介绍 ■个别交谈 ■亲临实践 □会议 □图片、照片 □书报刊物 □统计报表 □影视资料 □文件 ■集体组织 □自发 ■其它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本课题组调查了四川省峨边彝族自治县(小凉山)彝汉杂居区7个乡镇的近500户农村居民(2000余人)的生存现状,对比分析了彝、汉家庭的人口结构、留守状况、生育节育、文化教育、生活条件等多个方面的内容。 根据四川省科学技术信息研究所(国家一级科技查新咨询单位)的查新报告(该报告机检了中文科技期刊库、中国期刊网等13个数据库自1990年以来的相关文献,手检了全国报刊索引、中国人口资源与环境等13个数据库自1990年以来的相关文献),“国内未见综合具有以下特点的四川省小凉山彝汉杂居区农村居民生存现状调查研究的文献报道,即:比较了彝、汉两族居民在人口结构、留守状况、家庭结构、生育节育、文化教育、基本生活条件方面的差异,同时提出了计划生育、义务教育、外出务工等因素对彝汉杂居区居民的生活产生影响。” 该查新共检索到相关文献16篇,主要相关文献6篇,其中3篇为本课题小组的作品。在另外3篇主要相关文献中,1篇(万崇华等,2004)调查了云南省农村汉族、彝族、哈尼族、壮族居民的家庭居住环境、经济状况、生活习惯、健康状况等方面的内容,1篇(邓春暖等,2005)调查了云南省杂居地区汉族、彝族、白族、傣族初中生非智力因素(学习热情、学习焦虑等心理因素)的发展状况,另1篇(蔡茂文,2002)统计了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宁南县彝汉杂居区应征青年的体检结果。以上3篇文献都没有涉及家庭结构、留守状况、生育节育等方面的调查。 根据该查新报告及我们的文献阅读,(1)现代农村居民(包括少数民族农村居民)的生存现状是我国民生、民族相关的重要问题。关于这些问题的研究报告和评论很多,但多是针对这些问题的宏观分析或评论,而实际现状的实际调研报告非常少。本课题组深入峨边彝族自治县彝汉杂居区进行了入户调查,得到了该地区彝、汉族居民人口结构、留守状况、家庭结构、生育节育、文化教育、生活条件等生存现状的重要基本数据。例如,峨边彝族自治县农村家庭中,彝族、汉族家庭的农民工人数分别占劳动力(年龄为15-59岁的人群)的13.7%、23.3%。(2)我们未见其他大学生参与此类课题的调研并发表相关论文。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