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险改革和创新典型调查
小类:
社会
简介:
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家属已成为北京市人口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但他们的医疗保险一直是一大难题。为了解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现状,本研究从北京市流动人口最多的某区进行了问卷调查。调查发现,外来务工人员及家属的实际保险覆盖率仅20%左右。参保意愿依次是专门的流动人口医疗保险、家乡参保北京报销、参加北京新农合。通过对理论与国内外经验的回顾,建议北京市分短期、中期和长期,逐步完善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
详细介绍:
外来务工人员已成为北京市人口中重要的组成部分,且数量将持续大幅度增加。但是由于流动人群本身维权意识差,且供给充足,加上针对流动人口的劳动保护政策还缺乏专门监督,用人单位为了规避成本很少会给流动人口缴纳基本医疗保险,另外,跟随外来务工人员一同生活在北京的老人、妇女和儿童参加医疗保险也存在诸多问题。为了解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现状,及其参保意愿与影响因素,为改革和创新北京市医疗保险体制提供政策建议,本次调查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选取北京市某区外来务工人员及在北京与其共同生活的家属为调查对象,调查他们的人口特征,健康状况,疾病负担,现阶段参保意愿,参保费用,参保受益情况,未参保原因,意愿参保类型,意愿支付费用等,发现由于医保制度的不完善,大部分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在京家属实际上难以在北京获得报销,他们的实际保险覆盖率仅为20%左右。在参保意愿调查中,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在京家属最希望能够建立专门的流动人口医疗保险,或者在家乡参保北京可以报销,也有较多人希望能够参加北京新农合,这与他们的健康状况、在京居住时间、工作、收入等情况有明显关系,他们对不同保险方式的支付意愿大致相同,但保费不能过高。公共产品理论指出,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险需由政府来承担责任,而公共产品受益范围理论和效率理论则进一步提示,若要建立不同地区之间医保的转移接续,其管理应由中央政府来承担,制定统一的标准统筹规划,将外部效应内部化。通过对国内外实践经验的回顾,上海、广东、深圳模式提示我们解决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问题,要贯彻一个制度,多个标准,分步实施,按阶段推进,不增加额外财力,注重制度整合和健康公平的基本工作思路。而德国、日本、欧盟、泰国的医保制度提示我们,医疗保险要全民覆盖,并通过立法来强制实行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在具体实施方案上我们可以学习欧盟的社保跨国移动的管理经验,根据调查结论,理论支持,以及国内外的实践经验,我们建议分短期、中期和长期采取一定措施,逐步完善流动人口基本医疗保障。近期着力于完善异地报销政策,落实现有农民工工伤和医保有关政策;中期则探索流动人口就地参保办法,制定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长期要建立覆盖流动人口家庭的医疗保障体系,城乡统筹逐步实现全民医保。

作品图片

  • 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险改革和创新典型调查
  • 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险改革和创新典型调查
  • 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险改革和创新典型调查
  • 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险改革和创新典型调查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为了解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现状,及其参保意愿与影响因素,为改革和创新北京市医疗保险体制提供政策建议,通过从北京市流动人口最多的某区选取3个乡进行问卷调查,并根据基本理论和国内外经验,建议北京市分短期、中期和长期采取不同措施,逐步完善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研究经过科学严谨设计和专家论证,调研和数据处理严格质控,保证数据真实可靠。调研现场为北京市流动人口最多的区,对北京市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报告在深入文献研究、数据分析基础上,找出了北京市流动人口医疗保障中存在问题、运用Logistic回归模型对参保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分近、中、远期对流动人口医保问题提出了可行建议。报告对专门流动人口医保制度建立、流入地流出地政府分工等方面提出了一些独特的观点。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研究围绕北京市社会发展中热点问题选取北京市流动人口最多的区为现场,对北京市流动人口医疗保险问题具有一定典型性和代表性,研究结论为项目后期进行政策干预提供了依据,今后相关政策实证研究结果将对其他地区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作品摘要

[目的]为了解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现状,及其参保意愿与影响因素,根据北京市实际情况,为改革和创新北京市医疗保险体制提供政策建议。 [方法] 研究采用分层随机偶遇的抽样方法,从北京市流动人口最多的某区选取3个乡进行问卷调查,共调查了626户外来务工人员家庭,1752人。并通过文献回顾理论基础和国内外经验。 [结果]外来务工人员及其在京家属的实际保险覆盖率仅为20%左右。在参保意愿调查中,他们最希望能够建立专门的流动人口医疗保险,或者在家乡参保北京可以报销,也有较多人希望能够参加北京新农合,这与他们的健康状况、在京居住时间、工作、收入等情况有明显关系,他们对不同保险方式的支付意愿大致相同,但保费不能过高。 [结论]建议北京市分短期、中期和长期采取不同措施,逐步完善流动人口基本医疗保障。近期着力于完善异地报销政策,落实现有农民工工伤和医保有关政策;中期则探索流动人口就地参保办法,制定完善基本医疗保险关系转移接续制度;长期要建立覆盖流动人口家庭的医疗保障体系,城乡统筹逐步实现全民医保。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2011年2月 在《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发表论文《北京市某区区流动人口卫生服务需求及影响因素分析》 2011年5月 在《中国全科医学》杂志发表论文《北京市某区流动妇女、儿童医疗保障现状及参保意愿》 2011年3月 由《中国社会医学杂志》杂志接收论文《北京市某区流动儿童参加医疗保险意愿及其特征分析》预计于2011年7月发表

参考文献

1.翟振武,段成荣,毕秋灵.北京市流动人口的最新状况与分析[J].人口研究,2007(2):30-40 2.丁杰.改革开放以来北京市流动人口状况发展与管理政策法规演变及未来发展策略研究[D],北京,北京大学人口研究所,2010 3.《北京市人口发展研究报告》编委会.北京市人口发展研究报告[R] 北京.北京市哲学社会科学规划办公室,北京人口发展研究中心.2007 4.段成荣,杨舸,张斐,等.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流动人口变动的九大趋势[J].当代中国人口,2008,25(4):32-39

调查方式

采用分层随机抽样方式从流动人口聚集乡抽取3个乡每乡随机选取1个村,采用偶遇抽样方式选取流动人口进行问卷调查。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外来务工人员医疗保障问题归属于流动人口医疗保障问题的研究范围。而世界各国的发展过程中都面临过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问题,各国结合本国国情,对该问题进行了研究和实践。如泰国的“30株”计划,该计划是低保障金、广覆盖的全民健康保险;德国的覆盖全国民众的医疗保险制度,而且只要农民工个人参保,他的配偶和子女可不付保险费而同样享受医疗保险待遇;日本实行的是典型的“户籍随人走”的医疗保障制度,他们建立了“住民基本情况网络登记制度”来保障该医疗保障制度的顺利推行;英国和巴西实行的是全国居民免费医疗保健制度。其中泰国和德国的医疗保障受法律的保护及强制。针对流动人口医疗保障问题,我国也进行了相应的研究与实践。自90年代末21世纪初,我国卫生研究领域也开始日益重视农村流动人口的权益问题和社会保障状况。特别是在21世纪初深圳、上海、成都等城市出台了针对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方案之后,很多学者围绕农村流动人口的社会保障现状和这些城市出台的方案展开了调查和分析。这些研究发现该群体虽整体而言健康状况较好,但传染病发病率高,妇女儿童的保健水平与城市常住人口存在较大差距,对预防保健有较大需求。同时这些研究认为农村流动人口医疗保障的主要问题在于参保率低,保障水平不高;研究者们将原因归结为二元社会保障体制的制度惯性、农村流动人口本身特点造成的管理难度、以及政府、用人单位、农民工三方面的主观障碍;建议改革户籍制度,强化政府责任,首先建立大病保障。就研究思路来说,虽然关于流动人口医疗保障的研究日益增多和深入,但是众多研究的问题在于各研究领域缺乏交叉和联系,因此在研究和制度设计方面并未十分贴近农村流动人口的医疗保障需要。就研究对象来说,同时因为北京市现行的外来务工人员的医疗保障与其他典型城市相比,并不是非常的具有代表性,因此缺少针对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医疗保障的关注,例如缺少对北京市外来务工人员医保现状的调查与研究,同时现存研究大多是从宏观出发,缺少将相关理论和经验与北京市具体情况相结合的研究等。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