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传统国宪的历史形态与当代诠释
小类:
法律
简介:
通说认为“中国古代无宪法”,但沿着新的研究进路进行实事求是的考察,我们发现传统中国存在“国宪”。在中西宪法概念比较的基础上,我们分析了传统国宪的内部构成,渊源体系和保障机制,并对其进行当代诠释,以期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宪政建设和研究提供一些历史资源和借鉴。作品属于跨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新颖,思路清晰,问题意识强烈,较为完整和全面的构建了传统国宪的理论体系,理论冲击力和现实意义都很重大。
详细介绍:
学界一般认为中国古代无法生成近现代宪法,但是从功能主义视角考察,中国古代存在特定意义的“宪法”,我们称之为“传统国宪”。研究传统国宪问题,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中国宪政建设和研究提供重要的历史资源和借鉴。 传统国宪的内部构成,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传统国宪理念,如“家天下”理念;传统国宪规范,如立嫡以长以贵、后宫不得干政、异姓不得封王等。传统国宪的渊源体系,回答的是传统国宪在历史上以何种面貌呈现的问题,主要包括先王成宪、皇祖遗训、儒家经典、行政典章等形式。传统国宪的保障机制,回答的是传统国宪何以具有最高效力和权威的问题,主要受到以下因素的影响:忠孝的道德要求、儒家思想的驯化、文人清议的规谏、历史记录的威慑等。传统国宪是中国古代政权的根本组织规则,承载了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与西方法律传统中的宪法存在一些暗合与差异,并对近现代中国宪政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本作品属于跨学科交叉研究,方法新颖,思路清晰,视角独特,问题意识强烈,较为完整和全面的构建了传统国宪的理论体系,理论创新和现实意义都很重大。

作品图片

  • 传统国宪的历史形态与当代诠释
  • 传统国宪的历史形态与当代诠释
  • 传统国宪的历史形态与当代诠释
  • 传统国宪的历史形态与当代诠释
  • 传统国宪的历史形态与当代诠释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我们的目的不在于用西方宪法、宪政话语作为唯一标准来阐释中国古代政治法律生活的根本性问题,不在于证明中国古代存在近现代宪法;而在于揭示中西法律传统在最根本的政治生活秩序法制上的暗合与差异,及其对近现代中国宪政建设的影响,从而为当代中国的宪政建设和研究提供一些历史的省思。我们的思路是:首先表明研究目的与意义,然后对传统国宪的内部构成、渊源体系和保障机制展开分析,最后对传统国宪进行当代诠释。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作品实现了宪法学和法律史学的交叉研究;有很强的问题意识,没有局限于学界通说,而是提出了新问题并进行了详细的论证;方法论和立场较为新颖,综合运用了“宪法的形而上学之思”和“法律文化”的知识话语;首次对传统国宪进行两个层次的划分,进而对传统国宪的渊源体系进行四个方面的归纳,对传统国宪的保障机制进行四个方面的概括,对传统国宪进行三个方面的当代诠释,从而较为完整和全面的构建了传统国宪的理论体系。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研究传统国宪的历史形态,并对其进行当代诠释,可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中国宪政建设提供一定的历史资源和借鉴;可以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中国宪政研究提供一定的历史视角和反思;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实现对于中国传统法制的“同情的理解”和“创造性的转化”;可以部分消除包括学术群体在内的民众对于中国传统法制的误解和偏见。

作品摘要

在“中国古代有无宪法”的问题上,一般认为中国古代无法生成“保障公民权利,限制国家权力”的近现代宪法。但是,从功能主义视角考察,中国古代存在特定意义上的“宪法”,我们称之为“传统国宪”。研究传统国宪的历史形态,并对其进行当代诠释,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中国宪政建设提供一定的历史资源和借鉴;可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阶段的中国宪政研究提供一定的历史视角和反思。 传统国宪的内部构成,大致可以分为两个层次:传统国宪理念,如“家天下“理念;传统国宪规范,如立嫡以长以贵、后宫不得干政、异姓不得封王等。传统国宪的渊源体系,回答的是传统国宪在历史上以何种面貌呈现的问题,主要包括先王成宪、皇祖遗训、儒家经典、行政典章等形式。传统国宪的保障机制,回答的是传统国宪何以具有最高效力和权威的问题,主要受到以下几个因素的影响:忠孝的道德要求、儒家思想的驯化、文人清议的规谏、历史记录的威慑等。传统国宪是中国古代政权的根本组织规则,承载了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与西方法律传统中的宪法存在一些暗合与差异,并对近现代中国宪政建设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1.本作品此前已获得作者所在高校研究生创新教育计划“硕士研究生实践创新项目”立项资助(1500元),项目编号为2010S0522。 2.本作品已获作者所在省挑战杯竞赛一等奖,所在高校挑战杯竞赛二等奖。 3.作品阶段性研究成果《法律史学界绅士自治研究的局限性及其破解初探》、《浅谈“祖宗家法”的唐宋嬗变》、《“华夷共和天下国”:传统中国宏观国家结构及其“宪法”理念新诠》等数篇论文已获公开发表。

参考文献

1.《十三经注疏》,《诸子集成》中有关记载,中华书局版。 2.《二十四史》中有关帝纪、年表和重要列传,刑法志、礼乐志等,中华书局版。 3.范忠信著:《中西法文化的暗合与差异》,北京: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2001年版。 4.范忠信著:《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济南:山东人民出版社,2001年版。 5.范忠信、陈景良主编:《中国法制史》,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07年版。 6.张文显主编:《法理学》,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3年第2版。 7.周叶中著:《宪法》,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2004年版。 8.刘茂林:《宪法究竟是什么》,《中国法学》,2002年第6期。 9.刘茂林:《中国宪法学的困境与出路》,《法商研究》,2005年第1期。 10.周叶中:《宪法学理论体系的反思与重构》,《法学研究》,2001年第4期。

调查方式

通过学校集体组织或者自发采取了现场采访,个别交谈,会议交流等调研方式,运用了图片,照片,书报刊物,古籍等研究素材。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一般认为中国古代无法生成近现代宪法。为了避免陷入概念之争,也为了更加实事求是的说明问题,我们并不使用“中国古代宪法”的争议性提法,而是利用中国法律传统中已有的“国宪”,并冠以“传统”二字。 立场与方法论方面,宪法学界有学者提出了“宪法是组织共同体的规则”的论断,为破解中国宪法学研究的困境提供了一种可行的思路。法律史学界近年来先后兴起的“法律文化”和“本土资源”研究热潮也为“同情的理解”和“创造性的转化”中国古代法制提供了新颖的思路。 传统国宪理念和规范部分。有学者从“儒学宪政主义”的角度撰写的大量论文为本文研究提供了借鉴和启发。有关学者对赵宋“祖宗之法”的研究,则极大的有助于我们探索以“先王成宪”和“皇祖遗训”为表现形式的国宪规范。 传统国宪的渊源体系、保障机制方面。我们首先依据法理学和宪法学的相关原理进行理论构建,接着运用相关研究成果中知识性的内容,在前述的研究进路和方法论的指引下进行分析。涉及到先王成宪、皇祖遗训、行政典章、政治盟誓、自治惯例的著作是汗牛充栋的,我们只能在史料综述和参考文献中开列部分。 传统国宪的当代诠释方面。我们准备从以下三个方面展开诠释:传统国宪是中国古代政权的根本组织规则。这部分主要参考前述宪法学者的有关论述,并结合有关著作,揭示传统国宪在哪些最根本性的方面构建了中国古代政权。传统国宪承载了中国法律传统的基本精神。这部分主要结合法律史学界著名学者对中国传统法律文化基本特点、基本精神的研究,阐释传统国宪体现了中国法律传统哪些方面的基本精神。传统国宪蕴含了人类政治生活的共同规律。这部分仍主要结合前述有关学者对中西方法律文化乃至中西方政治文明发展过程中某些共性与暗合之处的研究,找出传统国宪中蕴涵的人类政治生活某些方面的共同规律。传统国宪对近现代中国宪政建设的影响。这部分主要结合近代以来中国宪政建设的史实,反省传统国宪对其产生的深层次的影响。 史料方面,经部以《十三经注疏》为主要依托,梳理和勾稽其中有关传统国宪理念的论述,并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阐发。史部首先依托历代正史中的有关刑法志、礼乐志、百官志等;其次是正史中有关“帝纪”,“列传”,“年表”;再次是部分朝代的帝王实录、起居注;最后是“十通”中有关典章制度的内容。子部主要以《诸子集成》为依托,探讨华夏贤者对于国家根本政治法律秩序问题的观点。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