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幸福的代价:城郊新市民群体幸福感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调查
小类:
社会
简介:
本研究以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城郊新市民群体的实证调查,通过对调查资料的整理分析,探究该地区城郊新市民群体幸福感的现状,并基于此探讨新市民群体幸福感现状影响因素、形成原因及提升新市民群体幸福感的困境所在,从而为提升新市民群体幸福感提供探索性的思考和建议。
详细介绍:
本研究在充分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将宏观和客观的因素融入幸福感的衡量中来,采用量性研究和质性研究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对长三角地区的城郊新市民进行实证调查(共发放有效问卷5547份,深度访谈24份)。通过对数据资料的收集和整理,我们对新市民群体幸福感的现状和特征进行总体的描述,一方面考察新市民群体总体幸福感状况,另一方面考察新市民群体内部及区域间不同的因素对于新市民群体幸福感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结合对新市民个案的深度访谈,探析新市民群体幸福感现状的形成原因及提升新市民群体幸福感所存在的困境,并针对性的对提升新市民群体的幸福感提出探索性的思考和建议

作品图片

  • 幸福的代价:城郊新市民群体幸福感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调查
  • 幸福的代价:城郊新市民群体幸福感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调查
  • 幸福的代价:城郊新市民群体幸福感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调查
  • 幸福的代价:城郊新市民群体幸福感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调查
  • 幸福的代价:城郊新市民群体幸福感研究--基于长三角地区的实证调查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目的:随着中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城郊新市民群体规模不断扩大,成为社会各界关注的焦点,本文以幸福感为切入口,力图探寻改善新市民生存状态的途径。 思路:笔者根据对长三角地区城郊新市民的实证调查,通过对数据资料的分析,对新市民群体幸福感的现状和特征进行总体的描述,并考察其群体内部及区域间不同因素对于该群体幸福感的影响。进而探析提升新市民群体幸福感存在的困境,提出相应的思考和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科学性:通过预调查及对问卷信度和效度的检验,确定最终的调查问卷。采用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在长三角地区六城市发放5547份大样本进行量性调查,并辅之深度访谈和参与式观察,增强样本的代表性和调查的深入性。 先进性与独特性:首次从社会心理学角度对城郊新市民群体的幸福感进行考察。结合新市民的实际情况,改变以往单纯心理层面的幸福感研究,将客观因素融入新市民幸福感的衡量。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应用价值:长三角地区是中国城市化发展最快的地区之一。对该地区该群体的研究可以为发达地区提供相关案例参考,也可以为中西部地区的发展提供相关借鉴。 现实意义:城郊新市民是城市化伴生群体,是事关我国城市化推进及社会改革稳定大局的群体。当前该群体的各项问题正日益复杂化,特别是心理层面的问题。从幸福感角度研究该群体,既关系到其切身利益,又关系到我国社会的稳定发展,具有重要的社会和实践意义。

作品摘要

当前,我国城市化的步伐不断加快,城区面积随之不断扩张。昔日的城郊越来越多地变为城区。为满足城市发展的需要,大批城郊农民以“撤村改制”、“撤村并居”、“撤村建镇”等方式,实现了长期以来中国农民所渴望的转变:由农民转变为市民,进而形成了“城郊新市民”这一新兴社会群体。这一转变的实现,是否给新市民群体带来他们所期望的幸福?在实现城市生活,他们追求幸福生活的同时又将失去什么?这些问题都是本研究的出发点和着眼点。 基于以上思考,本文通过对长三角地区六个城市的实证调查,结合幸福感理论的综合分析,具体考察新市民群体幸福感的实际状况。在此基础上,试图通过归纳影响新市民群体幸福感提升的既有条件与现实困境,并结合影响城郊新市民群体幸福感提升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动因,对提升城郊新市民群体幸福感的可行性途径进行尝试性探索。通过调查发现,新市民群体的幸福感指数较其他社会群体偏低。其原因在于:1、预想和现实的差距产生相对剥夺感;2、“开流节源”下矛盾的经济现状影响幸福感提升;3、生活方式的改变带来不适应感;4、社会支持体系不健全影响幸福感的提升。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前期研究及预调查阶段调查得到我校“大夏”基金支持 第一阶段调查获得我市大学生创新活动项目基金支持项目中期论文《“村改居”后城郊新市民群体的幸福感研究——基于上海市郊六区的调查》 2010年10月获我校学第十八届“大夏杯”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一等奖 2010年获得国家大学生创新性实验计划项目基金支持 2011年获第十二届“挑战杯”省级比赛赛区特等奖

参考文献

1、Easterlin,R.A.(1995),“Will raising the incomes of all increase the happiness of all?”.Jounal of Economic Behavior&Organization,27 2、Easterlin,R.A.(2003),“Explaining happiness”. Proc.Natl.Acad.SCI.100,11176-11183 3、E.Diener et al.(1985), “Happiness of the very wealthy” , Social Indicator Research,16 4、 李维著:《风险社会与幸福感——幸福感的社会心理学研究》上海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2005年版5、邢占军、刘相等著:《城市幸福感——来自六个省会城市的幸福报告》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8年版。6、童星等著:《交往、适应与融合——一项关于流动农民和失地农民的比较研究》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0年版。 7、文军:《论农民市民化的动因及其支持系统——以上海市郊区为例》,《华东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年7月第38卷第4期。 8、 文军:《农民的“终结”与新市民群体的角色“再造”——以上海郊区农民市民化为例》,《社会科学研究》,2009年第2期。9、邢占军:《基于六省会城市居民的幸福感感研究》,《心理科学》2008年第6期。 10、张海波、童星:《被动城市化群体城市适应性与现代性获得中自我认同——基于南京市561位失地农民的实证研究》,《社会学研究》2006年第2期。

调查方式

本研究以结构式问卷调查为主,通过多阶段分层抽样的方法确定调查点和样本量,发放有效样本5547份;以个人生活史访谈和深度访谈相结合的调查方式,对长三角地区城郊新市民群体的幸福感状况进行调查。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针对城郊新市民的既有研究较多集中在研究补偿及其背后的经济、政策背景上,而较少去关注社会层面及心理层面。就经济角度,赵德余研究发现在农地征用过程中地方政府、中央政府与农民本身是利益博弈的过程,地方政府是最大经济利益方,农民是受损方;周飞舟论述了政府在使用农地征用款时所具有的正当性。董国礼等就土地的经营权等问题展开讨论,认为通过走市场化道路,明确土地产权从而解决这一社会矛盾。从社会层面来探讨这一群体的研究正在逐渐兴起,但总体上说还是较少,且并没有与其他学科相借鉴的趋势。张海波、童星从身份转变与角色定位的角度探索了新市民群体在拆迁征地过程中的变化,而陈传峰从社会支持、社会情绪等角度叙述了农民市民化的过程,也有少数学者探讨了生活方式的转变对这一群体的影响。对于幸福感的研究引入国内的历史并不长,林南首次在天津展开调查,认为生活质量是对生活及其各个方面的评价和总结,从22个方面测量人们对生活的满意度。邢占军建立起了一套可以对幸福感进行测量的指标,并且运用其《中国城乡居民幸福感量表》对七个主要社会群体的幸福感指数进行了测量,邢占军的测量在研究社会不同群体的幸福感领域中具有重要的意义,为后来的研究者提供了测量的标准工具。关于幸福感的研究更多的是独立关注研究对象的生活满意度、幸福感的影响因素和情感体验的某个方面,将主观与客观、认知评价与情感体验相结合的研究较少。在影响因素上,对于在政策和制度安排下实现市民化的城郊新市民群体而言其幸福感研究,更应该着重考察其社会公平感及其社会适应状况对幸福感的影响,而已有研究主要偏重收入、个人特征、社会关系等方面,对于这一群体不能完全适用。在借鉴已有研究的基础上,本研究将在以下方面进行尝试:首先,弥补已有研究对新市民群体心理层面研究的缺失和不足,以新市民群体在社会转型中的幸福感为研究方向进行讨论,通过其主观感受来探讨其认知评价及其情感体验情况,并尝试探讨提升其幸福感的可行性途径。其次,改变传统幸福感纯心理的研究,将经济状况、社会环境和社会政策等客观及宏观因素纳入研究当中,分析这些客观和宏观因素对幸福感的影响。再次,改变已有的城郊新市民群体的幸福感研究中仅关注新市民现状对其幸福感影响的研究,将新市民对未来发展的态度和看法与新市民群体的现状相结合,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探讨影响提升新市民群体幸福感的因素。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