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中部地区农村“贫二代”大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研究--基于XX省高校的调查
小类:
社会
简介:
现实中,农村“贫二代”大学生遭遇着分配体制不完善、贫富差距扩大、社会流动不畅等困境。以主观生活质量视角关注农村“贫二代”大学生,可以反映他们面对贫富代际传递引起的阶层固化的心态和对未来生活的愿景。自行编制“农村‘贫二代’大学生主观生活质量量表”,在XX省内六所高校进行调查,探讨该群体主观生活质量现状、影响因素及其个体差异,思考相关对策,旨在为推动社会良性流动提供些许参考。
详细介绍:
因家庭出身不同而形成的贫富代际传递已成为当下我国的显性问题。现实生活中,农村“贫二代”大学生遭遇着贫富代际沿袭、分配制度不完善、社会阶层流动不畅等困境。以贫富代际传递视角直面农村“贫二代”大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现状,自行编制“农村‘贫二代’大学生主观生活质量量表”,在XX省内六所高校进行调查,探讨影响农村“贫二代”大学生主观生活质量的因素以及个体差异,思考改善其主观生活质量的对策,...(查看更多)

作品图片

  • 中部地区农村“贫二代”大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研究--基于XX省高校的调查
  • 中部地区农村“贫二代”大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研究--基于XX省高校的调查
  • 中部地区农村“贫二代”大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研究--基于XX省高校的调查
  • 中部地区农村“贫二代”大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研究--基于XX省高校的调查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作品试图以XX省六所高校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中部地区农村“贫二代”大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现状、影响因素及其个体差异。首先,进行初步访谈,提出研究框架,对核心概念进行界定;接着,自行编制“农村‘贫二代’大学生主观生活质量量表”,采取分层抽样和配额抽样相结合的方法,在XX省六所高校进行调查;然后,对调查的数据利用SPSS13.0进行统计分析;最后,基于研究结果,得出研究结论,并提出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1.从研究方法看,自行编制“农村‘贫二代’大学生主观生活质量量表”,在XX省内六所高校进行调查,调查所得数据运用SPSS13.0统计分析。 2.从研究对象看,聚焦承受着贫穷代际沿袭的农村“贫二代”大学生,以贫富代际传递视角关注农村“贫二代”大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 3.从研究内容看,尝试将主观幸福感与主观生活满意度有机结合研究主观生活质量。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农村“贫二代”大学生不只背负着父母改变代际贫穷的希望,更是缩小我国贫富差距,促进社会阶层良性流动的希望。本作品试图以XX省六所高校为例进行实证研究,探讨中部地区农村“贫二代”大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现状、影响因素及其个体差异,旨在为缩小我国贫富分化差距,改变因贫富代际传递引起的社会阶层固化,推动社会阶层良性流动,建设和谐社会提供些许参考。

作品摘要

“贫二代”与“富二代”成为时下热门话题。大学生群体中,来自农村的“贫二代”人数在增多。主观生活质量,可以呈现农村“贫二代”大学生的现实生活质量境况,反映他们面对贫富分化和贫富代际传递的心态以及对未来生活的愿景。探讨中部地区农村“贫二代”大学生的主观生活质量现状、影响因素及其个体差异,为改变我国因贫富代际传递引起的社会阶层固化,推动社会阶层良性流动提供些许参考。基于相关研究成果,使...(查看更多)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 林南.社会指标与生活质量的结构模型探讨—关于上海城市居民生活的一项研究[J].中国社会科学,1989 [2] 崔鹏.穷二代:别让我输在起跑线[N].人民日报,2011-3-31(18) [3] 邢占军.城市幸福感—来自六个省会城市的幸福指数报告[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2008 [4] 周长城.主观生活质量:指标构建及其评价[M].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 [5]...(查看更多)

调查方式

本次调查方式有两种: 一是问卷调查; 二是个案访谈。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1.有关主观生活质量的研究。20 世纪 60 年代至 70 年代,主观生活质量在美国得到了广泛研究,形成了一系列量表和指标模型。其后,对主观生活质量的研究出现了国际化的趋势,美国、加拿大、新加坡的大量实证研究丰富了主观生活质量的理论体系。研究成果主要是确立了将主观幸福感和主观生活满意度作为评估主观生活质量的两大维度。我国关于主观生活质量的研究始于上世纪70年代后期并不断深入,研究...(查看更多)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
Load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