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办单位: 共青团中央   中国科协   教育部   中国社会科学院   全国学联  

承办单位: 贵州大学     

基本信息

项目名称:
多民族地区宗教和谐发展研究--以四川省康定县炉城镇为例
小类:
社会
简介:
宗教和谐是民族和谐和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又能推动民族和谐和社会和谐的发展,有助于和谐社会的建设。而当下我国多民族地区的宗教和谐事业有待发展。在此背景下,本作品以一个多民族交融共生、多宗教和谐并存的地区——四川省康定县炉城镇为例,通过调查当地宗教和谐的程度、回顾当地宗教和谐发展的历程、分析当地宗教和谐的原因,旨在为我国当下多民族地区宗教和谐发展以及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经验借鉴。
详细介绍:
在我国多民族地区,宗教信仰普遍且影响深远,宗教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区域、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民族关系和社会秩序。近年来国内一些事件也表明,多民族地区的宗教和谐发展重要且紧迫。 在四川省康定县炉城镇这一多民族地区,多元宗教信仰和谐共生。回顾炉城镇宗教和谐发展的历程,分析当地宗教和谐的原因,对多民族地区宗教和谐发展有重要的借鉴意义。同时,宗教作为文化的重要侧面,能够在与我国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前提下发挥积极作用,使宗教和谐成为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且推动社会和谐发展。从宗教入手进行研究,将有助于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 笔者通过调查认为:多元宗教相继传入炉城镇后,在早期遭遇中亦有排斥和碰撞。但炉城镇狭小的地理环境形成的紧凑的新文化空间,使当地居民不再通过符号而以个体身份进行交流,有效消解了宗教信仰、文化背景、祖籍归属等差异产生的隔膜,在人际和谐的基础上实现宗教和谐。多元文化频繁注入的历史经历,也促使当地易于接受新事物。地理和历史两方面的原因使得炉城镇对多元性、异质性的接受程度较高,逐渐形成了多元宗教和谐共生的局面。在此局面基本形成后,当地也面临着许多挑战,如外界不良事件对当地宗教氛围的影响、民族关系和民族成员间个人问题与宗教问题的嫁接、历史遗留问题与现代化发展问题在宗教上的反映等。但多元并包的文化背景为消解不和谐因素提供了基础;宗教领袖对宗教和谐的倡导对信众产生了很大引导作用,使宗教和谐理念成为共识;现代经济的巨大整合力使不同宗教的信仰者间的联系更加密切,实现有机团结;适合当地情况的宗教工作方式及时解决了矛盾冲突,又不至于因处理不当而引发不良后果,为宗教和谐做保障,使得炉城镇能够不断预防、消化矛盾因素,维持着宗教氛围整体融洽,并不断发展,成为多民族地区宗教和谐发展的典范。 根据炉城镇宗教和谐局面形成和维持的经验,笔者对我国多民族地区宗教和谐发展提出了几点建议,即促进不同宗教信仰者间的近距离交流、为多元文化的流通提供有利条件、尊重宗教人士并发挥其积极引导作用、发展社会成员共利共荣的现代经济和恰当开展宗教工作。希望有助于我国多民族地区的宗教和谐事业和和谐社会的建设。

作品图片

  • 多民族地区宗教和谐发展研究--以四川省康定县炉城镇为例
  • 多民族地区宗教和谐发展研究--以四川省康定县炉城镇为例
  • 多民族地区宗教和谐发展研究--以四川省康定县炉城镇为例
  • 多民族地区宗教和谐发展研究--以四川省康定县炉城镇为例
  • 多民族地区宗教和谐发展研究--以四川省康定县炉城镇为例

作品专业信息

撰写目的和基本思路

本作品旨在通过借鉴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宗教和谐地区——四川省康定县炉城镇在宗教和谐发展方面的经验,为促进我国多民族地区宗教和谐发展和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提供借鉴。本作品论述了推动多民族地区宗教和谐发展的重要性和迫切性,梳理了相关方面的研究成果,以实地调查成果证明炉城镇可作为宗教和谐的典范,回顾炉城镇宗教和谐发展的历程,分析其宗教和谐氛围的成因,基于此为我国多民族地区宗教和谐发展提出适量参考建议。

科学性、先进性及独特之处

本作品使用了文献法、深入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参与观察法,调查了炉城镇宗教氛围现状、宗教和谐发展历程以及宗教和谐原因三个方面的情况。通过定性分析和定量分析,综合主位和客位的观点,以现有研究成果为基础,以作者实地调查为主要资料来源,得出了作品的结论。并根据这三个方面的调查成果,提炼了一些对多民族地区宗教和谐发展的建议。

应用价值和现实意义

本作品以促进宗教和谐对推动民族和谐、社会和谐的重要性和紧迫性出发,选取炉城镇这一多元宗教和谐共生的地区为例,通过回顾炉城镇宗教和谐发展的历程、分析其宗教和谐氛围的成因,将炉城镇和我国多民族地区联系起来,为多民族地区宗教和谐发展提出经验借鉴。同时,宗教和谐是社会和谐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推动社会和谐发展的重要力量,从宗教入手进行研究,本作品将对我国和谐社会的建设起到一定参考和启发作用。

作品摘要

在我国多民族地区,宗教信仰普遍且影响深远,宗教关系和谐与否直接影响着区域、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内的民族关系和社会秩序。近年来国内一些事件也表明,多民族地区的宗教和谐发展重要且紧迫。四川省康定县炉城镇是一个多民族多宗教和谐共处的地区,其经验对多民族地区宗教和谐发展有重要借鉴意义。笔者根据现有文献和实地调查结果,回顾了炉城镇宗教和谐氛围形成和维持的历程。分析当地宗教和谐的原因,笔者认为有以下几点:炉城镇居民在特定的文化空间中长时间近距离交流,在人际和谐基础上实现宗教和谐;多元文化频繁注入,使当地对异质性更加开放;宗教领袖积极引导;现代经济整合社会成员,使不同宗教的信仰者有机团结;恰当的宗教工作方式消化了宗教和谐发展面临的问题。根据炉城镇经验,笔者提出了促进不同宗教信仰者间的近距离交流、为多元文化的流通提供有力条件、尊重宗教人士并发挥其积极引导作用、发展社会成员共利共荣的现代经济、恰当开展宗教工作六条建议,希望能为多民族地区宗教和谐发展提供借鉴。

获奖情况及评定结果

参考文献

1、王作安. 宗教和谐:全球化时代的新理念[J]. 中国宗教. 2010(11) 2、牟钟鉴. 民族宗教与社会和谐[J]. 中国宗教. 2005(4) 3、林俊华. 试论康巴文化的多元性[J]. 康定民族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学报. 2004(9) 4、彭措卓玛. 康定锅庄经济研究. 中央民族大学硕士学位论文[D]. 2010 5、秦和平. 基督宗教在四川传播史稿[M]. 四川人民出版社. 2006 6、秦和平. 清代中叶四川天主教传播之认识[J]. 世界宗教研究. 2002(1) 7、徐君. 近代天主教在康区的传播探析[J]. 史林. 2004(3) 8、康定县地方志编纂委员会. 康定县志(民族宗教卷)[Z]. 四川出版集团巴蜀书社. 2000 9、费孝通. 费孝通民族研究文集新编(上)[C]. 中央民族大学出版社. 2006

调查方式

本作品申报者自发开展了本次调查,主要使用了文献法、深入访谈法、问卷调查法和参与观察法四种民族学人类学调查方法,运用文本、图片、照片和影像资料等形式记录了调查成果。

同类课题研究水平概述

现今许多学者已明确认识到了宗教对民族和谐、社会和谐的重要意义。如牟钟鉴教授在其《宗教在民族问题中的地位和作用》、《民族宗教与社会和谐》等文中以宏观思路明确指出:宗教和民族虽为两个不同的概念,却密切相连,宗教既可以对社会和谐产生正功能,也可能产生负功能,因此一定要重视宗教对民族问题、社会和谐的影响,实现多元一体、和而不同。还有一些学者基于新疆、青海、宁夏、云南、广西等少数民族地区为背景,得出了相同的观点。这些研究的思路与本文的研究背景一致,即认为宗教和谐对我国民族和谐、社会和谐影响重大,应受到高度重视。 一些著作研究了特定地区宗教关系的变迁。如高志英在《贡山县丙中洛地区多种宗教从冲突到并存、交融发展历史研究》中研究了原始宗教、藏传佛教、天主教、基督教从冲突到并存至相互交融的变迁的历史,并论述了这种变迁带来的影响。它清晰地梳理了史实,但并未涉及宗教关系现在的动态,也没有分析这种变迁的原因。另有一些论著分析了特定地区宗教和谐的原因,如张桥贵的《云南多宗教和谐相处的主要原因》。这类论著总结了特定地区的宗教和谐发展经验,但并未梳理当地宗教和谐发展的历程,也没有将地区经验与其他区域的发展联系起来。并且,这些研究的资料几乎来源于第二手资料,缺乏实地调查。 有关四川康定地区的研究为数不多,主要分为几类:1、藏彝民族走廊研究,如李绍明的《藏彝走廊民族历史文化》,主要以费孝通先生提出的“藏彝民族走廊”和“走廊理论”为出发点开展探讨。2、康巴文化研究,如格勒的《略论康巴人和康巴文化》、林俊华的《试论康巴文化的多元性》,其中对康定文化的多样性论述较多。3、“茶马古道”与锅庄文化研究,如格勒的《“茶马古道”的历史作用和现实意义初探》、彭措卓玛的《康定锅庄经济研究》,主要针对康定地区作为“茶马古道”重镇和“锅庄文化”中心的特殊历史经历而展开。4、宗教史类,如秦和平的《基督宗教在四川传播史稿》和《清代中叶四川天主教传播之认识》、徐君的《近代天主教在康区的传播探析》,以基督宗教史为主,其他宗教的资料较少。5、县志及政府部门内部资料,如《康定县志》和甘孜州民宗局内部调研资料。这类资料较少,且以呈现近年的统计数据为主,缺乏分析。但在探讨康定地区多元宗教关系及其变迁、宗教关系成因方面,几乎未见专门论述。这为笔者提供了指导、作证、启发和铺垫,同时也为本文留下了发展空间。
建议反馈 返回顶部