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差异与排斥: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机制探究——基于对北京、浙江、广东新生代农民工的实证调研
小类:
社会
简介:
通过实地调研发现新生代农民工融入的关键障碍在于社会差异与社会排斥。本文以差异和排斥为视角,特别使用似不相关回归控制二因素的相关性,对新生代农民工差异和排斥的影响因素进行联动分析。研究发现,教育年限、技术级别、心理落差、家庭负担、居住环境和朋友关系显著影响差异和排斥。基于结论,构建出以政府为核心,以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为重要维度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机制,获得了相关政府部门及专家的认可。
详细介绍:
1、背景及意义:新生代农民工在社会融入中存在的富士康跳楼、讨薪、社会参与程度缺失、心理负担过大等问题,引起了国家和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2010年中央一号文件和十二五规划中均强调要解决好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团中央也把“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作为全团2011年“面对面”活动的主题,开展了广泛调研,该问题的解决对促进社会公平、企业稳定、家庭和谐和新生代农民工个人发展都具有重大意义。 2、研究内容:本文选取社会差异和社会排斥为视角,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在研究方法上对北京、浙江、广东新生代农民工进行深入实证调研;在数据处理上特别使用似不相关回归控制二因素的相关性,对新生代农民工差异和排斥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联动分析,突破学术界从差异或排斥的单视角研究。 3、研究成果:研究发现,教育年限、技术级别、心理落差、家庭负担、居住环境和朋友关系显著影响差异和排斥。基于调研结论,构建出以政府为核心,以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为重要维度的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机制。以政府为核心指政府提供可操作性政策;以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为重要维度指多元主体在各个维度共同发挥作用,提高新生代农民工个人素质,缓解其家庭负担,优化其居住环境,完善其社会关系网络。 4、实际效果:本文构建的社会融入机制强调在发展中逐步、分阶段地去缓解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困境,避免政府单一地、间接地自上而下的实施,而是以政府为核心,运用政策激励机制去促使多元主体发挥直接作用。这一对策获得了人力资源与社会保障局等政府部门的认可,具有较强的前瞻性和可操作性。

作品图片

  • 差异与排斥: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机制探究——基于对北京、浙江、广东新生代农民工的实证调研
  • 差异与排斥: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机制探究——基于对北京、浙江、广东新生代农民工的实证调研
  • 差异与排斥: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机制探究——基于对北京、浙江、广东新生代农民工的实证调研
  • 差异与排斥: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机制探究——基于对北京、浙江、广东新生代农民工的实证调研
  • 差异与排斥: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机制探究——基于对北京、浙江、广东新生代农民工的实证调研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一、目的: 富士康“12连跳”等事件表明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严重,本文通过实地调研,挖掘其社会融入存在的主要障碍,从而构建我国当前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机制。 二、基本思路:调研发现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的主要障碍是差异与排斥,本文对其差异与排斥的现状及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在此基础上,以政府为核心,以个人、家庭、社区、社会为重要维度构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机制。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一.科学性:调研和理论科学。结合具有代表性的大量样本的实证数据和文献,运用先进的统计方法和社会学等理论知识,较为客观地考察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 二.先进性:1.选题响应国家政策,紧扣团中央活动主题;2.采用最先进的统计工具--Stata。 三.独特之处:1.选取差异和排斥结合的独特视角;2.对策具有前瞻性和可操作性.避免政府单一、间接的实施,而是运用政策激励机制去促使多元主体发挥直接作用。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一、实践意义:本文为完善和推进国家措施与工作提出补充意见,能有效解决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问题,对于促进社会公平、企业稳定、家庭和谐和新生代农民工个人发展具有重大意义,以更好地实现十二五规划中提出的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一重任。二、理论意义:本文选取差异和排斥综合视角,考察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存在的具体障碍,并进一步探究解决机制,从而弥补学术界研究的不足,横向上拓宽研究内容,纵向上挖掘研究深度。

作品摘要

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现代化、市场化、城镇化变革进程中的产物,对于新生代农民工来说,社会差异与社会排斥问题显著,并共同影响其社会融入。本文选取社会差异和社会排斥为研究视角,考虑到二者紧密相关,特别使用似不相关回归控制二者的相关性,对新生代农民工差异和排斥的影响因素进行联动分析。研究发现,教育年限、技术级别、心理落差、家庭负担、居住环境和朋友关系六因素显著影响差异和排斥。基于研究结论,本文以政府为核心,以个人、家庭、社区和社会为重要维度构建出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机制,即以政府为核心,提供可操作性政策;多元主体在个人、家庭、社区、社会四个维度共同发挥作用,提高新生代农民工的个人素质,缓解其家庭负担,优化其居住环境,完善其社会关系网络。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1、该课题相关的5篇论文已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和国际会议上发表: (1)《社会排斥视角下的新生代农民工心理压力问题研究》已在全国中文核心期刊:《安徽农业科学》发表; (2)《A statistical analysis of Young Migrant Labors’ Self-identification—Based on the multi-categorical regression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A Statistical Analysis on Factors of Young Migrant Labors’ Sparetime Life—Based on the OLS regression and ordered probit regression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Statistical Analysis on Factors of Young Migrant Labors’ Psychological Stress—Based on the quantile regression method of computer applications》、《Do young migrant labors with higher education levels have more psychological stress?》4篇文章已在《2011 international conference on computer applications and network security》 上发表。 2、第十二届“挑战杯”xx省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3、该课题已被列入2010年大学生创新性试验计划项目(校级) 4、学校科技文化节一等奖

参考文献

[1] 聚焦“十二五”规划:新生代农民工更需发展空间 [EB/OL].. [2] 共青团与全国人大代表、全国政协委员 面对面共议“新生代农民工的社会融入”问题 [EB/OL].. [3] 住房城乡建设部部长:城镇化 既要积极又要稳妥 [EB/OL].. [4] 从新生代农民工到“新市民”需迈“三道槛” [EB/OL].. [5] 杨菊华. 社会统计分析与数据处理技术——Stata软件的应用[M]. 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2008. [6] 许传新.新生代农民工城市生活中的社会心态[J].社会心理科学,2007年1期. [7] Gore,C.(1995a).Introduction:Markets,citizenship and social exclusion.In Gerry Rodgers,Charles Gore and Jose B.Figueiredo(eds.).Social exclusion:Rhetoric, Reality and responses.(1-39).International Labour Organization(International Institue for Labour Studies).

调查方式

走访;调查问卷;现场采访;个别交谈;亲临实践;书报刊物;集体组织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1.基本概念研究概述: 新生代农民工:2001年,王春光学者通过考察农村新一代流动群体的年龄、教育、农业生产经历和外出动机等特征,率先提出“新生代农民工”概念。目前学术界主要从新生代农民工的户籍身份、出生时间、外出务工时间及外出务工期间所呈现出的特点等角度进行界定(潘寄青,2009;史斌,2010)。 社会排斥:社会排斥由法国学者勒内•勒努瓦在1974年首先提出。目前国外学者侧重于对社会排斥的概念及特点研究(Brgham,1995;Percy-Smith,2002a)。国内学者结合本国实际,对社会排斥也给出不同定义。如唐钧(2002)认为社会排斥是游戏规则造成的,而社会政策研究的目标就是要修订游戏规则,使之尽可能地惠及每一个社会成员,从而趋于更合理、更公平。 社会差异:美国学者沃尔福瑞认为差异是确定事物身份的根据。许传新(2007)认为由于参照群体的不同,导致社会差异的凸显。 2.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研究概述: 关于对农村流动人口的称谓国内外各有不同,国外学者一般将由农村流动到城市的群体称之为流动性人口。在我国也有将这部分群体称为流动性人口,但主要倾向于称为新生代农民工。但新生代农民工是我国工业化、城市化发展中出现的特有群体,与国外流动性群体有较大的差别。因此,本研究侧重于对国内文献的梳理为主。目前国内学者从社会差异研究新生代农民工的文献相对较少,主要侧重于从宏观上研究农民工的社会差异。如社会差异主要从身份差异、文化差异、社会保障差异等角度研究(柏骏,2003;林翰等,2007)。而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排斥的研究相对较多,如社会排斥主要从户籍制度、教育、社会保障、经济、就业等排斥角度研究(李立文等,2006;张铁军,2010;唐踔,2010)。但目前研究主要表现以下特点:第一,把社会差异与社会排斥相结合,联动分析新生代农民工的文献比较少;第二,定性分析多于定量研究,不能够较为科学的反映社会差异和社会排斥对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影响的严重程度,因此在提出的对策上就缺少针对性和可操作性;第三,研究内容上或偏重于社会差异或偏重于社会排斥,未能将两者有效的结合研究,进行联动分析;第四,研究的态度上较多的持一种悲观的情感,偏重强调市民与新生代农民工群体之间存在的巨大差距及社会排斥的严重性,未能科学的认识到新生代农民工社会融入市民化的趋势和多元化的路径通道。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